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老》相通初探
《老子》一书为道学之祖,其后学称《老子》之术为“黄老之学”。史传黄帝尝作《归藏》之易,然其人其事已不得详考。黄帝之陵尚在,却给人一种“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之感觉。《老子》成书则取法于《归藏》、《周易》二书,是论古已有之。本文试从三个方面论述一番,初浅之探,希求得到同道斧正。
一、老子[
阅读全文]

说眉县新出青铜器铭文中的“历人”
眉县新出青铜器《四十三年逨鼎》铭文中有所谓“乃令女官司历人”一语,铜器虽是新出,但是“历人”一词却是旧有,对其解释也一直是异议颇多,难成定论。有武官说,有奴隶说,有俘虏说……不一而足。从晚清孙诒让到现、当代马叙伦、杨宽等人主张,“历人”就是“人历”,亦即“人鬲&rdq[
阅读全文]

对《八卦符号原始数字意义的新探索》一文的商榷
《哲学研究》1987年第6期刊登了赵国华同志的文章:《八卦符号原始数字意义的新探索》(以下简称“赵文”)。我对赵文颇有疑问,现提出一些商榷意见。
“赵文”在一开始便说:“今传八卦有两个,一为‘伏羲八卦’,或称‘先天八卦’;一为‘文王八卦’,或称‘后天八卦’。[
阅读全文]

假冒我的字号的网络无赖实在太多了!我从1980年开始使用“静源”为字,1981年开始冠以地望“京都”,号为“京都静源”。自从出版了几部周易、气功、佛教著作以后至今,我遇到了几十个网络冒牌货!无奈!
我请喜欢刘正/京都静源/kyotosizumoto三个名字的人注意了:
阅读全文]
陈寅恪“用东坡韵”诗中蕴含的生命情调
刘正1黄鸣2
(1.中国人民大学古籍所教授,北京100872;2.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北京100081)
[内容提要]本文从《陈寅恪诗集》中抽选出“用东坡韵”诗这个主题,进行分析和考证,认为苏东坡《正月三日点灯会客》等诗歌中对“故国”和“当年”的浓厚的伤感和追忆情绪,引起了陈寅[
阅读全文]
才子易学
王辅嗣之学,才子易学也。程伊川之学,夫子易学也。盖同宗义理,其别甚殊。元人黄泽《易学滥觞》:“说《易》者自汉儒至虞翻,是欲明象,去圣已远。”象学不明,则流于琐碎,学者不胜其烦。辅嗣出而创忘象之说,尽扫诸儒之论。其文高洁,空谷传向。如辅嗣论象:“是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象生于意,而存象焉。则所存[
阅读全文]
羝羊触藩
应之与否,此说甚久。然以应解之,多有奇中。故余尝以为作卦爻辞者必见此而悟玄机也。《大壮卦·九三》应上六故皆有“羝羊触藩”之象。本卦实以丰决吉凶也。此亦上三代之通例也。《后汉书》:“獬豸,神羊,能别曲直。楚王尝获之,故以为冠。”汉人王充《论衡》:“觥觲者,一角之丰羊也。性知有罪。臬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
阅读全文]
学术地位
《易》之为学,每言为六经之首。实此言失之考据。汉以前诸书以《易》为经之首者,如下:《淮南子·泰族篇》、《史记·太史公自序》、《法言·寡凶篇》、《汉书·艺文志》、《白虎通义·五经篇》、《说文解字叙》、《后汉书·儒林传》及《郑玄传》。为六经之第五位者,如下:《庄子·天运篇》及《天下篇》、《春秋繁露·[
阅读全文]

阪口直树教授的《十五年战争期の中国文学》述评
一般来说,以战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是比较受欢迎的。从《战争与和平》到《雪白血红》都曾引起过我对血与火的战争背后的那种既恐怖又神秘的艺术世界的一番神往。但这些作品绝大多数是创作在战争终结后的和平时代,是想教唆人们挑起冲突还是呼唤和平,需要认真鉴别。相反,在战争的炮火中能进行创作的作家,不论[
阅读全文]
夏含夷教授的“厉王在位十二年”说商榷
EdwardL.Shaughnessy(中文名字:夏含夷),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1952年生。1970年考入UniversityofNotreDame,以宗教学为专业。1974年大学毕业以后,到台湾留学三年,随爱新觉罗?毓鋆学习汉语和魏晋玄学。1977年回国以后,考入StanfordUniversity东亚系,师从倪德卫(DavidS.Nivison)。1980年获硕士学位。1983年,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ldq[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