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一幅画的坐标
诗者今儿 惨淡,冷漠,呷一口碎骨的穆顿
蝴蝶泉幽灵四起,这是花萼娇喘而又弥漫的爱情
端庄得体的湖畔,以及捉摸不定的喝彩,或者君子般的光束,而它的另一端
愚钝到了别乡——那里房屋低矮
禅意散碎,没有波澜,静寂得看不到一丝蚊蝇的行踪
我俯身,借着微光打开的现实主义
湖畔肯定了我的粉红四月
虽然我的声音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04-23 15:54:50)

黑暗
握着扎在胸膛的刀把
咬牙一拔 黎明喷涌

在原生质的滩涂流动
忽被浓云渲染
忽被彩霞堆砌 悬顶的大水
郁积的块垒
海平线腾起大火
涅磐而归的帆 天穹陡落
摄取怒涛之魄
大海怯隐 心堤将决
翻飞的鸥行
带着灵魂的尖鸣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04-23 13:03:41)
阅读 ()评论 (0)
人类面对的很严重的一个孤独性问题是运动的参照性问题,物体的运动,它们的速度和加速度(尤其后者),究竟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这“对”,到底是“对”什么而言,以什么为基础?这个看似不值一谈的问题,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科学家们认认真真折腾了几百年。 而当人们的视野扩展进太空,孤独和空虚引发的忧虑更是与日俱增,这不仅是茫茫宇宙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星光闪闪的夜-致敬梵高》 (老键译于DonMcLean的歌词)
星光闪闪的夜
抹出调色板上的蓝和灰
你穿透我灵魂之黑的双眼
远眺夏日某一天 山包上的阴影
素描出树木和水仙
雪色铺陈的土地
逮起清风和冬日的寒颤 觉得我如今明白
你曾想告诉我
清醒的神智如何折磨你
而你又如何力图使其远走高飞
但人们并不,也不知如何倾听你
或许[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人类思维的顶级精华,几乎集中显现在两大领域,哲学和物理学。中华民族似乎不是一个善于创造的民族,但是一个善于思索的民族吗?这算是个开放性问题,民族性毕竟是变化的或可以变化的,在特定条件下,它的变化甚至可能比人的个性变化来得更有效。另外民族性是集合,不是几个名字,善于创造不是指历史书里抖出几个能工巧匠,而是指他们的首创能否在他们所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就自然哲学的角度来说,终极的孤独是那样一种遗世独立,它的存在和其他任何事物不相关联,但其他事物的存在状态却要以它作为基准来判定。而终极的空虚是任何事物都不容存在,就连终极孤独都不能渗透,这两者在逻辑上显然相互抵触,那么科学,就是要在证明终极孤独的同时,证伪终极空虚。在物理学范畴,关于终极孤独的研究客体是物体运动的绝对参照系,而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孤独和空虚,是人类的两大精神顽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人类的进步和堕落,都在很大程度上拜这两者所赐。古今中外多少人文和科学建树都是从孤独的求索而来,孤独让人专注集中思路,又让人精进寻求挑战,爱因斯坦对孤立体参照性的思索,导致了相对论的诞生,曲高和寡,反让爱翁倍添雄心,以至于晚年对物理学新宠量子力学置若罔闻,死攻统一场。现在看来,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6年美国独立制片AbelFerrara的“玛丽亚”) 如前所述,王室婚约的缔结,从初婚之礼到婚约正式生效,可能长达三年之久,如此认真的过程,不会没有订婚作为先导,为庆祝订婚,一场宴席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圣经》中有没有相关的宴席场景呢?有的,那就是《约翰福音》中著名的迦拿婚宴(2:1-12),这场在时间上早于初婚膏立的宴席,不但耶稣到场,而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玛丽亚为耶稣膏立的雕像,维也纳树林地区的圣十字修道院,建于1133年) 耶稣30岁受洗后,开始了3年传道生涯,之后不久,《路加福音》叙述了这么一件事(7:37-38),耶稣坐席的时候,一个女子,“拿着盛香膏的玉瓶,站在耶稣的背后,挨着他的脚哭,眼泪湿了耶稣的脚,就用自己的头发擦干,又用嘴连连亲他的脚,把香膏抹上”。而《约翰福音》明白指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01]
[102]
[103]
[104]
[10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