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似鹿葱

像文人一样爱写,像文盲一样犯傻;像女人一样爱美,像男人一样爷们;横眉对老公,俯首为朋友
个人资料
花似鹿葱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少年记忆(3)我讀的第一本小說 爸爸妈妈早年参军,只有中学文化水平,所以我家不是书香门第没有藏书千万。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不知从哪儿弄到一本长篇小说《浮沉》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浮沉》后来改变成电影《护士日记》,王丹凤主演,里面的插曲“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比电影还出名。 从《浮沉》开始,看长篇一发而不可收,到处借书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来概括1959-1961年的中国,显然不够准确,因为带来那次灾难的主要是人祸。但是,既然已经启用了这样的叫法,也不必另起炉灶,改成“三年人祸时期”。就像我们习用“文革”,也不影响我们理解那不过是文化大浩劫的代名词而已。 挨饿的年代我应该算是幸运的,三口之家就我一个孩子,做父母的肯定先想法填满我的肚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在农村小学上了一年级 上小学的年龄到了。我是七周岁上学,如此推算,准确地说是1959年的秋天。爸爸调到刚组建成立的内蒙古军区步兵学校工作,步校在呼和浩特城郊,背靠大青山,一个叫“攸攸板”的地方。内蒙古军区所在地叫“麻花板”。 上学一年级就在当地农村的攸攸板公社小学,学校是个大院子,有操场,好象三面都有校舍相围。还有旗杆,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幼儿园:最骄傲和最痛苦的事 包头市妇联幼儿园是全托。我是其中很出风头的一个——每逢打预防针之类的事情,我总是第一个“跳出来”勇敢地伸出胳膊去挨第一针。然后大声宣告:“一点儿也不疼”! 可惜,这样的英雄壮举是妈妈后来讲给我的,我居然一点印象也没有了。 忘不掉的是有一次午睡,实在睡不着,躺着偷偷看一本从家里带来的小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我坐在床上,两条腿伸直,翘起的脚背并拢放着一个小枕头,让儿子躺在这张独特“腿床”上,享受着做母亲的温馨时刻。这是儿子四五个月大的时候。妈妈看见这一幕惊呆了: “你怎么会这样做?” “我记得当年你好像就这样做的”。 “你知道你那时多大吗?也就六七个月吧。” 我很得意,自己那么早就有了记忆。 按理说,以后的人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今天,網上的一則新聞引起我的回憶—— “在乐清市的马路上,出现私家车子带“枪”上路的惊险一幕:一辆白色福特轿车左后侧的油箱盖大开,上面插着一把红色的油枪,后面还拖着一根两三米的油管。网友“就蓝”说:“我当时就跟在这辆车后面,曾摇下车窗使劲朝对方车子喊话,不断打手势,但车内女司机只朝我看了看,什么反应都没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4-06-17 10:16:55)

加拿大的纽芬兰岛是世界十大島嶼之一。中國人說,這裡就是加拿大的“新疆”(newfondland)。遼闊而又荒涼,大多數居民都在島的東部省會城市St.John's以及周邊地區。用stjohns人的话介紹:这是北美最东部的城市;是英国最早的殖民地;也是北美最古老的城市。 這裡不但是紐芬蘭犬的故鄉,也是世界上冰山最多的地区。1912年4月14日,地球人都知道的“泰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5-28 10:12:37)

首先声明,这可不是什么旅行社推出的旅游新招儿。1986年4月中旬,我就是坐火车从北京到瑞典探亲的。 大掌柜1982年8月到瑞典留学,已经近四年了。当时国家不允许家属同行,直到三年后才有了陪读的政策,于是我有幸赶上了“第一波陪读出国潮”。 当年大掌柜是从北京飞到瑞士伯尔尼再转机到斯德哥尔摩,优点就是快捷。还有一条路线就是坐火车。从北京走二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14-05-23 09:19:05)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有多大;不到南疆不知新疆有多大。就是这么两句话,是我在2002年8月到了新疆之后,又打定主意去喀什的主要原因。 但是那个时候新疆局势已经有恶化苗头,听说我们几个人要去喀什,朋友同事都来劝阻。谨慎一点的说“再权衡一下利弊”;心直口快的干脆说“去喀什非常危险”。可是我们一行几个都是爱冒险的货色,越劝越来劲儿。这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2014-05-22 10:04:42)
人老了,身体的零部件多多少少都会出现毛病。腰酸背痛啊,眼花耳背啊,须发斑白啊,步履蹒跚啊,想吃的咬不动,想说的记不住。。。。。真的是尴尬人生啊!每每看到这样的情景,我跟朋友说,我才不要这个样子活,哪怕很长寿! 可是,读了王蒙的《尴尬风流》,觉得这老头子虽然老了,出了许多上年纪人才有的所谓尴尬事,但是他能笑对,能自嘲,活得快活轻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6]
[67]
[68]
[69]
[70]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