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修订版) 作者:本老夫子提交日期:2005-12-2313:15:00 ??流连军网,林、粟两派,诟骂攻讦无所不及,甚为心烦。涉及二人都是军中好将,国之神器,所胜何多,所败何少!拥戴者,奈何相煎遽急,一至于此,于后生小子演军习武有何教益?老夫建议,何如眼界稍纵,指点圈外将领,检讨更多战例,庶几可体察将帅之攻守进退,庙算决策,一碰到五花八门的实践,要稳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国军名将宋希濂曾自白为“鹰犬将军”。可看他那军旅历史,要么是在远征军中长干集团军指挥,要么是在华中“剿总”门旗下时任14兵团司令,不管内战外战,宋都算得上一跃马横枪,叱咤沙场的职业军人。唯一能牵扯上为人“鹰犬”的情节是那1935年宋任国军36师师长时,参加了第五次“围剿”并在闽赣交界处捕捉住了共党老领导瞿秋白,随后执行了处决。那段短暂的交往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司马璐先生回忆录《中共历史的见证》,谈到我跟张国焘在武汉打交道的经过,基本符合事实。不过,有的地方过于简略,有的地方跟事实略有出入,另外有一事实,张国焘先生的确按照我俩当时的君子协定保守秘密。现在事过境迁,再者,我也以自己的死亡成功逃离了老毛的手掌,说话没必要像以前那样忌讳,因此我在这儿将此事公布于世,希望有识之士明察。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作者:本老夫子 留意军史老文章、回忆录,每每见到林彪的处世待人很有些粟裕“族类”的习性。感觉就是场合不同而已,表现大致不离。可就没见到涉及人事后“声讨”他的执拗或冷漠(9.13以后的那些烂账不谈它),反而时常还留存一笔赞叹、感慨的咏哦文字。我们仅就解放战争说事。比如说林的“目中无人”就特绝。进入东北的46年初,梁1师、黄3师那么多的老部下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文章提交者:夜猫出笼加帖在猫眼看人【凯迪网络】http://www.cat898.com 看过《兵临城下》盗版或原版DVD的人一定对其中一幕印象深刻:影片开始不久苏军进攻德军阵地,而进攻部队后面架着机枪,对擅自撤退的苏军士兵进行扫射(我们国内影院放映此片时——这段被电影局审查者剪掉了)……很遗憾这不是美帝(美拍此片)对苏维埃政权的丑化,而事实确实如此……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作者:本老夫子 两年前写过《从来英雄多寂寞——我吊粟裕》一文。当时的想法就一个:就粟裕的才华和功勋来对比,他这后半生太冤屈,一直到死都活得很窝囊。笔者圈子内的探疑心得是:粟裕此生在“人和”上出了问题。这个论断不寻常,当时也没有现在这么多资料和研究可借鉴,所以就自个儿试着去他的战争经历中找论据。琢磨了些他的部将,上司以及他周围的人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反右前后的北大仿佛是两个北大,尽管头顶的天还是同一个天,脚下的地还是同一片地。 之前还有民主、自由、活泼的气氛,是相对平稳、讲理性的时期。之后便是对人性、人权和文明的蹂躏或摧残。 记得1956年党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知识和知识分子受到尊重。据说在一些大饭店有几张铺着白桌布的餐桌,那是专门供有证的高级知识分子就餐的地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作者:本老夫子提交日期:2005-12-2115:48:00 ??网上诸公给我军将帅论功问赏,排定座次的文章较多,一会儿是“彭刘林粟徐”,一会儿又是“林刘彭粟徐”。我看所引论据多半是以战役名称和数目,或者以歼灭数字大小用之。譬如说到林、刘、粟战功孰大,就以解放战争2野共歼敌221万,3野共歼敌245万,4野共歼敌180万的宏观数字衡量之;另有稍细心的网友更引出“3野在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上述言论仅及八路军经抗日发展壮大的缘由关键。为充分佐证本文命题,下面则梳理分析八路各部主力的战斗力在“打鬼子”过程中锻炼培养的具体情况。37年秋在陕誓师出征的老八路共13个番号团,另外成规模的还有杨成武的115师独立团。先说115师(1方面军)称头等主力的685、686、689这三个团。前面说过,685、686是平型关之战的两大“打手”,林彪随后指挥的广阳伏击,陈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作者:本老夫子 ??时下评论我军将帅,水平能力多以其战功几何为断,较少涉及其军事“功课”,更遑论另一重要指标:练兵、带兵成就。然而中国的为将之道,非常讲究考较将帅的练兵、带兵方略。君不见古之“戚家军”,“岳家军”自成一系,杀伐掠阵,威名煊赫。就说近代称雄一时的“曾家军”,也使几乎不谙什么战阵的曾国藩忝列将门,称为儒将。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41]
[42]
[43]
[44]
[4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