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郑浪平《不朽的光荣—第二次中日战争史》
前言
每次看到有如秋海棠叶般的中国地图,心里就不自觉的感到阵阵的刺痛,久久不能释怀。因为我很清楚的知道,这幅地图已经不能代表真实的现状,两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外蒙古领土,早已经离中国而去,这就是中国完成抗日战争胜利的代价之一。事实上,没有向日本索赔或要日本认错道歉,与国共内战及台海分裂,都是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农民运动领袖彭湃是神是魔鬼?
作者:陈更
一切神坛上供奉的神,如关公等,对民间心灵产生着润物无声的教化作用。在中国,彭湃是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是近代中国政治、文化塑造的神像之一。既然神对于社会教化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世人选择某些历史人物进入神殿而成为世俗楷模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在我们惯见的各种文化资料中,关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鲍罗廷:农民都不愿意起来应该利用地痞流氓来发动群众
节选:《瞿秋白何以由领袖成为叛徒?》作者:陈铁健
共产国际做出要在大革命时期实行土地革命的决定是荒唐的。
国共合作初期,在孙中山在世时,两党达成了基本的共识,在北伐战争的期间,对地主的土地要实行减租减息,是两党联席会议达成的共识,中共方面也有这样的决议,都有档案可查。毛泽东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六十年来家国,万千心事谁诉——读龙应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札记
作者:高华
来源:《领导者》总第34期(2010年6月)
  一、引子:龙应台要说什么?
  龙应台去年出版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一书在台、港和海外的华人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作为一名近代史研究者,我读过许多探讨1949年前后中国历史变化的著述,我自己也曾就其中的某些问题写过文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军史回眸:中国空军重创日本“龙骧”号航母
日本龙骧号航空母舰[资料图片]
日军出动四艘航母配合侵华作战
1937年8月13日,日本发动了对上海的进攻,中国军民打响了著名的淞沪抗战。为尽快摧毁中国的防御力量,日本调动了庞大的海军舰队配合作战,并将“加贺”号和“龙骧”号等四艘航空母舰开到中国东南沿海,出动舰载机支援日军在上海的作战。
淞沪战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本文摘自《武汉会战》作者:李梦文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二·一八”大空战
中国空军在抗日战争中面对强敌,在装备数量和质量总体上都不及逞凶一时的日本空军的大背景下,以劣抗优,英勇善战,奋力搏杀,以鲜血和壮志捍卫了中国领空,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爱国之歌。据资料统计,8年抗战中,中国空军累计4300余次,取得了击落击伤日机超过1500多架,并毁伤日军大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没有最苦只有更苦——汉武帝的四位皇后(下)
转自中华网-文化频道
北方有佳人
  李夫人的出身比卫子夫还不如。卫子夫虽是女奴,身世却还多少有些疑点,而且她也只在公主府内服役。而李夫人却生在一个世代为歌舞艺人的家庭,从小被作为歌伎舞女培养。然而她的哥哥李延年却使一切发生变化。
  李延年长于歌舞技艺,在这方面是个天才,每当他唱起新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没有最苦只有更苦——汉武帝的四位皇后(上)
转自中华网-文化频道
汉武帝,乳名彘,大名刘彻,字通。他是西汉王朝的第七任皇帝,在中国的历史上他以赫赫武功、文彩飞扬闻名。然而与他的傲世功业相对照的,却是他的文臣武将们几乎都难得善终。而这似乎是汉武一朝的宿命,因为在他的后宫里,成为他妻子的女人,也一样没有谁能有好结果——在汉武帝的生前身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改革开放之初的“内参报道”揭示新旧中国农村生活的对比
摘自:傅上伦、胡国华、冯书东、戴国强《告别饥饿──一部尘封十八年的书稿》北京人民出版社,背景材料引自凌之军着《历史不再徘徊》人民出版社,北京,1997年
作者:王庶
1980年6月,北京新华总社交付四名精干记者一项重大任务:急赴晋、陜、甘、宁,“调查农村贫困饥饿的真相,探讨治贫致富的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0-07-28 20:35:22)
历史记录:带泪的报导
作者:王庶
1980年6月,北京新华总社交付四名精干记者一项重大任务:急赴晋、陜、甘、宁,“调查农村贫困饥饿的真相,探讨治贫致富的良策”(页4):傅上伦等四人从6月底至9月中旬,马不停蹄地采访了晋、陜、甘、宁四省(自治区)最贫困的地区,将调查成果写成绝密级的“内参报道”,一路飞报北京新华总社,总社即刻送进中南海。
无需多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1]
[22]
[23]
[24]
[2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