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之学
图书之学,盛于有宋。然其学源头,实可上溯汉唐者。宋儒朱熹谓“无极而太极也”。此○唐人谓为空洞,有“无自而然,自然之原”之语。释迦有九十七种空洞之相。是图乃通神之像。故《大传》有“蓍之德圆而神”一语。钱公钟书先生《谈艺录》谓“译佛典者亦定‘圆通’‘圆觉’之名,圆之时义大矣哉。”用语、识见皆自[
阅读全文]

海内奇士陈宝箴
陈宝箴(1831—1900),字相真,号右铭。娶黄氏之女为妻。生有子二人,即陈三立、陈三畏。其中,陈三畏早亡。女二人,长女嫁席宝田之子。次女早亡。
陈宝箴画像,见图
陈宝箴三十岁时曾进京参加会试,但是很不幸没有考中。于是,他开始居京三年,遍交当时的在京豪杰。后成,他为曾国藩的幕僚。曾国藩视他为“海内奇士”。那时,[
阅读全文]
日本京都大学的敦煌学研究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是阐述了敦煌学在日本京都大学的发展史略,特别针对京都学派的第一代学者狩野直喜到现代著名的敦煌学家高田时雄的敦煌学发展轨迹进行了简明扼要的叙述和评价,为中外敦煌学大的交流和研究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京都大学、敦煌学、日本汉学
根据严绍璗教授在《日本中国学史稿》一书中的调查:
&ldquo[
阅读全文]
学术工具书的编写应该严谨、认真和求实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孙越生主
编的几部汉学类学术工具书指谬
已故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孙越生,生前署名主编的汉学工具书很多,从《世界中国学家名录》到《美国中国学手册》及其增订本等等,这个据说曾经代表了汉学研究“国家队”水准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下属的“国外中国学研究[
阅读全文]
以否诊病
八卦诊病法,余留心久矣。渐而可知别卦亦可诊病也。清儒王先谦《释名疏证补》载:“毕沅曰:‘脴,俗字’。《说文》作:‘痞,痛也。从将否声。’《玉篇》:‘腹内结病’,《易》之《否卦》为闭塞之谊,此亦然也。”此以否诊病也。《否卦》者,天上而地下,是阳上而阴下之状。在人为肝阳上亢,心火上逆,此坎离心肾不交,故[
阅读全文]
神通之说
近世诸人有言作卦者乃具神通之人。大谬也!夫文化之事,乃学者,非道者。老子明言为道者不取也。观夫古今神通者,五眼六通之异能,焉用作卦?且于文化无丝毫之创建也。纵有创建,不见史杌,如何取证?证之既无,谈玄而已矣。预测之事,神通者可倾刻即知。断无创筮法之由。将作卦作筮法归于神通者或外星人,乃儒夫之异想尔。殊不知神通与文化乃互克[
阅读全文]
束帛戋戋
清儒宋翔凤《过庭录》载:“案:戋,音在于反。又《十二篇》下:‘戋,贼也。从二戈。’《周书》曰:‘戋戋巧言。’古文《易》、《书》并作戋,而异其读。今文家以束帛戋戋加歹旁,戋戋巧言之戋加言旁。”宋儒朱熹《周易本义》载:“薄物。”又谓:“浅小之意。”另有《广雅》释戋为“伤也。”《子夏传》为“残[
阅读全文]

重大史料汇编中出现的低级错误
——从《陈寅恪集·书信集》谈起
三联书店出版的《陈寅恪集》是时下很受学者和读者欢迎、喜爱和收藏的出版物,它的及时出现对于国内最近几十年持久不衰的陈寅恪热,启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特别是《陈寅恪集·书信集》的出现,堪称近现代思想史、学术史上的重大史料汇编。相信随着对陈寅恪研究的深入,该书将[
阅读全文]
冯友兰先生琐事亲历纪实
我不是冯先生的弟子或再传弟子,更算不上是他老人家的三亲六故,本来是没资格撰写“琐事亲历纪实”这类回忆文章的。只是作为一名曾经亲自拜访过他又得到了他当场指教的学术晚辈,多年以来,此情难忘。在我今天事业有成、学有专攻之时,写下此文以表达我对他的怀念和感恩之情,这篇并非“践越”的文字,相信该不会辱没了他[
阅读全文]

追求与超越的学术典范
——评刘正教授《京都学派汉学史稿》
(发表在《汉学研究》第14辑)
马彩云
[提要]国际汉学发展到今天,已经颇具规模,汉学著作异军突起,阎纯德先生更是主编了一套“列国汉学史书系”,开阔了国际汉学的发展空间。其中,刘正先生的《京都学派汉学史稿》是一部值得关注的著作。其主要贡献为:开创了国际汉学学术史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