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节目 更多

最新更新

  • 雷颐,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著名史学。祖籍湖南长沙,出生于湖北武汉;1985 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5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至今,现研究员。
  • 【题目】晋军的形成与早期发展 【主讲人】苏圣雄 台湾中研院近史所助研究员 【时间】2023年10月5日星期四10:00-10:30
  • 《世界历史》是一部跨越国度、跨越时空、跨越民族,以人类社会发展史为题材的有声纪录片。它以丰富的视听手段再现自远古人类起源到万隆会议的浩瀚历史图景,全面地讲述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趋势及规律。
  • 《墓碑——一九五八—一九六二年中国大饥荒纪实》,历史著作,新华社退休高级记者杨继绳著,内容主要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三年大饥荒,2008年12月由香港天地图书出版,此后多次再版,持续热销。自由亚洲电台称为“最畅销的中国禁书”。 2012年英、法、德、日文译本发行。杨继绳因《墓碑》而获得多项荣誉和称赞。
  • 复旦樊树志教授《威权震主––张居正与万历皇帝》。樊树志教授详细解读万历首辅张居正与万历皇帝之间的微妙关系,破解张居正死后何以招致万历皇帝清算的历史谜团。樊树志教授尤擅长在细节中呈现历史人物的性格,抽丝剥茧,环环相扣,读起来扣人心弦。作为政治人物的张居正,既是一个改革家,也是一个政客。以往人们出于对他的崇敬,讳言其政客的一面,其实是大可不必的。否则就不可能复原一个真实的张居正。改革家和政客,是他的两面,忽视了其中任何一面,对他的认识都是片面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历史人物的兴衰起伏为我们理解现实提供很好的参照。樊树志教授读史阅世,见解深刻,让我们在对历史人物的熟悉和同情之中获得智性的陶冶。
  • 《古拉格群岛》(Архипелаг Гулаг),全称是《古拉格群岛,1918—1956,文艺性调查初探》,是由苏联作家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该书创作于1962年至1973年间,于1973年首次出版。全书分监狱工业、永恒的运动、劳动消灭营、灵魂与铁丝网、苦役刑、流放、斯大林死后7部,既以“群岛居民”的经历为线索,又穿插了苏联劳改制度发展史中的大量资料,结构宏大,卷帙浩繁。《古拉格群岛》中描述的自1917年起近四十年期间囚犯的各种人和事,实际上反映的是苏联“古拉格”成立之前和之后近四十年期间苏联境内劳改营、监狱和边远地区开发建设事情,以及对同“古拉格”息息相关的数百个人物命运的描写。《古拉格群岛》名称的实际所指是——“作者把‘劳动改造营管理总局’管辖下的全苏的劳改营比作由一个个孤立的、与世隔绝的‘劳改营孤岛’所组成的‘群岛’”,并通过七个部分,约一百四十万字对“群岛”的各种人和事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写。
  • 伏尔泰(1694—1778),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泰斗,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路易十四时代》是伏尔泰的三大历史名著之一,记录了路易十四时代法国的社会面貌,在传统历史叙述的政治、军事角度之外,对财政、贸易、宗教、哲学、文艺、科学皆有涉及,侧重点在于这一时代中人类的精神文化所取得的成就而非路易十四本人。伏尔泰第一次把人类精神的进步摆到应有的地位上,可以说,本书是阐述人类文明的最初尝试,开世界文化史的先河。这本书在法国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法国历史学家米什莱和朗松认为:“每一章都是一篇明晰畅达和智慧满溢的杰作。”
  • “理论的和善与行为的强暴形成对比,这是法国革命最奇怪的特征之一。” 出身贵族,法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托克维尔的最后著作,为我们揭示了最深刻的大革命真相。正如作者在前言里所说,他的这本书不是为了讲述这一段历史,而是志在思考,研究,透视这场大革命。
  • (本讲座是秦晖教授2011在香港的讲演)秦晖:抹去历史或者篡改历史的事情在很多国家都存在。在过去,可能是真的试图塑造人们的记忆,但现在已经不太有这个可能。其实它也不想塑造什么记忆,就是想让大家把这些都忘记。他们其实也并不真正的指望大家能够记住某些谎言,但是的确希望大家都能忘掉一些事实。
  • 复旦大学教授侯杨方:清朝疆域的变迁 海棠叶的形成。复旦的“网红教授”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清朝。清朝是一个“网红”朝代。 是众多清宫剧捧红了清朝。即使是少受历史教育的孺子村夫,也津津乐道于清朝的种种正记野史: 康熙长寿的开挂人生,雍正夺嫡的曲折离奇,乾隆三任皇后的情感走向…… 但清朝也是个被误解最多的朝代,这或多或少也是源于“清宫剧”的泛滥。 正如复旦的“网红”教授侯杨方所批判的: 这是不能正面事实,正面原因,正面自省的卢瑟、巨婴心态。他们会将真实的、动人的历史故事,扭曲简化为黑白对立、忠奸分明的评书、戏剧、童话。
