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
近几年来,在先秦史研究领域随着刘源先生的论文一篇接着一篇的发表,他的大名也正一日高过一日,这让我对这位一向很谦虚、严谨长于深思熟虑的学弟倍加注重。无论是他的甲骨文研究还是金文研究,他都提出了让学界同仁交口称赞而又持之有理的观点。
在这一领域的学者中,六、七十岁上下的有刘雨先生和刘一曼先生,四、五十岁上下的有刘恒先生和[
阅读全文]
《图书评论的尺度与规范》
图书评论当然就是要针对图书的作者进行指摘和批评的。这本来是毫无疑义的事情。据说,鲁迅曾经把作者和评论家的关系比作厨师和食客的关系:“身为百年老店的名橱,做了难吃的菜还不许食客批评,究竟是何道理?!”又据说,反对鲁迅的人曾把这种关系比作厨师和乞丐的关系:“既然你很长时间没有填饱过肚子了,给你什么就[
阅读全文]
《唐诗排行榜》述评
由好友、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学者王兆鹏先生领衔撰著的《唐诗排行榜》一书,最近已经成为国内学术界的热点话题之一。从报刊上到网络上,从课堂上到研究室,大江南北,都可以听到、看到相关的报道和讨论。在经济发达而学术贫乏的当下,出版此书居然引起了如此大的效果,实在是难得可贵。作者和出版界的眼光,由此可见一斑。但是,[
阅读全文]
中文报刊在日本
《读卖新闻》、《朝日新闻》、《中日新闻》、《产经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日本大报的名字,为很多的国内人所熟知。其中,相当一部分的人都以为《中日新闻》是专门刊发中、日而国之间的政治、绖济、科技等内容的一种报纸。甚至还有人以为这是一家中文报纸。其实,这是误解。这里的“中日”是中部日本的简称,和中文里的“中原[
阅读全文]
《陈寅恪的最后20年》述评
甘于寂寞的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生前和死后却几度被学界高度重视。现在,他又了显学!加之清华大学葛兆光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刘梦溪先生的大力论著,陈寅恪先生的文化形象成了一尊神像,使人如坠深渊、如临歧路。呜呼哀哉!
陈寅恪先生的一生,经历了满清、民国、新中国三种社会变革时期,从康梁变法、庚子之变到满清下台[
阅读全文]
评《生殖崇拜和中国青铜器时代》
最近十几年来,随着对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化研究的深入,生殖崇拜现象作为研究中国远古文化起源的一个视角,越来越受到中外学者们的重视。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亡友赵国华学兄就开始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并留下了《生殖崇拜文化论》这部遗著。而后,又有傅道彬博士也出版了专著,继承并阐发赵氏的观点。当然,有关此类[
阅读全文]

《校释札记》
《三代吉金文存》一书著录传世的商周青铜器铭文拓本共约4835件,是20世纪30年代质量较高的集金文拓本之大成的金文合集。是罗氏在其子罗福颐协助下编撰完成的。该书无器形图,无尺寸说明,无释文,无考证文字,只有拓片。正文首页下署“集古遗文第二”。该书出版后至今堪称为民初时期治金第一名著。它以收罗宏富、印刷精良而闻名于世。而[
阅读全文]
《评考古学家许宏教授的》
科学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了著名考古学家许宏教授的新著《最早的中国》一书。正如作者所说,“这本书首先应该是一部学术著作。说它是学术著作,是因为它是学者秉持有一说一的学术原则写就的。但它又是一部不同于一般学术著作概念的著作,是一部面向文化大众而非仅为学界的学术著作。”特别是作者自己的心路里程中从对大众考[
阅读全文]
中商文化和考古学商史编年的新视野
----畏友唐际根教授《考古与文化遗产论集》一书述评
科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伦敦大学考古学博士唐际根教授的大作《考古与文化遗产论集》一书,我虽治商周彝铭研究有年,然才疏学浅加之缺乏田野考古实践,所以至今也不敢归队到专业考古学科研人员行列之中。[
阅读全文]

王宇信先生《中国甲骨学》一书述评
2009年8月初,著名甲骨学家王宇信先生撰写的《中国甲骨学》一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王宇信先生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先秦史专业博士生导师、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1964年夏,他从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至今,他已经在先秦史、考古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