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即一世

世事如虹 流光溢彩 时空如梦 一瞬一世
个人资料
海尾归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坐在泰国和老挝的界河---湄公河(老挝一边)的那个傍晚,见太阳西下,听当地人的渔歌响起,闻到炊烟混着烧烤的香味的时候,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写下这美丽的一刻!
老挝是东南亚中南半岛上唯一一个内陆国家,同时也是在战争中被轰炸最多的小国家.基于这一点,能见到如此和平,安详的傍晚,简直就难以让人相信.来老挝是"工作"性质,但完全不妨碍我体验这个既神秘,又不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红”罗卜糕--海外版>>从后园到餐桌 BeetrootCake–WestonVersion(asmirroredtoCantonVersion) 许多人做罗卜糕,也想试一下.可原料又不齐.特别是那种大白罗卜,因为西人不太吃,所以一般的超市没得卖.一直没有做成. 后来家里后园的红菜根(beetroots是这么叫吧)收了不少,心想不正宗也罢,拿来实验一把,也死不了.
一样的做法,就是白糕成了玫瑰红色的了.另外在煎糕之前,在外面裹了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总以为旅游是件蛮个人的事.不同意的可以说,大家一起热热闹闹的,那才是乐子.而我就无语啦.写游记也是.最简单的就是今天干这,明天去了那.流水一样,时间作为格子,按排来.本人却喜欢游下来之后,品味,消化,然后写个综合的记.就以下文为例吧.在巴黎,广场随处可见.匆忙的旅者或许都未必留意,或者懒得花时间顾盼.但这些个大大小小的广场,是巴黎乃至许多城市的呼吸和脉搏.而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写巴黎写到这,已经是第5篇了.这也叫千呼万换始出来了,于是更不能犹抱琵琶半遮面了.
讲好的,要写巴黎的河流的文,结果都写到了其它的去了.(所以才有了巴黎记2.5和2.6的)
见谅.书归正转,此文要让巴黎的塞納河说故事,一如文头.

起始时的一点题外话.(也有人会认为这些是和旅者很相关和切题的) 人生就是一条河,从源头(出生)流到大海(离世),每时每刻都是故事; 有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今天是7月14日,巴士底日.本来接着写巴黎记3的,但由于今天特殊的纪念日的缘故,又写了这篇,且叫它巴黎记(2.6)吧.有一天,我会把它们整理好的,按顺序排.哈.
巴士底狱大暴动是一件让巴黎人乃至法国人民非常自豪的大事件.1789年的今天,巴黎人民冲进了巴士底监狱,用弹药库里的枪炮武装自己,打响了走上自由之路的第一炮.(具体更多,参考维基百科Bastille一条).
地铁到巴有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甜橙酱是果酱里很普通的一种.做起来也不算麻烦.在家不时也做过多次.上次WXC见到有一帖关于英女王一天吃啥的,发现她早餐最喜欢甜橙酱.这次在家做了,记得拍了下来,和同好分享.
好了,材料见下.
甜橙最好用有机的,因为橙的皮要磨绒并切细丝(部分,因为酱中有质感);
糖,必须的,没有替代品,因为成品的酱要能变稠,保鲜;
云呢拿(香草)液,几滴就好了.
加料:
柠檬,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前文巴黎记(2)写到它多元人文和思想,在建筑风格和艺术方面的兼收并蓄,其中有一幅现代风格的建筑的照片,该建筑叫GrandeArche位于西巴黎的商业区LaDefence的中心.
本来会接着写巴黎记(3)的,但由于朋友问到它,加上许多可能未来会去,故特意回这篇文---就叫巴黎记2.5吧.哈.
具体的详细,大家可参考Wikipedia相关的背景.这里的图是本人的"第一手"资料.与同好共享.
LaDefence[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前文巴黎记(1)提到巴黎的美,先来自于它的人.然后点到法国印象画派.其实巴黎的思想和人文氛围,对于旅行的我来讲,也是可书几下的.
就不讲教科书中的历史和文化内容了.身临巴黎,最好的是体会.有人,有景,更多美食.把看花留给她,把走马推給他,你走左,我靠右,来一次自我放逐的旅程吧!下面是几点思考,在旅途中细细品味.
法国是一个有过多次"革命"的国家.
巴黎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我的早餐吐槽一文(见前文),其实没有真抱怨之意,倒有借机拿来当托之嫌.引各位一笑罢了.有网友读了说,巴黎的早餐也是不尽人意,倒是打开了我的话匣子了---又借来了个"托".
有次在巴黎,住在一个巴黎大学的语言教授的家里,早餐其实很简单.长棍法包,加jam和cream.却是法式的大碗咖啡让我印象深刻.没有豪华,只有特色.不紧不慢的,我可以开始一天的行程.对他们的藏画也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在WXC上看到那么多的高手出品的家乡美食,自己也开始跃跃欲试起来.饺子历来不拿手,因为家人个个是高手,轮不上本人献丑,后来海外生活久了后,又多了全世界各地的美食可以学.有点被耽误的感觉.
光想不动手是不行的了.这不,材料有了一二,配上记忆中妈妈的方子,就做一回吧.
材料没什么新的,姜和蒜末,少许盐糖米酒和胡椒粉.
妈妈的讲究是:不能在馅料里放上色的,象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
[31]
[32]
[33]
[34]
[3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