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影,枫雪情

感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个人资料
南国铁树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JohnBull,是我们熟知的英格兰“约翰牛”。词语来自于18世纪苏格兰作家JohnArbuthnot的政治讽刺系列《TheHistoryofJohnBull》。其中的布尔先生,是一个英格兰乡间绅士。他一方面的特点是孤高自大,彬彬有礼;另一面也有执着的坦率豪迈,特别是一旦这Bull“牛”起了,绝不惜为自己的生存口粮,揭竿而起,背水一战。幽默的英国人认同“约翰牛”,并乐以将此作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很多年不做红烧肉这道菜了。原因是脂肪太高,为了家人的健康,敬而远之了。那天听到我姐姐说,她和姐夫到友人家吃饭,其中有一盘色泽透亮的红烧肉,大块大块,浓汁浓味,好吃极了。那个朋友的父辈和姐夫的父母,过去都是西野的干部,浴血之交。姐夫是他们家的常客,离开时,干脆把锅里所剩下的,全部装在盒子里带走,是给我妈端回去了。红烧肉,虽然我们家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7)

上星期,女儿在城里参加母校举行的一周医疗学术会议。结束后周末的两天,十月二十九,三十日,也正是全加医疗协会规定的“医生行医执照考试II”测试之时。女儿也是此次“临床模拟测验”主考官之一。两天中,由她口试,评估的准医生达六十名(I,II两次测验合格,获得执照,才能在加拿大独立行医)还是有点为女儿骄傲,小小年纪,是加东大城市医院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6)

在自然界里,人,作为灵长类动物之首,在表达和宣泄自己的情感时,是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的。比如:人,可以凭借自己的声音,语言,手势,表情来表示一怀喜怒哀乐。然而,作为花草树木的植物,有没有情感呢? 很多年前,曾经听到一个印度同事讲,植物是懂得感情的。她养在室内的花,每周要定时为她们播放音乐,并与之交谈。据她说,有一次,因为回家乡一个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10-18 12:52:36)

夏天我们在罗马旅行时,曾经随机参加了一个半天的旅游团。那个帅哥导游,是个英国人。他在谈古论今的解说中曾经说了句:“如今世界的人民,貌似都不大快乐。当然,除了加拿大人”。这话虽然有点绝对,但是从我们长期加拿大邻里的生活中,的确也能引起一些经验认证。那一年,揣着颗青春流浪的心,不假思索从加西移来了加东。而且,一住很多年就不想离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了个白胖子——童谣上周在华人超市购物,买了一大包新花生,回家做煮花生。白白胖胖的生花生,可爱极了。当时就拍了张照,上传到了Flickr上面。没想到只过了几分钟,就被人收藏了。这位大师的影册也很精彩,他集下的跟风者有4.9k人。想来是没见过白白胖胖的生花生,才收为了钟爱。很小的时候,外婆就教给了一首“白胖子”童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已经说过了无数次,要到魁北克的Mont-Tremblant去观赏传说中漫山一望无际的枫叶。 说了二十年。 记得还是刚来到加东的头一年,就听人讲过,魁北克劳伦斯山脉(Laurentian)一带,拥有最多的枫树林,是加国枫业大基地,枫糖产品占了世界总量的75%。每年感恩节前后几周,枫叶就逐渐开始由黄转红,最是好看。那规模之浩大,无可匹敌,壮美的景色,也无与伦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爱是,心的灵犀 爱是,心的契约 这些年的金秋时分,都要回到故乡探望亲人,陪年迈的母亲度过中秋或是国庆。能给长辈献上一点孝敬,表达儿女的感恩,看看他们的笑脸,是游子莫大的慰籍。 第一次回国,是带着六岁的女儿同行。那也是孩子来到北美的第二年。女儿是由父母姐姐带大的,对爷爷姥姥姨妈有深厚的感情。那一次,看着妈妈准备礼物行装回国,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传统的中秋节日刚过。加东,正是秋高气爽,枫叶将红时。魁北克蒙特利尔市最美的季节里,我们也迎来了中国李克强总理远道来此访问。消息几天前就不胫而走。几个朋友互相告知,甚至连阿拉伯好友花媞玛都打来电话祝贺。她也是非常热爱中国和中国人的一个外国友人。关于中国的信息,有几次比我们还先知道。李总的来临,无疑是整个加拿大和蒙城华人社区的喜悦和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川菜还是自己家里的最好吃。也是对本地的川菜馆失望至极所感!诺大的一个城市,还是闻名的美食城,以川菜命名的餐馆倒是不少,但真正名副其实,或者稍微有点特色的,却是寥寥无几。那天,城里的博物馆正在举办最后一周的“庞贝艺术”展览,恰好也是我们上月在庞贝古城游览时,时间不够,无奈放弃的那些部分。远道而来的展品,伴之以多方位时空画面音效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