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方宣布暂停实施对镓、锗、锑和石墨等关键矿产的管制措施。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美贸易战出现进一步降温迹象:中方宣布暂停实施对镓、锗、锑和石墨等关键矿产的管制措施。
中国商务部周日(11月9日)发布通知:自即日起至2026年11月27日,商务部公告2024年第46号(《关于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管制的公告》)第二款暂停实施。
去年12月中国商务部发布的第46号公告中,第二款的内容是:原则上不予许可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对石墨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实施更严格的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审查。
落实中美峰会协议
上述措施是“特习会”之后中方推出的最新缓和举措。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于10月30日在韩国举行会晤。双方同意撤回部分此前在关税战中相互施加的惩罚性措施。
中美关税曾一度飙升至三位数的高位,严重抑制了这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并扰乱了全球供应链。在整个贸易战期间,中国试图利用其在关键矿产资源上的主导地位施加影响。
尽管镓、锗和锑不被归类为稀土元素,但它们对多个经济领域至关重要。根据欧盟2024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国佔全球镓产量的94%。镓主要用于集成电路、LED和光伏面板。锗在光纤通信和红外技术中不可或缺,中国的产量佔全球83%。锑则被用于电池技术和军工业,用于增强装甲和弹药性能。
接连释放缓和信号
11月7日,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布通告:自即日起至2026年11月10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告2025年第55号、56号、57号、58号,及商务部公告2025年第61号、62号暂停实施。
上述六项公告皆于今年10月9日发布。第55号至58号公告分别对超硬材料、部分稀土设备和原辅料、部分中重稀土、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第61号、62号公告则分别对境外相关稀土物项和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11月5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为落实中美经贸磋商达成的成果共识,自2025年11月10日13时01分起,在一年内继续暂停实施24%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保留10%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
中方同时宣布,自11月10日起,将取消对部分美国农产品加征的最高15%的关税。但是,对美国大豆将继续征收13%的关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