ShalakoReport

In the course of justice none of us should seek salvation.
We do pray for mercy.
个人资料
博文
美英欧政治平衡规律
从二战开始至今,在美英欧形成的新的紧密联系中,三方各自的国内(域内)政治,一直保持着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规律。这一规律,或能成为判断2024年美国大选结果的依据。
1.二战期间,(罗斯福总统+丘吉尔首相)vs(希特勒统治的极右欧洲)
尽管保守派(右)丘吉尔努力试图在战后保留英国在全球的殖民地,罗斯福明确告知,“我绝不会允许美国的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YouTube"郑旭光"频道是一个政论频道。在聚焦于世界上的政经大事同时,主持人郑旭光还会与观众讨论相关的话题。针对观众提出的问题/表达的观点,郑旭光大多会平和地给出深刻的"一句师"博导答疑。 最近,郑旭光在节目中介绍了余茂春先生的一些的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5)
(2024-06-08 18:56:02)
1 上篇文章揶揄了美国的民调行业后,印度大选结束,结果与选前民调相差甚远,几乎完全是美国2022年中期选举的重演:与选前预测共和党有被翻红色浪潮没有发起来一样,选前预测总理莫迪秋风扫落叶地大胜根本没有出现。莫迪党连大多数都没达到,必须联合一个小党方能成为多数来组阁政府。想起电影Cromwell中的一句台词,Youpromisedmountains,yetyouperformedmolehills.你承诺带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几个月来,针对今年11月大选的民调显示川普领先于拜登,让有些人觉得川普有望再度入驻白宫。前总统川普被判有罪之后,很多媒体人士预测,这一有罪判决对川普今年11月大选会有积极的影响。 两个猜测都大幅度偏离了靶心,其中认为被判有罪有利于川普当选,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9)
(2024-05-29 09:42:03)
新西兰华人自媒体人大康认为,"国民党+民众党"在台湾立法院试图通过xxx的做法是"多数暴政",因此必须受到抵制。滥用/错用概念来取悦观众的媚俗做法,是"大康有话说"的标志性特点。这次错误引用"多数暴政"这一概念就是这一特点的再现。 "多数暴政":在无法改变的社会客观条件下,社会中某一群体永远处于的"多数"状态,导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1 "两亿六千四百万美国人民根本不在乎你的生活,他们只在乎他们自己的日子",这是美国电影"美国总统TheAmericanPresident(1995)"中的一句台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年3月初,中国海外民运人士在美国主动挑起"推翻中共,重建共和"的历史重担。但从网上视频中看,在"推翻中共之后,重建国和之前",对中国现有部分地区(如新疆/西藏/内蒙古)可能采取的"独立"活动持零容忍的立场,与会者们没能达成一致的意见。"维持现有领土完整"的立场,没有成为会后声明的一部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4年3月初,一批海外民主人士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召开了第一次"国是会议",提出了"推翻中共/重建共和"的宏伟历史目标。通过华人自媒体人郑旭光在节目中的介绍,人们可以对这次会议以及参与者有个有限的了解。在我看来,35年前的89民运,35年后依然对海外民运有几乎致命的负面影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5)
今年3月初,由魏京生/王军涛/王丹三位民运人士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发起/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国是会议",会议的主题是"推翻中共/重建共和"。华人自媒体人郑旭光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或旁听)了会议。尽管郑旭光极力强调20多位与会者中有很多"专家/学者",但从他播出的"会前讨论"和"几个有关专访"看,与会者似乎没有体会到"推翻中共/重建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2024-05-07 17:37:55)
"美国大学极左但不反犹",是我在2023年12月13日那篇同名文章里的观点。在我看来,那段时间里美国大学对扰乱学校秩序的学生抗议活动的一味容忍,是极左风气的表现。但学校管理层对学生中过激的仇恨言论的容忍(言论自由的治校原则),与"提倡/鼓励/推崇"这些言论之间有天壤之别,指责他们(大学管理层)反犹,是美国众议员EliseStefanik与事实不符的政治操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1)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