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善抑恶

扬善抑恶,把中华民族好的一面发扬光大,揭露批判不利于中华民族发展富强的因素,这才是真正的炎黄子孙情。
个人资料
博文
中国改革开放30年进步很大,有目共睹值得赞扬;问题也很明显,应该允许批评。
特别是腐败问题,自从1989年以后,基本失去控制。因为主张政治体制改革和反腐败要坐牢,大家都"一切向钱看",抓权捞钱,丧失了理想,除了钱什么都不信了。这才是中国最大的问题。
要解决腐败问题,必须改变政治体制,司法独立,不再听党委指挥。否则,司法系统所有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美国媒体可以天天批评奥巴马,没人因此入狱。中国媒体敢批评胡总和党吗?这就是刘小波获奖的原因。诸位在西方世界生活,享受着言论自由,可以任意发言而不必忧虑被公安或国安请去"喝茶"。
但是你在国内的亲友们就没有这些自由。他们不是二等公民,他们也应该有在新浪,搜狐上发言而不被"和谐"的自由。
刘小波就是为了争取让你的亲友获得这样的自由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刘晓波的殖民论言论确实夸张,确实让很多人不舒服,看不惯。(后边有原文连接)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说过一些过分的话,一些容易让人误解的话,特别是年轻的时候。当年胡哥是否喊过毛主席的话一句顶一万句,打倒刘邓,让他们永不翻身?温总理是否说过誓死捍卫江青和中央文革?那是时代的印迹。1980年代中期是一个思想解放的年代,大家都是"语不惊人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http://www.bullogger.com/blogs/stainlessrat/archives/351517.aspx
我的自辩
刘晓波(2009年12月23日)
《起诉书》(京一分检刑诉[2009]247号)列举了六篇文章和《零八宪章》,并从中引述了三百三十多字据此指控我触犯了《刑法》第105条第2款之规定,犯有“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对《起诉书》所列举事实,除了说我“在征集了三百余人的签名后”的事实陈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陈丹青是我喜欢的人物,有才情,有思想,有骨气。前几年突然辞去清华教授职位,给权贵们来了个冷不防。在2010年鲁迅论坛的讲台上,又来了个冷不防,让台上坐着的和台下坐着的都不知所措。但这个冷不防真让人提气。下面我就转载陈丹青发言开头的一部分。
主持人:陈丹青发言,他发言的题目是“从鲁迅看文学家、思想家、艺术家
的关系”,大家欢迎。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没有敌人——我的最后陈述
刘晓波(2009年12月23日)
在我已过半百的人生道路上,1989年6月是我生命的重大转折时刻。那之前,我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七七级),从学士到硕士再到博士,我的读书生涯是一帆风顺,毕业后留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在讲台上,我是一名颇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同时,我又是一名公共知识分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发表过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从来没有认真了解过刘晓波其人其事,也没有读过令他入狱又获奖的《零八宪章》。
如果刘晓波不入狱,大概不会获诺奖;如果不获奖,大概不会封杀中国的媒体报道诺贝尔奖,也不会禁止中国的一切传媒(包括手机短信)出现刘晓波或诺贝尔奖字样。甚至连诺贝尔物理奖,化学奖,生物与医学奖,经济学奖的介绍报道也都消失了。刘晓波大约从来没有这么大的"影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0年10月7日之前,中国的各大网站都开辟了诺贝尔奖专栏,大量报道今年诺贝尔各个奖项的得主,及其背景成就。2010年10月8日刘晓波获奖当天开始,所有关于诺贝尔奖的报道和专栏一律禁止,所有网站,报纸,电视,甚至手机短信,都不能出现关于刘晓波和诺贝尔奖的字样。甚至关于诺贝尔物理奖,化学奖,生物与医学奖,经济学奖的介绍报道也都消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毛泽东说过,要把昆仑山的三分之二给欧美,剩下的留给中国。是卖国吗?那是文人的夸张文字。"而今我谓昆仑,
不要这高,
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
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
一截赠美,
一截还东国。"刘晓波的300年殖民地等说法,也是类似的夸张表述而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中国大学生冲破封锁在校园亮横幅庆刘晓波获奖(图)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1012/news-gb2312-1230219.html
湖南大学出现庆祝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巨大横幅。据本台驻北京记者斯特凡.拉加德发回报道,就在挪威诺委会在奥斯陆为今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举行隆重颁奖典礼的当天,中国大学生位于在长沙的湖南中南大学校园内亮出一条巨大的横幅,上面写着“热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