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过醒透的博客

心头洞明,抱朴守拙,以和为贵,知足常乐
个人资料
云过醒透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社会心态与世情的重大差异,使得社会政治秩序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也制约与决定了“治世”与“盛世”历史命运的不同归宿。
  多年以前,国人们就为中国和平崛起的美好希望所激动、所感奋,于是乎,“盛世”的调子开始充斥于各种媒体,某些人更口沫横飞、言之凿凿地宣称:目前的中国正处于五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筷子,可谓是中国的国粹。据历史学家考证,我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与中国毗邻的日本和韩国,在效仿中国筷子的同时,又出现了符合各自国情的筷子。   筷子是东亚文化圈普遍使用的餐具,其造型设计十分适合东亚的饮食习惯。受古代汉文化的影响,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居民也学会了用筷子进食。使用筷子进食是一种文化,尽管今天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4)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老年的达芬奇,喝了点儿小酒躺在自己沙发上悠闲的琢磨着--明天挖点儿啥坑好呢,突然间bia-deng的一声,他穿越了。一睁眼,他到了1907年,遇见了马上就要名声远扬的毕加索。 达芬奇在普众的心中大概是个着迷于科技发明并且有着无懈可击的精致画工的“神一样的男人”。但他本人对艺术的理解却没有那么酷。 他认为:“艺术要像镜子一样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诗仙”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称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晚唐诗人杜荀鹤在《经谢公青山吊李翰林》给予了李白极高的评价,称他为“千古一诗人”。他与杜甫齐名,有千余首作品流传于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瑰宝。   现实不停地跟这个才子开玩笑,他才高八斗却不受重用,郁郁不得志,于是借酒消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1-26 17:53:07)

  诗歌本是美的存在,没成想居然也能变成尖酸刻薄者的武器。   古代有一种口吃诗。就是故意用叠韵字、同音字堆成的诗,写好之后专门给口吃或者南方口音的人念,用来逗趣,笑果奇佳。   好多名人都写过。比如苏东坡这首:
  江干高居坚关扃,犍耕躬稼角挂经;   蒿芊系舸菰茭隔,笳鼓过军鸡狗惊;   解襟顾景各箕距,击剑赓歌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关羽,原艺名为长生,后来改为云长。出生于河东省解县,祖父二人都曾担任县里的中学教师,因此关羽可以说是出生在一个很有文化氛围的书香家庭。关羽没有在任何一家影视学院学习过,而是半路出家。   原本在省城做买卖,期望致富的他,应好友张飞与后来的刘氏影视公司以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1-26 17:35:40)
  民国时期的文坛是非常繁荣的,非常有趣的是,民国时期活跃在文坛上的文人在创作时喜欢用笔名,当时文人的笔名也成了一道争奇斗艳的风景,风姿各异。   民国时期的作家巴人在他的《巴人的笔名》一文中,写到了他曾用过女性化的笔名,如“碧珊”、“碧珊女士”等。这种男作家以女性化的名字作为自己笔名的事,在民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一多年好友转来一篇小文,作者不明,但好友讲此文用来鞭策在下真是合适得不能再合适了!因此不才斗胆借用此文与众共娱。  喝茶计划   人们开始各种总结,各种展望,作为一枚茶痴,好不想随波逐流一年忙到头,就剩下喝茶这一追求了,就为自己做一次小小特别的喝茶计划吧。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假如你出门在外,又是孤身一人,黄昏时候,在陌生的城市投宿客店,看着窗外暮色四合,他乡的万家灯火逐渐亮起,你也许会感觉到有一种惆怅与寂寞慢慢爬上心头,弥漫开来。这个时候,你会掏出手机,打开电脑,上网,发帖,发微博,发微信朋友圈吗?漫漫长夜,你需要消磨时光,排遣寂寞。 遥想一千年前的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5-01-15 18:54:07)

  1、《天净沙·饿了》剁椒鱼头烤鸭,糖醋排骨对虾,水煮肉片凤爪,肉串鸡架,溜肥肠炒豆芽。   2.《如梦令·宵夜》吃着干锅牛蛙,眼盯葱爆腰花。抽两口中华,干掉啤酒两扎。老板,老板,再拍一盘黄瓜。   3.《咏鹅》 鹅,鹅,鹅,曲项让我捉。拔毛再卤水,成盘摆上桌。   4.《相见欢•吃吧》腰花豆皮猪红,多放葱,无奈冬天易冷,还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5)
[<<]
[116]
[117]
[118]
[119]
[12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