  • 作为后人的我们已经知道,虽然中国人成功地结束了帝制,但是“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中国社会却并没有因为这场鼎革得到人们想得到的东西,反而堕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乃至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不能不失望地感到,历史在转了一圈后似乎又回到了一种起点,我们中国人依然在梦想着自由,渴望着自由…… 那么,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已经具备了历史视野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再仔细地回望一下那段烽烟弥漫的历史,反思一下大清到底因何灭亡?而那场推翻清朝统治的辛亥革命又是如何取得意外之成功呢? 好的,带着这些疑问,就正式进入我们今天的主题吧。
  • 《大唐兴衰》主讲人为唐史学家张国刚教授为。课程主要内容涉及隋唐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以现代思维总结古代国家治理模式、民生休戚的经验教训。通过老师导读,同学们可深入经典文本内部,纵览王朝兴衰,汲取人生智慧。
  • ★为什么中国走向大一统,欧洲发展出列国并立的局面?★16世纪以来,面对西方,中国为何无力招架?★中华文明的复兴,机遇何在?史学大家许倬云先生从全球大历史的视角,以两条主线分别勾勒出东西方文明发展的路线图:两者长期以来平行发展,也存在各自发展的“峰与谷”及转折点;最终,中国形成大一统国家,欧洲走向了列国并立,直至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明清以来中国一落千丈,欧洲人则发现新大陆,开启了以工业革命为基础的现代文明。从此以后,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中国人只能扮演追随者的角色。本书从地理环境、社会制度、思想文化等方面,以两相对照的方式剖析了两者的成败因缘,并指明了中华文明复兴可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反右运动”及“大跃进”等无疑与后来的“文革”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是1949年以后中国发展历史中绕不开的课题。想回避是不可能的。华东师大教授韩钢在香港科技大学所作的讲座:反右运动的来龙去脉
  • 作者: 朱迪斯·M.本内特。“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一个灾难性的时代。”这种过时而不可信的说法广为流传,时至今日,提及中世纪,人们脑海中浮现的依旧是“黑暗”“落后”这样悲惨的印象。但实际上,中世纪并不是一个粗野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甚至是有着种种进步的时代。本书正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远望早期的社会动荡、帝国分崩,俯瞰中期的人口增长、城市发展,近观晚期的灾难和裂变,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中世纪。书中还添加了不少关于拜占庭的内容,形成了更为完整的中世纪发展历史。作为一本美国高校入门欧洲中世纪史的教材型读物,本书从中世纪欧洲的各种要素出发,融合了许多趣味性的历史故事作为“补丁”,并努力建立要素之间的联系。
  • 清朝此时没有平等国家的观念,在官方文献中的“外国”有三个概念:一是朝贡国,二是互市国(贸易国),三是“化外”……茅海建教授2019年7月3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海洋视野下的东亚国际关系暑期班”的演讲,8月20日至25日修改于横琴,10月26日在“第三届全国青年历史教师暨名师工作室年会”再次演讲。
  • 晚清清廷陷入权力与权威的双重危机。新政改革无法扩大政治参与,最终引发革命。辛亥革命的复杂面相在于民主与封建彼此纠缠。辛亥之后,中国不是以制度安排,而是通过权力攫取试图重建秩序的统一。宪政之下,政治是一门我活你也活的妥协艺术,但在权力为中心的乱局中,政治却变成你死我活的生死之争。近代中国政治的根本症结在于只有政治权力的角逐,而始终缺乏政治的权威,缺乏超越于意识形态和派系利益之上的制度性法理和公认的政治价值。辛亥革命创建了新的政治共同体,却没有同时创建共和政体赖以存在的正当性基础——宪政。革命接踵而至,每次统一的结果,建立的都是独断权力的中央威权,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宪政和法治始终缺乏。
  • 大清帝国的龙旗落地,距今已近百年。这个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辉煌壮丽,它的黑暗腐朽,都已化作历史的云烟。按照我国的传统,早该给它修一部正史,以盖棺论定。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这一修史的条件,是否各方面均告成熟,至今仍难定音。好在条件也是人创造的,许多条件的成熟也正是一个人的主观努力的过程。清史的编纂,是一个盛举。共襄盛举的,清史学界自然责无旁贷,此外,还应有包括世界史在内的整个中国史学界。不仅如此,作为21世纪的宏伟学术成果,它还应该是跨学科综合研究的结晶,体现新世纪对学术研究的时代要求。为此,本文试图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提出一些浅见,将大清帝国放进世界历史的长河中去观察。
