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图老吴

友风子雨,明月入怀。
个人资料
吴友明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2022-08-03 13:21:07)
本文刊登于今年6月16日世界日报,以下是链接: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52/6384603 我在西雅圖住的這個街區,是南北走向的六十幾年歷史老街,街道上的老屋也許換過很多主人,卻還是原來的模樣,兩三層的木質獨立屋,房前屋後有很多大松樹,大約每三十米就有一根五層樓高的木質電線桿,設在我們這側街面的路邊,街道對面房子的電纜線,要從我們這側橫跨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22-08-01 09:20:52)

今天世界日报文章: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51/6487934?from=wj_catelistnews 闽南的小城街景 聽一位學長說,五十年代初期,我們這個閩南小城不管是喜事喪事,一古腦兒上街遊行。但那時我剛剛會搖搖擺擺走路,聽了他的話,只能把那種遊行盛況留在想象中。我是到了五六歲才對遊行有些印象,比如高蹺、擡花轎、扭秧歌,五花八門的挺好看。 我家是住在一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2-07-30 18:12:36)

本文刊登于今年2月28日世界日报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51/6112806?from=wj_catelistnews 我曾經聽一位前輩講過一個四十年代後期的故事。那時,在我們老家的那條九龍江邊,有一位年輕女子因家人都死於戰亂,流落到我們這個小城投靠她的伯父。伯父有一對未成年的子女,和他的一個遠房親戚共住一間騎樓,一家四口只有兩個房間和一個小廳堂,但是伯父還是收留了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22-07-25 08:02:20)
每座騎樓的下廊就是一個亭子腳,亭子腳連接起來就是街廊,街廊的設置是統一的,方便經商需要。但是到了八○年代,很多住戶把自己門口的亭子腳左右封堵,占為己有。二○一六年我回去時,幾乎所有的亭子腳街廊都消失了,或成為自家的店鋪,或變成自己的前堂。 朋友說,現在開店政府不收稅,有客人來就停下來招呼,沒有客人就下棋打麻將,反正待在家沒事,開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22-07-24 07:03:22)

本文刊登于今天世界日报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51/6467192?from=wj_catelistnews 蜗居(上) 我的老家在福建东南小镇石码,至今还保留着很多两至三层的民国时代的骑楼,一般骑楼门面宽度只有3米左右,里面的房间大多是正方形的,每个房间只有十平方米出头,这么小的面积对现代人来讲是蜗居。 这是一种商用的骑楼,门面往往是由一片片直立的木板衔接的,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2-07-21 07:46:43)

本文刊登于1月19日世界日报,时间已经过了半年,那时在公共场所不戴口罩是不行的。现在戴不戴口罩已经不太重要了,希望新冠大流行永远成为过去式,再也不必天天把口罩挂在嘴上。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54/6033345from=wj_catelistnews 最近奧米克戎變種病毒傳播很快,政府尊囑人們出門要戴醫用口罩,而不要戴布口罩或者紙口罩。說實在的,現在的口罩種類太多,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2-07-18 07:10:44)

本文是刊登在今天世界日报的文章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54/6457885?from=wj_catelistnews 我的小學同學和同學會 〈心有所感〉文韁2022-07-1802:00 不久前中國大陸一名小學女同學忽然加了我的微信,我才想起了她。我是1958年讀小學的,1964年小學畢業,離開小學校園至今58年了。 微信的傳播,讓我在海外寫的很多文章,被老家的朋友所知,像她那樣願意和我聯繫的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22-07-16 03:29:12)

二十幾年前我來到西雅圖之後,認識了一位開修車店的東主W先生。他五十幾歲,個頭不高,身體強健,也很健談。他還是籃球教練和领队,是每年海華藝術節籃球比賽的主要组织者,常常帶球隊到各地參加比賽。 有一次我去修車,他說讓我幫助他搬乒乓球桌,因為他要主持一場海華藝術節乒乓球比賽,桌子不夠,要向私人借。我一楞!你不是很忙嗎?不是在組織籃球賽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7-14 07:09:23)

在筆會手機聊天群裏,有位年輕女子回我的話時,是這樣寫的:「老前輩好,歡迎光臨。」本來很輕松的感覺,看到這樣的稱呼,整個心都沈了下去。 說句實在話,我雖然知道自己已經70歲了,但是不覺自己很老,老到成為「前輩」。我在美國乒協的乒乓球積分接近1900分,一周三次打乒乓球,每次可以連續打兩個半小時。我經常在跑步機上跑步,不消耗四五百卡路裏不罷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3)
(2022-07-12 00:36:00)
小時候我在福建東南石碼小鎮住,理發都是去理發店。和很多中國小城一樣,石碼理發店是一種很傳統的商業服務店鋪,只為男子服務。女人是不必理發的,也沒有人燙發,自己剪頭發或者結發辮就可以了。 哪條街的理發店在哪裏?哪個師傅在哪裏呆多久,城裏人幾乎都知道。理發價格也很穩定,五十年代每人人民幣五分錢左右,六十年代一毛錢左右。 因為理發便宜,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