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兰细语

世事沧桑,深山幽静。细语人生,聊发自叹。惊鸿留痕,同享诸君。
个人资料
博文
(2009-05-19 17:14:36)

东汉的朱穆(100——163)生活在梁冀专权和桓帝的时代。那时的东汉政治已进入最黑暗的年代。梁冀及家族实际控制了全国的政治权力。他实际是一位未加冕的皇帝。后来的桓帝依靠宦官的势力,发动军事政变,彻底铲除了梁氏的家族势力。全国的政治权力又落入宦官的手中。当时天灾加人祸。士大夫纷纷去投靠宦官。一派末日的景象。
朱穆在梁冀大权在握之际,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此文转载于摄影坛如岳的文章《有情意的麻雀》。他大概是故意说成是麻雀,因为下文中明确地说明是燕子。原文为英文。我直接Copy。原图无标号,号码是我所加。括号中的中文是我对原文的大意翻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燕子是知道“死亡”这个概念的。
图中的燕子大概是BarnSwallow,是广泛分布于北美大陆的一种燕子。
下面是如岳的全文。
这是转载的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9-05-15 05:56:27)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潜意识(subconsciousness)”,大概是指思维者没有明确感觉到的、但确实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潜意识会通常以各种隐蔽的方式表示出来。和这个概念有关的一点是:潜意识过程(subconsciousprocesses),一本《心理学》课本是这样定义的:mentalprocessesoccurringoutsideofconsciousawarenessbutaccessibletoconsciousnesswhennecessary。可翻译成:潜意识是这样的一种精神过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5-13 06:40:09)

潮水在向远处慢慢退去。我沿着潮水线缓缓地走着。
在离潮水线一米左右的斜坡上,一个小东西在跳动。我走过去一看,是一条十几cm长的银白色的小鱼在挣扎。大概是Herring。它是如何到了这里的呢?它现在的位置应是海水二、三十分钟前所在的位置。在无水的状态下,它活不过太长的时间。它是自己慌乱从水中跳到这里的吗?我无法回答。只见它痛苦地扭动着身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林肯是怎样开始学习法律的?
林肯成为总统前是一个开业律师。他开始学习法律的方式是很特殊的。
林肯仅上过几年学。在他和贝里极其倒霉地合伙开店期间,一天,有一个人赶了一辆运货马车从店门口经过。那人有一只木桶,但他认为碍事,他就想把那只木桶卖给林肯。林肯是以极端诚实而闻名的,就连今天的某些西方学者都认为他在某些方面诚实的有点过了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乱扯《源氏物语》(5):老父代女儿写情书
源氏公子得了疟疾,到京都郊区的一座山寺求和尚念咒、画符来治病。
闲来无事,部下向源氏公子报告奇闻异事。一个随从,叫良清的告诉源氏公子,京都附近的明石浦,风景极好。有一位前国守闲居与此。他本来是皇宫的近卫中将,就是御林军的副司令。因为他脾气古怪,就辞了职,到这个播磨国当国守。当地人又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4-26 14:11:19)

杜甫的千古名篇《登高》是大历二年(767年)秋在夔州所作。夔州即在今天奉节附近,在长江的三峡边上。
时年杜甫已56虚岁,已经进入垂暮之年。在此三年后,诗人就病逝于在湘江的船上。此时诗人的人生旅途似乎也走向了灰暗的黄昏。前几年他在剑南节度使严武的幕中任参谋,官位是检校工部员外郎。由于诗人性格上的狂傲和偏狭,他几乎被严所杀。当严死后,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我这里是要回答《红河谷(RedRiverValley)》为什么是加拿大的民歌,而不是美国的民歌。不是要回答它为什么是民歌,而不是加拿大的流行歌曲一类的疑问。
有一位网友sunzi888在他的博客中贴出这首歌曲的中英文版。并说他一直不懂它为什么不是美国的民歌。我对于直率地说,不是假意地说什么是自己不知道的人,都充满敬意。一半为了回答他的疑问,另一半是为了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英语中的一个谚语说:“Successhasmanyparentsandfailureisanorphan”,直译是“成功有许多父母,但失败却是个孤儿”。任何事情成功后,许多人自愿地充当它的父母。通常的形式是“三年前,我就知道了……。”至于三年前他的话的本意是什么,或他还说过什么,他一般是不太再乎的。
这样的事情在各民族中都存在。卓别林在成功后,回到他的故乡英国。有许多人写信给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9-04-11 06:45:45)

三国时的孔融为当时名士。少时被称为“异童”,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神童。他在十余岁时,去登门拜访当时的一代名士李膺。在门口的问答时,他颇能吹牛,吹得与他的年龄不相称,吹得大家很喜欢他。“太中大夫陈炜后至,同坐以告炜,炜曰:‘人小时了了者,大亦未必奇也。’融答曰:‘即如所言,君之幼时,岂实慧乎?’膺大笑,顾谓曰:‘高明长大,必为伟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