  • 刘惠君,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发表文章《论近代经济、政治法律及文化转型》等数十篇;出版有《天国悲歌》等著作。
  • 大明王朝通过永乐大帝朱棣的努力,已经进入盛世。《明朝那些事儿-叁》中,朱棣的长子朱高炽经过政治斗争坐上了皇位,也就是明朝的仁宗皇帝,由此拉开了 “仁宣之治”的序幕。但“仁宣之治”前后却不过只有十一年的时间,之后的明朝便进入了动荡时期。大宦官王振把持朝政,胡作非为,“土木堡之变”导致英宗被俘、二十万精兵毁于一旦。幸得于谦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然而,即便是智勇道德如于谦,也难免被人迫害。这一切追本溯源,都是因何而起?土木堡之变,英宗为何对王振言听计从?而王振明明是个自阉入宫的宦官,却又怎么成了皇帝的老师?千古名臣于谦,为何在关键时刻抛弃了英宗,转而辅佐英宗的弟弟登基,这中间究竟是出于怎样的考虑?本册高潮迭起,历经仁宗、宣宗、英宗、景宗、宪宗五朝,可谓在波澜起伏的乱世中,英雄小丑纷纷登场,演出的连台好戏!
  • 二十世纪50年代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统一”,“改造”,“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等都是构成50年代历史的重要内容,也是那个时代的基本面相,但是新国家究竟是通过什么具体的方式和路径实现它对全社会的“统合”的?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在一些宏大的词语下被高度简略化了,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50年代新国家是怎样进行社会“统合”,如何实现高度一体化的?
  • 百家讲坛:正说清朝二十四臣之吴三桂。在真实的历史上,吴三桂这样一个传奇的人物,究竟有着怎样传奇的家世和成长经历,竟然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成为明朝驻守辽东的大将?
  • 明朝嘉靖皇帝给后世留下的印象并不深刻,然而明朝最著名的奸臣严嵩,最著名清官海瑞,最善战的将领戚继光,都生活在这个朝代。嘉靖皇帝这个从天上掉下来的皇位,就是打开嘉靖一朝往事的钥匙。
  • 张国刚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资治通鉴》是中国最大的编年体通史,由北宋政治家、学者司马光主编,记载了从战国到北宋成立之前1362年的历史,涉及22个王朝,共300万字。知道《资治通鉴》的人很多,但能够仔细读它的人很少,因为它篇幅大、头绪多、文字繁。可是,从政治家到学问家,乃至文化名人,大家都认为,需要读《资治通鉴》这样的好书。
  • 回首百年中国,张学良是现代史上一个少有的是非人物。本性最适合做一个声色犬马的公子哥儿,可现实偏要压他一肩的戎马战事和国恨家仇。在他名下闹出的「渖阳事变」和「西安事变」,改写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他身为这两件大事的主角,生前若未能留下「第一手」的交代,殊属可惜。本书以张学良一九九○年自述为主体,以史学名家唐德刚论张学良的数万文字为辅。张氏的口述,随兴而谈,随意而至,流于细碎,却趣味盎然,更往往于不经意间,透露出遍寻史书也不能得的真实;更兼唐氏的论说精闢而有洞明世事人情的味道。一边是研究人物的「自白」,一边是研究者的「审视」,两相对映,使历史变得更为真切而生动。
  • 清华大学的历史系宝藏教授侯旭东漫谈秦朝汉家的历史,从耕织文化谈到日常统治,从出土文书和历史学家陈寅恪出发细谈中国历史的研究方法。
  •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由奥地利犹太裔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创作的一部历史传记文集。 此作品并非以历史分析的口吻叙述,而是以浪漫化的文法,将历史上著名的事件重新演绎。茨威格在本书序言中写到:“在这本书中,我们将在不同时代和领域里回顾那些宛若星辰般永远散射光芒,普照暂时黑暗历史夜晚的群星闪耀的时刻”。在1927年底,即茨威格生前发行的初版中收录五篇文章,在1943年德文版又有七篇文章收录在内。如果考虑到英文版1940年收录的两篇,则共有十四篇文章。其中描述俄国文化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章分别以诗歌和剧作形式描绘。
  • 张鸣著力于时事评论与历史随笔的写作;其历史随笔的写作,题材多为晚清及民国时期的中国历史,也有几篇是历代政治人物及官场文化的描述与评论。其主要作品有《武夫治国梦》、《乡土心路八十年》、《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中国教育病了吗?》等数种;还有历史文化随笔,有《直截了当的独白》、《关于两脚羊的故事》、《历史的坏脾气》、《历史的底稿》等。其作品《辛亥:摇晃的中国》、《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历史的怪现状》、《历史的坏脾气》已经有繁体版在台湾发行。
