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麦田 金色的阳光 今天就是个快乐的好日子

(允许转载,但请尊重作者,请注明文章出处,谢绝盗版!)
个人资料
博文

 这天,白云酒楼来了两位客人,一男一女,四十岁上下,穿着不俗,男的还拎着一个旅行包,看样子是一对出来旅游的夫妻。
 服务员笑吟吟地送上菜单.男的接过菜单直接递女的,说:"你点吧,想吃什么点什么."女的连看也不看一眼,抬头对服务员说:"给我们来碗馄饨就行了!"
服务员一怔,哪有到白云酒楼吃馄饨的?再说,酒楼里也没有馄饨卖啊.她以为自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1)
(2008-12-18 11:59:10)
金色的麦田
自从本人被文学城迷得神魂颠倒之后,就几乎不再分心看电视了,感情专一的好人多半如此。所以有关中国的电视报道都是我热心的丹麦同事告诉我的,这一回也不例外。
电视节目专题报道开始了:《中国式相亲》
时间:2008年
地点:中国北京
人物:27岁的北京男和他刚退休的父母
事件:相亲
这对刚退休的父母是属于挺有能力的一族,已经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8)
金色的麦田
这世界上离婚的家庭很多,正准备离婚的家庭也很多,我把他们的故事写出来,希望给所有打算离婚的家庭、或婚姻出现问题的人们一个借鉴。
她和他要离婚了,在他俩的婚姻进入13这个晦气的年头里。她的心空茫茫的,回首往事,记忆像电影一般的一幕幕映现在她的脑际。
她对他不是一见钟情,而他应该是喜欢她的吧?因为她的“条件”符合理性的他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4)
(2008-12-11 13:17:07)

淡抹霜飞数丝菊,
月华秋空几片霞。
他乡黄叶寄书信,
一缕牵挂在天涯。
原创文章,严禁剽窃,欢迎转载,注明出处,并请告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金色的麦田
上海女人是个很有自己特点的群体,多年以来,外界舆论对她们常常是或褒或贬走向二极。我做为一个距离她们不远的浙江人,挺想从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说说我眼中的上海女人。
总体来说,上海MM比较精致,她们的衣着趋向时尚,但不过分。她们淡淡的妆容让人几乎看不出化妆的痕迹,却很好的提升了面容的靓度。在仪表上她们是含蓄而典雅的,她们不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0)
金色的麦田
最近读了憨哥的几篇文章很有同感,我们国人爱赚点小便宜是挺普遍的,不赚白不赚、赚了也白赚,蛮哲学的说。
我觉得这些生活中的陋习和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是很有关系的。
1980年之前,整个中国的大环境都还挺穷,那时候的人们非常节省,当然现在的国人也很节省,但和那个时候的省不是同一个概念,那时候人们会省一小块布头、一小把米粒。在那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4)

金色的麦田
前阵子写的《做中国的好男人不容易》被传播的挺广泛的,很受男士们的喜欢,还被编辑看中把我码的字变成了铅字。
我很高兴这样一来别人就不容易盗版了,因为白纸黑字摆着呢。并且看到的人更多了,也算是为咱的和谐社会出一份力吧。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08-11-07 09:13:40)
金色的麦田
看到这个标题,也许会有人说:那女人就不会变心了吗?当然会,可我是个女的,比较更关心些男人如果变心了怎么办。
变心不同于出轨,出了轨还会回来,而变心就很难回来了。对于我们有家有室的人来说,另一半的变心总是件很严重的事,即使不用整个天塌下了来形容,那至少也是半边天塌了吧,一方的变心对于一个家庭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
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8)

金色的麦田
古都开封和杭州一脉相承,最近开封的菊花花会盛况空前,我的好朋友专门为我传来了这么多美丽的照片,和其中部分的诗词,让我和文学城里的朋友们共同分享。
先来几张近影:
1。起舞弄倩影
2。剔透三雕绝妙地,香扑鼻
3。一支寄深情
4。魏紫姚黄姿百态
5。但看牡丹红
6。不屑成双艳,自赏弄秋光
7。缤纷桃色为谁开?
8。人面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6)
金色的麦田
由美国开始的金融风暴已经震荡到了全世界,眼看着一家家银行在倒闭,一家家公司在裁员,我们生活在西方的华人做为少数民族,往往会首当其冲。
大多数的华人家庭,都是男的挣钱比女的多,我的家庭就是这样,老公是家里的挣钱大户,我的工资只是起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如果我失业了,家里靠老公一人的收入还完全可以往下过,可如果他失业的话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1)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