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缀

定格瞬间 记录心情
个人资料
点缀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距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看《直通春晚》第7场(121216)上春晚对于年轻的歌手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誉与召唤。因为,春晚的舞台太有魔力,一旦上得去,立即就能够被广为人知,甚至家喻户晓。所以央视精英们,趁势而为,举办了《我要上春晚》的选秀节目,最近又再接再厉,推出了一台《我要上春晚》的特别综艺节目《直通春晚》。经过一场表演,六场比赛,参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0)



雨天的思绪
——日记:2012年12月16日,周日,雨1)窗外一片灰暗,阴雨不停。从早上就是这个样子,到了傍晚依然如此,丝毫不见云开雨住、日光再现的迹象。大好的一天就被这样一场不合时宜的冬雨破坏了,这或许也是说道甚多的2012年的一种必然。可是,与这恶劣天气相比,更让人压抑难过的是,不远处康州小镇上的20个6-7岁的孩童,还有6个成年人一起死于非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1)

渐入佳境:《我要上春晚》现高潮
——看《直通春晚》18进10第二场比赛北京时间2012年12月9日晚,央视大型综艺节目《我要上春晚》的特别节目《直通春晚》,18进10的第二场比赛落下帷幕。至此,10名优胜者从成功进入第二轮比赛的18位选手中脱颖而出,他们不仅拿到了具有象征意义的奖品金话筒,更向梦寐以求的春晚梦迈出了重要一步。这场比赛热烈欢畅,精彩夺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8)


莫言,莫言
——读《莫言在诺贝尔学院的演讲文》莫言,姓管名谟业。为了提醒自己不要多说话,旨在做一个少说多做的人,取莫言为笔名。结果他说话的功能却被物化成写字的功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他因为写故事出色,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垂青,缔造了一种别样的人生传奇与佳话。莫言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乡下人,生于乡下,长于乡下,父母连同父母的祖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8)

上春晚,开海选之先河
——赞大型节目《直通春晚》不管承认与否,“世界末日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公元2012年的表现颇为抢眼,天灾不断,人祸不停,市场萧条,经济乏力。作为身处地球村的中国也无法幸免,内忧外患不容乐观。可是中国的大众娱乐业在电视上却是没有受到环境的太大影响,继2012年夏天浙江卫视推出了《中国好声音》的综艺节目红遍大江南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1)



当爱情遭遇严峻考验之时
——看电影《我的特工女友》
曾几何时,在国人的眼里,韩国就是南朝鲜。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南朝鲜比北朝鲜时髦一些,现代一些,可万变不离其宗,南朝鲜也是朝鲜,南北两朝鲜的风情,文化,人种,习惯都一样。后来南朝鲜商人成批涌进中国,在华夏大地设厂,开公司,办学校,一些沿海城市俨然都有了韩国城或者韩国街,韩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5)





1956年,12岁的陈祖德与国内一流棋手对弈

1961年,陈毅元帅观看陈祖德(右)与安藤英雄复盘
勇者之路
——读陈祖德自传《超越自我》
题记:北京时间2012年11月1日20点48分,中国围棋界泰斗级人物、中国棋院首任院长陈祖德九段,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年仅68岁。消息传来,棋界哀伤,惜英才痛失。
对于当代人来说,特别是对于在各自领域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福贵的人生
——读小说《活着》
余华,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1987年因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而成名。虽然余华的早期作品带有浓厚的新小说(见注解)色彩,被公认为中国大陆先锋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但是余华在1993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活着》,则完全放弃了先锋前卫的表现手法,回到了现实主义的传统叙事方式。《活着》以不见波澜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7)


图一

图二

图三

可怕的三天四夜
——桑迪飓风亲历记
2012年10月29日,周一,晚,差几分7点,电力突然中断。因为桑迪飓风要来袭,报纸、电台、网络等媒介早有充分的宣传,所以在飓风经过地区的人,相信都做足了准备,可是谁也没想到,这个飓风不来则已,一旦来临就如此的山摇地动,破坏力十足。白天我还跟远方的朋友信誓旦旦地说,飓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6)

岁月沧桑母爱伟大
——看电视剧《母亲,母亲》说起来也真是很奇怪,越是时间有限,诸事繁多,人越是被弄得忙乱不堪的时候,还越是能有机会看到令人感动不已,又爱不释手的影视剧。这不,一个不小心看了一眼《母亲,母亲》,就再也放不下,就非要看到底不可了。36集的规模,每集42分钟的长度,从头到尾地看完了可是个不小的工程。然而由于剧情一开始就先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6)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