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09-03-07 16:18:57)
http://yb196262.blog.163.com/blog/static/1009924482008101682713574/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态; 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 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 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遇事独立; 凡事感激,学会感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长的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http://yb196262.blog.163.com/blog/static/10099244820091159475142/
简化复杂的问题再伟大的旅程都要从每一小步开始,在你开始迈步之前,你要知道你将要走向哪里。如果你非常忙碌而没有时间去选择的话,那么你很有可能走上错误的道路而自己浑然不知。1、学会轻重缓急。新的一年似乎有好多事情都在等着你去做。但是如果你胡子眉毛一起抓的话,到头来你会发现这一年你又乱糟糟地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3-07 16:08:43)
http://yb196262.blog.163.com/blog/static/10099244820091159418753/
【原文】生从十三:虚、无、清、净、微、寡、柔、弱、卑、损、时、和、啬。【译文】养生之道在于遵从十三条要旨。这就是:心无杂念,恬淡于世事,内心清洁无染,俗念净除,谨小慎微无过失,寡欲无贪,心柔不逞强,甘作弱者之心,自视不卑不亢,减损太过的言行,知时达务,顺四时之变化,秉性谦和,崇尚俭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9-03-07 16:06:41)
http://yb196262.blog.163.com/blog/static/100992448200911593619679/
一、哲理、法则、人的作用(一)1.青山长在,细水长流。2.一波未平,一波又起。3.刀不磨生锈,水不流发臭。4.虫多木折,隙大墙塌。5.物必先腐,而后虫生。6.水不平则流。7.山不转路转。二、哲理、法则、人的作用(二)1.鲸吞鱼,鱼吞虾。2.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蝎子怕公鸡,秧苗怕蝼蛄。3.斧头吃凿子,凿子吃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3-07 16:04:16)
http://yb196262.blog.163.com/blog/static/10099244820091159344125/
1、四个最好: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运动是步行。2、药不在贵,对症则灵;食不在补,适口为珍。3、顺其自然最养生。4、搓脚心可防百病,揉耳郭病魔不欺。5、叹老老得快,疑病病自生。6、六神不宁,最易生病。7、练身在动,养心在静。养生靠动,养心靠静。8、家和万事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3-07 16:01:55)
http://yb196262.blog.163.com/blog/static/100992448200911593027767/
人世间,养生之道和长寿秘诀,真是形形色色,可谓五花八门。有些甚至互相对立。北大教授、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90多岁时,依然身体健康,思维敏捷,每天做事不辍。人们向他请教长寿秘诀。他说:“我的秘诀就是没有秘诀,或者是不要秘诀。”在吃东西方面,季羡林先生是:他觉得好吃的东西,他都吃;不好吃的东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3-07 15:54:16)
http://yb196262.blog.163.com/blog/static/10099244820091159323619/?fromPostsense
诗歌以其舒展的韵律、珠玑的文字、驰骋的想象和丰富的内涵,展示了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揭示了深邃的人生哲理,牵动和征服了每个人的心灵。一首格调高雅、意境悠远、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诗作,吟哦之余,回味无穷。她犹如一束芳沁的鲜花、一片暖色的云彩,拨响了心音的琴弦,给人以青春、活力、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3-07 15:40:39)
http://blog.163.com/jcfu118@126/blog/static/889010732009191138692/?fromPostsense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吕氏春秋》“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养生古亦称摄生、治身、道生、卫生等;老年人延缓衰老之养生,又称寿老、寿亲、寿世、养老等。何谓养生即护养生命之意,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手段或方法护养人体生命的主客观行为,或根据人体生命过程的活动规律所进行的一切物质与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9-03-07 15:35:03)
http://chunqiudaoren.blog.163.com/blog/static/11033963620091168212895/?fromPostsense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它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教的名称来源,一则起于古代之神道;二则起于《老子》的道论,首见于《老子想尔注》。道教奉老子为教主,因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http://weidongwd888.blog.163.com/blog/static/31328442200912035536979/?fromPostsense
20世纪中国道教哲学研究
吕鹏志
本文试图对20世纪以来中国大陆的道教哲学研究作一全面描述和
评论,为认识道教哲学和进一步研究道教哲学提供一个比较详细的线
索。
一、道教哲学研究的特点和历史
要了解道教哲学研究状况,首先应该把握它的特点。
道教哲学是道教的一个分支研究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