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五万物之灵人是万物之灵,也是万物之魔。理所当然地享有一份高居于万物之上的骄傲之外,我们还应当多一份反思,我们是否有负万物之灵的声名。我们都是胜利者的后裔,是各种战争的幸存者。贪婪的本性注定我们只有两个身份:灾难的制造者或者幸存者,失败者都已隐入烟尘。远古时期人们吃饱肚子后,多出来的一块肉,是罪恶的根源,从此人们开始囤积、占有,彼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武松打虎后留在衙门做都头,又找到了哥哥武大郎,嫂子潘金莲有心,极力撺掇他搬来同住。一个大雪天,潘金莲备了酒菜立意要围捕武松。一番操作后,武松翻了脸,差点把潘金莲推一跤,同时骂道:“嫂嫂,不要恁地,不识羞耻。”读者替潘金莲窘的同时,不由好奇,潘金莲哪里来的胆量,公然对武松下手呢?古代妇女没有地位,明媒正娶做了人家大老婆,公婆丈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红楼梦》开场,我们快速定位第一个故事发生地,东南方—姑苏—阊门—十里街—仁清巷—葫芦庙旁—甄士隐的书房,他放下手中的书伏案小憩。甄士隐梦中见到一僧一道,两个人谈起一桩千古未闻的奇事,灵河岸边的绛珠仙草要追随神瑛侍者下凡为人,用一生的眼泪还他的甘露之惠。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正是宝黛的前生。两人提到要交割“蠢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一个早婚的朋友一辈子向往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而另一个被某个烂人追怕了的如一棵含羞草,随时能收枝敛叶摆出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姿态。人都因见识不够矫枉过正过。不同的社会环境造就了不同成熟度的人格。《金瓶梅》里的人多是“巨婴”,思想一直停留在“口欲期”,只不过把安慰奶嘴换成了欲望和金钱,一生都在原地打转,从未长大。潘金莲比别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一)人生有命该遇到什么人是命里注定,因为我们完全不由自主。偌大世界茫茫人海,怎么就偏偏遇到那一个?从未谋面一见如故,也像是冥冥中有什么因果。遇到什么事,人能做一多半的主,那一小部分决定你遇到的人。两个人遇到同一个人,也有不同的结果,这取决于你是怎样一个人。什么人就能遇到什么事,性格决定命运非常有道理。经历、学识都随着时间变化,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此开篇第一回也,也是最能看出作者巧思和大手笔的一回。开头说明写作《红楼梦》的初衷,是为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这是典型的贾宝玉的声口,天下女儿钟灵毓秀,是水做的。因此要编述一集以告天下。这段话作者说得恳切明白,经历了一番梦幻,这梦幻就是人生大起大落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之所以将真事隐去,是迫于当时文字管控严格,[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赏花、赏月都是高雅的事,同一个赏字,一旦沾了上下尊卑就变了味。《金瓶梅》里哪个伙计小厮跑腿得了别人家的赏钱,当时磕头谢了,到家告诉西门庆,西门庆说让他留着,他还得再叩谢一次。一点辛苦钱拿得感恩戴德。因为拿的权力不受保护,让你拿你才能拿;不许,你就只能干看着。西门庆一介乡民,开着个继承来的中药铺,偏要一趟趟往东京送礼,正是因为他清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4-05-23 03:39:46)
床和窗之间鹤望兰舒展着闪着光泽的绿叶,想起元妃省亲时宝玉想不起来的那句芭蕉诗“冷烛无烟绿蜡干”。晚上拉好窗帘读历史,从国家人物命运的浮沉中抬起头来,只觉一片碧绿略显寂寞,起身拿了一盆红艳的长寿给它作伴。林黛玉做《秋窗风雨夕》那晚,宝玉来探望,穿着红袄系一条绿色的汗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贾母初见林黛玉,“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后来说到黛玉之母“如何得病,如何请医服药,如何送死发丧”,贾母搂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贾母这两次哭,使黛玉找到了她是亲人的感觉。贾母悲痛过后,又对黛玉来了很是欢喜,王熙凤出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我们从黛玉进贾府第一天就认识了袭人,她在宝玉睡后过来安慰黛玉,告诉她不必把宝玉摔玉的事放在心里。“以后比这更奇怪的笑话还有呢!若为他这种行止,你多心伤感,还伤感不了呢,快别多心。”袭人很体贴,但也暴露了她虽从小跟到大,对宝玉的行为仍旧无法理解、不能认同。随后袭人跟宝玉初试云雨情时的娇媚,探亲回来谎称家里要赎她时的心机,无不让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