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鸣

自己的经历和自己的纪实性作品,也有社会评论。
个人资料
潘文鸣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绞肉机”中的挣扎和脱险(上)——记文革中我亲历的政治陷害和迫害潘文鸣最近,翻出当年在“一打三反”和“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中我写的若干份材料,其中一份是《揭露娄广华和刘培华等人对我如何进行政治陷害》,另一份是《我对刘培华炮制的<审查结论>的意见》,还有《刘培华等人在<审查结论>中如何进行政治迫害》等共11份,这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4、我的初步醒悟我有个亲戚年轻时在部队开运输机,官至大校。由于长期脱离社会,只接受部队教育,结果对社会现实一无所知,只知道执行上级指示。他的妻子告诉我,说他丈夫在部队里已经变成一个傻子。回想我的经历,我和那位变成傻子的大校有不少类似之处。我从1949年开始,小学中学到大学,一直接受所谓学校的正面教育,从内心认为毛主席英明伟大,共产党光荣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振聋发聩的檄文我当时正在省级五七干校参加“清理阶级队伍”运动。省级五七干校里都是省级机关的干部,诸如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省委办公厅、省文联,省文化局等等,有上千名学员,按部队编制。省级五七干校原来是下放在农村,让大家边参加农村劳动,边学习毛选,天天背诵毛选中的老三篇。在农村呆了近一年,又被调回贵阳,都集中在已经停课的贵阳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913事件”发生以后潘文鸣“913事件”是指1971年9月13日林彪乘机外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这次空难。与世界上任何一次空难不同的是,林彪坠机事件犹如一颗政治原子弹突然爆炸,在世界范围内引起特别巨大的反响;而对正在经历文化大革命的中国人来说,“913事件”的冲击和震撼尤其惊心动魄!说这次事件惊心动魄,首先是指毛泽东自己选定的接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16-08-06 13:56:01)
张寡妇之死潘文鸣过去,贵阳市内最繁华的地方是大十字,大十字往南走,在右边的贯城河边,有一个小巷叫汇灵巷,小巷里有个小院,里面住着一个年轻的寡妇姓张,邻居街坊背后都叫她张寡妇。这个张寡妇也就三十多岁,身材外貌都不错,一看就知道是大户人家出身,在众多平庸的世俗妇女里,应该说是一个很打眼的年轻女人。解放后,共产党宣传新婚姻法,对寡妇改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文革中有这样一个冤魂潘文鸣关于文革中的冤魂,我是这样理解的: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死的,由于文化大革命运动而死亡的人,都应该算是冤魂。这其中包括在文革运动初期的所谓红色恐怖中,北京有上千人死于红卫兵的皮带和棍棒之下;全国一些社会知名人物不堪红卫兵的凌辱,选择了自杀;还有就是运动中有人因为对文革有不同看法而被打成“现行反革命”被执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2015-12-25 03:20:51)
3、四处碰壁刘云鹏对家人如此霸道,那么在联合诊所,他和别人的关系如何?他不像有些人,在家里脾气很大,但在单位里能够和大家客客气气;刘云鹏不然,他依然是目中无人,稍不如意,就和人家大吵大闹。有一次在午饭时间,联合诊所派人来喊我们去诊所看看,希望我们给刘云鹏做做工作。我和妻子到了联合诊所,只见诊所空无一人,只见刘云鹏一个人躺在地上,闭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12-24 03:25:16)
孤家寡人刘云鹏——记我的岳父我和妻子相识的时候,她是一个单亲家庭,她的父亲刘云鹏已经和她母亲离婚十多年。她一家四口住在市内贯城河边的一套一楼一底旧木屋内。他的母亲在一家集体所有制的织带厂上班,哥哥刘廷光在贵大数学系读书,正在热心于参加文化大革命;弟弟刘廷雨在省艺术专科学校学二胡,而已经离家的父亲刘云鹏虽然和他们同住一个城市,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7-15 03:06:36)
10、新出路原来,晓丽在摆服装摊,卖儿童服装和生活用品时,和旁边一位同样也做儿童服装生意的袁姓妇女相识,她们年纪相差不大,那位袁姓妇女称晓丽为大姐。两个人在市场互相熟悉以后,在做生意时,晓丽还经常帮助这位小袁看摊,或者是照看她5岁左右的孩子。一来二去,晓丽的丈夫江伟与小袁的丈夫梁中东也认识了,并且两家人彼此成了朋友。一次,小袁夫妇和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7-14 03:03:39)
8、自立门户按照传统习惯,江伟和王晓丽领了结婚证以后,既然成家立业,就应该离开父母,自立门户。不过,和江伟的婚姻,让晓丽感到委屈的是,他们既没有在酒店办酒席,也没有披婚纱,更谈不上请远在四川的父母到北京来参加婚庆……她在电视剧中看到的那些婚礼的热闹场景,她少女时代的婚姻梦想,都无影无踪。她和江伟仅仅是领了一张结婚证,成了合法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6]
[17]
[18]
[19]
[2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