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过醒透的博客

心头洞明,抱朴守拙,以和为贵,知足常乐
个人资料
云过醒透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2015-01-15 17:59:26)
  中国古代,诗酒联姻,密不可分,杯盏之间,清浊浓淡,折射出的是人间百态,世事沧桑。而许多诗人更是“借酒浇愁”,“酒后吐真言”,甚至“醉翁之意不在酒”,斗酒之余,即兴成诗,洋洋诗篇中,道出缕缕酒魂,令人叹为观止。   台湾诗人洛夫就曾经说过:“要是拿了唐诗去压榨,起码还会淌出半斤酒来。”比喻得实在是绝妙。而品着这些酒[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吃货们总是快乐的,他们用味蕾感知世界,有着独特的追求和向往,无心算及其余,生活却比别人多了一扇精彩的窗。   廉颇画像  瞧!下面的这些古代吃货,你看了大概也会忍俊不禁。   廉颇“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横刀赴沙场   过去粮食不够吃,人们见面总打招呼,吃了吗?对于这种招呼,你可不能太实诚,客气客气即可。传统曲目《将相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1-12 18:17:28)

  我一直坚信,阅读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还是一种人生方式。   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认同。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阅读的生活和人生的那一面,便是不阅读的生活和人生。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宋画之美,不是唐代“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得意绚烂,而是简单、含蓄、谦卑、轻柔的文艺态度。画家认真对待一截枯木、一片残雪、一个船工、一段羁旅,在困顿中浪漫,在缺憾中赞美,于山川小景、人物花鸟中轻叩生命的价值。
  宋画之美,美在简单、含蓄、谦卑、轻柔的文艺态度,在困顿中浪漫,在缺憾中赞美,于山川小景、人物花鸟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曹植七步成诗,成为人们最熟悉的速成诗,其实历史上还有更绝的“五步诗”和“三步诗”。如此速度、如此文采,不得不令人称绝。   一、曹植七步成诗讽骨肉相残   曹植少年时就很聪明,能出口成章,下笔千言,深受他父亲魏王曹操的宠爱。曹操多次想立他为太子,继承王位,后来,听信谗言,让曹丕当了自己的继承人。曹丕当了皇帝以后,怕曹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明末清初,在那个史无前例的大变局中,江南的骚人墨客仍然把生活的情趣发挥到极致,据说那时的小资有五大俗:礼一回佛、听一出戏、藏一幅古字画、养一位歌姬、逛一趟山水园林。   1650年,虽然华夏大地接连被流寇与建奴搅得腥风血雨,虽然江南曾经被满洲大兵接连屠杀,但这一切仿佛已经过去了,江南重新回到了太平盛世。那些吃饱了撑的没事干的文人,依然游[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唐人尚武,即使名满海内的大诗人们,也想通过远赴边疆建立战功而博取功名,“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就喊出了那个时代的男儿理想“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正是唐人的这种理想,当时一大群知识青年远赴边疆投笔从戎,造就了中国诗歌史上一大奇观——边塞诗冠绝古今。在他们笔下,当时西域漫长的冬季、苦寒的气候令人难忘,而其中&ldquo[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1-08 16:55:58)

  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写道,“笺简之制,由古及今,不知几千万变”。这笺简,说的便是书信的介质,之所以用介质这个词,是因为“笺简二字便有无穷本义”。   书札中的美学所在   人间来去,总是有很多种心情,或浓或淡,或好或坏;也总是有很多牵挂,或远或近,或喜或悲。于是,在通讯远不如今如此发达的慢时代里,一缄书信,变成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1-08 16:54:59)

  近百年来,由于西方文明处于强势地位,国人心理的弱势给中国画家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除了部分真正坚守中国画传统的画家之外,连黄宾虹这样的大家也不能掩饰心中的怯懦,认为“将来的世界,一定无所谓中画西画之别的。各人作品尽有不同,精神都是一致的。”“欧风东渐,心理契合,不出二十年,画当无中西之分,其精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一】   话说在唐代,有一些地方,是诗人们PK谁更猛的地方,就好像武林中的华山。   当时,在山西蒲州有一个楼,叫做鹳雀楼,一共三层,挺壮观。   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说,唐代很多诗人都一窝蜂跑到鹳雀楼去写诗。他们互相PK,看谁最猛。   要知道,唐代是什么时代?是诗人一个比一个猛的时代,没有一点底气是不敢乱写的,估计宋江之流到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6)
[<<]
[116]
[117]
[118]
[119]
[12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