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俞频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2022-09-04 03:54:46)

中国自古王朝更替时,新王朝对前朝王宫都是“付之一炬”的态度,阿房宫,未央宫还有大明宫无一例外,还好满族人多尔衮留给华夏后代一个完整的故宫。太和殿的确雄伟,但和唐代建筑相比是“体格大,气度小”,唐代建筑用繁复有力的斗拱撑出朴实舒展的屋檐,再加上短而粗的立柱,有时体格虽小但气度博大。其实这与生俱来的美在当年工匠眼里有不得已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离开兴福寺时远方的云已变白而间隙中透出蓝意,奈良市街道路狭窄似乎不欢迎汽车在这里出现,迎面的红灯变得比往常亲切,可以留住我们去探看这座古城一貌。即使是商业街“町人家三间一体”鳞次栉比,所谓“町人”就是从商做买卖的,沿街一面是瓦房店铺,后边是住宅和仓库。小易说,过去日本是按店铺门面宽度收税的,所以进了小店铺里面未必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唐人有“夜长人自起,星月满空江”的彼时彼景。阴雨下的金铜八角灯笼略显孤单地矗立在东大寺前的广场中央,是人们的自拍留影还是身后巨大正堂的气魄将它原本高大的形象已于忽略?还是他的美不在这个时间?只有每年一次东大寺祭日的晚上,她会被点燃,将一千两百年前的绝妙再现给守候她的人们。她是看着大佛铸造起来的“证人”,昔日“星月满空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欲知武则天长相如何?见一眼龙门石窟卢舍那佛像。”这已是公开的秘密。中华佛教华严宗开启的确有赖于这位唐代“女圣人”,她不仅旨意和供养《华严经》的翻译,而且在她实际当政的五十多年里,龙门石窟开凿出三百八十多座佛像,除此之外前后也就多出一百来座。为修造卢舍那佛像,据《大卢舍那像龛记》记载,“皇后武氏助施脂粉钱二万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夜幕下通往大阪的高速上,没有月光却能意识到远山的轮廓和树林萧瑟声。只有驶入隧道,那通亮的排排灯光即可将黑甩将出去,若有“时间隧道”这不就是吗?我倒担心如昼的亮光惊醒在旁因车颠簸尚未推醒还在熟睡的妻,在一念不经意下,汽车脱出隧道,继续刚才夜幕的黑。几天之后的晌午,当我们步履在通往知恩院宽畅无比的长长石阶,仰望都能遮住整个天的山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三关于温韬盗昭陵的史料分析。《兰亭集序》入昭陵以后的史料,有宋人桑世昌著有《兰亭考》,以后俞松又著《兰亭续考》,后一书多引前人对所收藏的《兰亭》帖上的跋语,其中还有上溯唐代轶事部分,今不按二《考》书中次序,择要引用,以求得记事眉目清楚。桑世昌,南宋人,为陆游的外甥。《兰亭考》原15卷,曾被高似孙删改,今传本已非本来面目。俞松,钱塘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二,关于李世民驾崩时,《兰亭集序》是否合葬于昭陵。首先按照唐何延之《兰亭记》描述:
“贞观二十三年,圣躬不豫,幸玉华宫含风殿。临崩,谓高宗曰:“吾欲从汝求一物,汝诚孝也,岂能违吾心耶,汝意如何?”高宗哽咽流涕,引耳而听制命。太宗曰:“吾所欲得《兰亭》,可与我将去。”及弓剑不遗,同轨毕至,随仙驾入玄宫矣。今赵模等所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笔者为完成《对郭沫若质疑兰亭序真伪之再思考》一文,事前阅读了由唐至今的大量相关文章,从史料及书画鉴赏学到最后引用高清图片这一前人所不及条件,着实认证了神龙本《兰亭序》为唐代双钩摹本,和其母本是《兰亭序》真迹的事实。在此过程中,也阅读了关于《兰亭序》真迹的相关史料,笔者再作此文作为前文之后记,也是为王羲之《兰亭序》这一中华文化瑰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最后,笔者集过去众多专家意见,对神龙本《兰亭序》和王羲之其他唐代摹本作品做一比较阐述。启功先生认为:“回来再看今传的《兰亭帖》,无论神龙本或定武本,一律纯然是唐代风姿,不用拿《二爨碑》来衡量比较,即用《丧乱帖》、《姨母帖》、《奉橘帖》等等唐摹简札墨迹来看,风格也不相同。……从书法风格看,《兰亭》既与《丧乱》、《姨母》等帖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元代以前,“神龙兰亭”之名不见记载,但我们从宋人的记录中,仍能找到一些“神龙兰亭””的线索。唐兰先生考察宋代的《兰亭序》版本,认为神龙本《兰亭序》与北宋收藏家苏耆收藏的第二本是同一系统,这个结论是没有问题的,苏耆家的第二本于元祐戊辰(一八零零年)被米芾收藏。米芾关于这本《兰亭序》的书法特征,有着细致的描述:“…&he[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