  • 1913年3月20日,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在上海沪宁火车站遇刺,3月22日不治身亡,终年31岁。 今年3月22日,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尚小明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举办了新书《宋案重审》的沙龙活动。“宋教仁案”发生在政局复杂多变的上世纪初,是民国初年政治史上的重大事件,又对后来的政局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宋教仁案”一直是近代史绕不开的话题。从宋教仁被刺的那一刻起,对“宋教仁案”的研究就一直放在了谁是主谋的问题上。袁世凯、赵秉钧谋杀宋教仁的说法也一直为大多数人认可。然而百年之后,尚小明在最新出版的《宋案重审》中却指出,正是因为将“谁是主谋”作为研究“宋教仁案”的核心,才导致了百年来“宋案”研究最大的问题,错将“宋案”等同于“刺宋案”,这样的错误严重影响了后来研究者对“宋案”的解读,而实际上,“宋案”案情远比想象的复杂。
  • 本课以中国古代政治史、制度史演变的大势为主要线索,使同学对中国古代史的发展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框架。本课同时关注中华民族形成、中国版图形成等重大问题的历史进程,并努力把握各个历史阶段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经济、社会发展演变上的特色。在讲授过程中,将历史学的知识性与学术性相结合,尽量吸取学界较新研究成果,希望增强同学们对中国古代史的兴趣并引发同学们的思考。
  • 本课以中国古代政治史、制度史演变的大势为主要线索,使同学对中国古代史的发展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框架。本课同时关注中华民族形成、中国版图形成等重大问题的历史进程,并努力把握各个历史阶段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经济、社会发展演变上的特色。在讲授过程中,将历史学的知识性与学术性相结合,尽量吸取学界较新研究成果,希望增强同学们对中国古代史的兴趣并引发同学们的思考。
  • 本课以中国古代政治史、制度史演变的大势为主要线索,使同学对中国古代史的发展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框架。本课同时关注中华民族形成、中国版图形成等重大问题的历史进程,并努力把握各个历史阶段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经济、社会发展演变上的特色。在讲授过程中,将历史学的知识性与学术性相结合,尽量吸取学界较新研究成果,希望增强同学们对中国古代史的兴趣并引发同学们的思考。
  • 卜伟华,1950年出生于江苏如皋。童年在南京度过。1958年迁至北京。1963年考入清华附中。1969年到陕西延川县插队。1971至1975年,在沈阳军区3262部队当兵。复员后在北京工业学院工作。1977年考入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1982年毕业,到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工作。1988年,到中央党史研究室工作。多年来,致力于文革史的研究和对文革资料的搜集、整理。2010年退休。
  • 《在淮河边上讲中国历史》内容简介:淮河,一条形容美丽、内涵丰富的河流,流淌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走在淮河边上,作者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为我们讲述与淮河有关的人与事,用这些从中国历史的躯体上抽出的丝线——明与暗、名与实、道与德、水与人、情与利、暴与乱、爱与怨、幻与变、诗与剑、药与酒、狂与狷、儒与道、歌与城、灵与爱、石与鬼,织出了美妙、隽永、警世的篇章。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历史课》共讲了24堂历史课,以始终执中国历史研究之牛耳的各位北大历史学家们的思路为指导,以普通读者所喜欢的通俗易懂的方式为载体,将历史重新打包,以最具时代气息的方式呈现于读者面前。
  • 明朝的历史长达277年,对这样一个夹在两个少数民族统治王朝(元朝和清朝)中间的汉族王朝的历史,究竟应该如何表述和评价,历来褒贬不一。作为长期研究明史的专家,作者认为明朝277年的历史中,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许多突出的成就,特别是在晚明时期,更是呈现出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曙光。《明史十讲》主要涉及了明史研究的方法和成就、朱元璋的历史贡献、明朝前期的历史地位、明代的卫所制度、明代的经济、张居正改革、明代的民族关系、明代的中外关系、明代的文化和明亡清兴的历史原因等。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