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图老吴

友风子雨,明月入怀。
个人资料
吴友明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今天的故事要从地震说起。 我的老家福建漳州石码位于泉州—汕头地震带之间,这是东南沿海地震亚区中地震活动水平最高的一条地震带。1067年到1976年,共记录到8级地震1次,7-7.3级地震2次,6-6.9级地震6次。 但是在我的印经历中,只有小时候感觉到一次地震,半夜房屋摇晃着,窗户也吱吱作响,好在很快就过去,虚惊一场。 那时我们住的是教堂里的牧师楼,这是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看了微信的同学圈的一张旧照,不管是男生女生,都是蓝衣短发,一样的阳刚,一样昂首挺胸,脸上洋溢着的那种曙光初照的飒爽英姿,现在已经成为我们这一代的美好回忆了。总之,男孩女孩,当年大家都长得很帅气。 在我们同学圈中,我虽然长得最不帅,但是我的工厂很帅气,工作很帅气。我的工厂是印刷厂,是生产文化产品的,文革中就印刷名著和文学刊物,好书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前天天我在文学城发了三观不合怎么办?的博文,引发几位读者对文学城一些内容的争论,有人说,文学城“标题党”泛滥,对现在俗不可耐的人和新闻八卦真的融不进去。有人说,雅俗共赏,青菜萝卜各有所好,一般人们就是来图个乐趣。 那文学城的“文学”呢?文学是不是在文学城失宠? 在文学城中仍然可以看到很多文学作品,比如海外原创论坛,还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3)

我们现在通常说的知青大返城,是指1979年开始的几年时间。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准确地说,是上山下乡知青和城镇居民的大返程,而不是只有知青。用我们一家的事例来说最清楚。 我们一家7人(父母和我们五个兄弟姐妹)是1969年下乡的,1979年可以全家回城。这时候,我们一家有4人有条件回城:我父母、我最小的妹妹和我。其他3人呢?我姐姐婚嫁了,我的大妹妹有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9)

家里的旧书太多,每年都扔掉一些,那些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出版的书,纸质已经发黄,纸上的细菌肯定很多,用手翻看,实在是很不卫生。旧书堆在屋里,还会造成空气污染。但是就有这么一本旧书,我舍不得扔掉,这就是陈依范先生写的著作《美国华人发展史》(TheChineseofAmerica)。这本书是西雅图图书馆拍卖的旧书,是20年前年老爸买的。 这本书是英译中文,由殷志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他去山上砍树,被倒下的大树压伤双腿,后来被送到医院,双腿被锯掉。 他是谁?是一个下乡知青,我的同龄人,至今为止我都不知道他受伤的细节。 第一次看到他的时候,他坐在一只只有几寸高的小轮椅上,两手摇着轮子一步步前行。他这样艰难地行走,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是八十年代发生在我们故乡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他要到县文化馆参加文化学讲座,从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1980年1月,我从下乡的书洋土楼山区被通知招工回龙海县,是到龙海县的劳动局报到的。这批招工人数众多,但是都是县办集体企业的指标。这种集体编制,又是摊派在国营企业里的。就是说你到一家国营企业工作,你却是集体所有制的工人,你的待遇和工资都比不上国营企业的工人。我们这些知青下乡都是10年以上了,能在工厂当工人,已经是谢天谢地了!还敢挑选国营和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记得6月中旬那段时间天气比较热,我就把冬天盖的棉被收起来了,换上夏天的薄被子,但是没有料到气温减低了,隔三岔五还下雨,出门还要穿风衣,室内还要开暖气,晚上睡觉的薄被子还不够暖和,一不小心就打喷嚏,只好把冬天的被子又拿出来了。 来西雅图二十几年了,夏天大都少雨,尤其是七月八月,难得看到雨露滋润大地,让喜欢种菜的人们只好用自来水浇灌,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3)

朋友们对我说,你这个土楼情人成为迪士尼的影红了。我莫名其妙!朋友再说一遍,“刘亦菲当选你的头号土楼情人了?” 什么情况?什么叫影红?原来是迪士尼的年度大片《花木兰》上演的预告片视频发表了,是以福建土楼为背景的,所以说,土楼成为迪斯尼的影红了。 7月8日凌晨,迪士尼真人版《花木兰》发布首款预告,片中刘亦菲饰演花木兰,所以朋友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5)
隧洞里的炮声响起之后是我的八十年代生活回忆之三,上面有我在水电工地上的两张照片,很难相信那时自己有那样的风采。年轻的时候照完相,总是举得自己怎么那样老?年老的时候看旧照,才发现自己原来曾经那么年轻?文学城有新朋友留言“吴老兄长得一表人材”,有老朋友让我把此文放到流坛。那都是没有看过我的朋友的好奇心,只能从我年轻时候的样子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1)
[<<]
[21]
[22]
[23]
[24]
[2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