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10-03-06 08:47:42)

弃老洞的故事我依稀记得小的时候姥姥讲过弃老洞的故事。这个故事通常是家长教育子女善待老人的。
很久很久以前,中国古代有一个风俗——“六十岁还家”。大概是人到了六十岁时,就要到坟墓里去了。这种坟墓,称作“油篓坟”。幽幽坟墓一直到文革时期还有。
我们村后有一个土疆子,是高出村平面两米多的一块高地,很平坦。小孩在那里拾草,有人在那里打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10-02-28 15:29:09)
——转自:东方少(dongfangshaoer)
我从小不是个爱喧闹的人,但也谈不上孤僻。小时候的生活,绝对谈不上不幸福,却不是太单纯。单纯的日子有过,但都是在七岁以前。也许因为当了母亲,小时候的事情正在一点一滴地回到我的记忆中。
在北京,阳光十分灿烂;见过北海公园里的莲花,喜欢西葫芦的口感,还记得跟着姑父到过北京广播电台,听着他纠正北京小女孩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10-02-27 17:37:40)

莲花的品格
在众多的花卉中,我对莲花情有独钟。这自然与其出污泥而不染的气质是分不开的。在我眼中的莲花的品质似乎还远不止于此。
莲花是圣洁的。
我是在文学城名媛东方少处认识林徽因的。那时的东方君正忙着在美国公民梁老太家做工。做工的日子,众所周知,是苦闷的,幸好有林徽因作伴,两位绝世佳人,才有开心一刻。那天,我心中苦闷,百无聊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0-02-24 19:23:48)

戏说韩寒
继芙蓉姐姐之后,韩寒横空出世了。
韩寒比芙蓉姐姐多了几分稚气,嘴上的几根胡子,又让他多了几分英气。再加上赛车手的称号。所有这些,韩寒和芙蓉姐姐在大家眼里,也就大有不同。
其实,韩寒与芙蓉姐姐多有相似,玩的就是一个真。真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大多数的人随着年龄增长,那种真就随着年龄消失了,这种纯真在韩寒身上却奇迹般地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10-02-14 09:53:59)

吃水不忘打井人小学二年级课本上有这样一篇文章,《吃水不忘打井人》。大意是,解放后,毛主席共产党给咱们分了房子,分了土地,才有了家,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毛主席就是咱们的打井人。”
昨天看了春节联欢晚会,又听到了这个主题的童声合唱,想起了解放战争,想起了当年打土豪分田地的情形。
那时抗日战争的硝烟正在慢慢地消失,中国人民在胜利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0-02-10 02:38:34)

小痴
小痴今年七岁,话不多,人很善良。常因动画片里的故事而嚎啕大哭,姥姥戏称其小痴。
家里有一台地球仪。有一片图画是中国。姥姥说中国有十三亿人。小痴怎么也想不明白,那里的人有多么地小。只是出神地望着地球仪上的那片歪歪斜斜的图画。
电视上的一个叔叔,因说了一些与众不同的话,被关进在笼子里,十一年。姥姥看了电视后不高兴。姥姥说,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12-01 01:35:51)

咏莲
今夏回国,乘火车过渤海之滨,路边荷塘清碧可人,记之。值醉翁亭赛诗咏荷,滥竽充数。
一塘清碧出海滨,疑是仙子托玉盆。
绿叶起伏波不惊,白花舞动水无痕。
铅华弗御贵人像,淤泥不染君子魂。
一曲《咏莲》辞汝去,霞飞海天已黄昏。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11-28 18:57:34)

咫尺天涯前些日子,买了一台压面机。这台压面机效率很高,压出的面细腻,圆滑,筋道,确实压面机中的上品。一时间颇得大家欢心。有了这台压面机,可以随时吃各种各样的面条啦。对于偏爱面条者,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可是,过了不到一个月的光景,这台压面机就被束之高阁。这不,又过了三个月,还是无人再提起。这台上品的压面机,无论是什么材料,压出来全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秋思——读经感怀(II)

画桥溪畔百草黄,一岁枯荣一岁殇。瑟瑟秋寒折残荷,执象以求信茫茫。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11-05 05:07:21)

读经感怀
近读《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心生感触,作文以记之。
解脱情天恨海,了却三生积怨,“五蕴空空”,谓之“无”。“五蕴空空”,心如镜湖,善缘自显,谓之“有”。曰:无中生有。恰如那一江春水,惊涛骇浪时,泥沙混浊,难得自清自明。静如镜湖时,日月星辰皆落其中,映照天上人间。
善缘显动,谓之“有”。心如静水,孽障自销,谓之“无”。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