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

介紹非主流,報章少分析,商業味低,但是內涵深,能啓發思考的電影。
个人资料
傅裴湘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2016-02-16 20:24:43)

同根不相煎(Rams) 北歐偶有上美國戲院銀幕的電影,譬如瑞典,丹麥,它們都曾在國際影展上榜。新片“Rams”,(不知台北上映沒?可否把《羊男的冰島冒險》片名改一改?)來自冰島。在“一種注目”(UnCertainRegard)單元榮獲最佳影片。故事熗辣,打破家庭溫馨倫理,但是北歐式的詼諧,幽默,令人莞爾。 導演GrímurHákonarson先拍過一部養羊人家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1-16 10:45:23)

《老炮兒》(Mr.Six) 電影《老炮兒》的京腔,土話,兒化韻灌滿耳朵,聽盡北京人翹舌說話。(語音學不稱“翹舌”作“捲舌”,“捲舌音”屬於“小舌”音)。05年我看了《馮小剛》導的《天下無賊》,十年之間江湖變數之大!。《天》片的黑社會再無法無天,也就整整小人物,官府並不介入。沿著火車之旅,地緣也在變,雖然車裡頭天翻地覆,人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愛在他鄉(“Brooklyn”) 年尾看了這部懷舊片“Brooklyn”,故事鋪陳很簡單,也少用技巧,但是觸情深緻。它由同名小說改編,原作者是ColmToíbín,導演是JohnCrowley,NickHornby任編劇。故事發生於五,六零年代,電影劇本頗叫人發思古之幽情。 有兩個主演人特別醒目,女主角《羅南》(SaoirseRonan)相當年輕(1994-),卻磨練過很多拍片經歷。她十三歲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何必曰利?(間諜橋“BridgeofSpies”) 別出心裁的導演《史匹伯格》(StevenSpielberg)又挖掘歷史,再度拉角《湯姆漢克》(TomHanks)在電影《間諜橋》(BridgeofSpies)裡飾演律師《唐納文》(JamesDonovan,1916-70)。《唐納文》因勢利導,半世紀前開過兩項外交談判:1961年《豬玀灣》(BahíadelosCochinos)發生的危機,透過他的斡旋,才讓當時《古巴》首腦《卡斯楚》(FidelC[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10-26 20:04:44)

《刺客聶隱娘》隨想 《刺客聶隱娘》電影源自唐傳奇-《聶隱娘》,作者《裴鉶》(AD878)書寫1734個字。《謝海盟》受《侯孝賢》導演重用,得《鍾阿城》,《朱天文》協助,將之改編,劇本共38版,先拍了44萬呎底片,最終只剪輯成1萬多呎。專心的觀眾會目不轉睛地看,深怕一晃神,就把重點忽略了。搖英文筆桿的影評人,多數表示《侯》氏“wuxia”(武俠)不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天涯若比鄰(絕地救援TheMartian) 外行人看熱鬧,我欣賞星際迷航之類的科幻,匆匆已然數十年。去年看《戴蒙》《MattDamon》主演的《星際效應》(Instellar),他扮演《曼博士》,是個無邊無際地等待機會,可把地球訪客當替死鬼,期盼卻變泡沫的環宇遺孤。今年他搖身一變,在電影《絕地救援》中,演個樂觀幽默,但又被拋棄在火星的太空人《瓦特尼》(MarkWatney),這次全球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遠離塵囂》“FarFromtheMaddingCrowd”(7/6/15)
《哈代》(ThomasHardy,1840–1928)的小說,至今仍被翻拍成電影,比如《黛絲姑娘》(Tess)改編的電影,幾次都轟動。最近的新電影-《遠離塵囂》“FarFromtheMaddingCrowd”,也由不同英國明星主演過。《哈代》佈下的情節相當通俗,脫不開男歡女愛,然而兩個故事的女主角性格迥異,《黛絲》無法自主,被男權控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不由自主的紅氣球(寫於5/22/08東海電影論壇)
兩個華人導演的電影-<侯孝賢>的“TheFlightofTheRedBalloon”跟<王家衛>的“MyBlueberryNights”,門對門在Laemmle戲院裡上映,實在是難逢的巧合。
侯導受法人之托,向創作第一支紅氣球的AlbertLamorisse致敬。1956年Lamorisse導的“TheRedBalloon”裡,主人翁紅氣球很有主見,早晚跟個小男生到處走。由於太特立獨行,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侯孝賢的電影時光5/28/06原刊東海電影論壇
洛城正放映侯孝賢的《最好的時光》(ThreeTimes),讓人又有機會,重溫他的電影,捕捉懷舊時光。八零年代的新浪潮導演,已成前輩,淡出影界的有張毅,萬仁,陳坤厚等。楊德昌與侯孝賢,還於影展中露面。其中侯孝賢,最能展現獨特的臺灣經驗,作品找不著遭人詬病的媚外痕跡。故事環繞著眷村,鄉野,童玩;慘綠少年不碰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泥上偶然留指爪(5/1,2,16/15賀南加州文學電影藝術節)
早期在台灣看第八藝術-電影,是小民的休閒享受。回頭看那些黑白片,跟童年時的晒穀場,水牛,茅屋,泥巴牆,溝渠同步。新數位時代成長的年輕人,很難想像幾十年前,披著清湯掛麵,穿過膝裙,背重書包的學生,逃開惡補壓力,饑渴地找機會看洋電影。電檢處即使把政治不正確,不合倫理的劇情,裁得結局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