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鲍威尔释放谨慎降息信号 不要期待利率快速下降

鲍威尔释放谨慎降息信号 不要期待利率快速下降

文章来源: 华尔街见闻 于 2025-08-24 14:09:4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华尔街日报记者Nick Timiraos表示,鲍威尔释放9月降息信号的同时,暗示市场不应期待“下坡冲刺式”的激进宽松。他正艰难地在日益疲软的“奇特”劳动力市场与关税驱动的持续通胀压力之间走钢丝。这种复杂的经济局面与美联储内部分歧,决定了未来的降息将是克制的、渐进的,旨在引导经济实现挑战重重的软着陆。

美联储的降息大门正在缓缓开启,但前方的道路并非坦途。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会议上的讲话彻底点燃了9月降息的预期。然而,鲍威尔正谨慎地为降息铺路,其释放的信号表明,这更像是一次审慎的策略调整,而非全面宽松的开始。

8月23日,有“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华尔街日报知名财经记者Nick Timiraos分析称,鲍威尔此举似乎旨在为分歧的同僚们建立共识。他同时向市场传递了一个微妙而明确的信息:不要期待一次“下坡冲刺式”的激进降息。

鲍威尔的谨慎态度源于美国经济面临的复杂局面。他试图在日益脆弱的劳动力市场与挥之不去的通胀压力之间走钢丝,这也预示着未来的政策路径将充满挑战。

一方面,他将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形容为“奇特”,其表面稳定之下掩盖着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同步下降的潜在疲软。另一方面,由关税驱动的价格上涨正逐步传导至经济中,使通胀率朝着3%的方向发展,偏离了美联储2%的长期目标。

这一立场意味着,与去年9月至12月间累计降息一个百分点的节奏不同,未来的宽松政策将更为克制。

  “奇特”的劳动力市场

鲍威尔此次为降息给出的核心理由,是他对劳动力市场前景的担忧。他指出,劳动力市场的表象具有欺骗性,其看似稳定的失业率背后,是劳动参与和岗位需求双双放缓的“奇特平衡”。

他警告称,若过度关注移民政策收紧等供给侧限制,可能会忽视需求走弱的信号,从而导致就业市场状况迅速恶化。

在鲍威尔看来,一个降温的劳动力市场,可以成为一个有效的机制,防止因关税导致的商品成本一次性上涨,演变成薪资与物价轮番上涨的恶性循环。

据Nick Timiraos观察,鲍威尔的这套逻辑,实际上采纳了美联储理事沃勒此前提出的降息论点,后者曾因担忧就业市场疲软而在上月投票主张降息。鲍威尔此举,或是为了争取持怀疑态度的同僚,以建立更广泛的政策共识。

  内部分歧与通胀隐忧

尽管鲍威尔努力构建共识,但其降息倾向在美联储内部仍面临明显阻力。一些官员认为,降息的理由并不充分,因为通胀过高,而鲍威尔强调的劳动力市场风险被夸大了。

克利夫兰联储主席Beth Hammack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价格压力“正在上升并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而劳动力市场“目前相当不错”。她对关税驱动的价格上涨是否只是暂时现象表示怀疑。圣路易斯联储主席Alberto Musalem也指出,企业正在“测试”其提价能力。

这种担忧也存在于美联储之外。美国企业研究所的经济学家Michael Strain认为,鲍威尔的讲话“令人意外地偏向鸽派”,低估了经济中的通胀压力,同时高估了劳动力市场走软的风险。

他警告称,现在降息可能会迫使美联储在2026年重新加息,这可能引发外界认为美联储愿意容忍高于2%通胀的看法。这些对通胀的担忧,正是鲍威尔选择“有节制”而非“激进”降息路径的关键所在。

  克制地宽松

鲍威尔今年的审慎基调,与他一年前在同一场合的讲话形成了鲜明对比。Nick Timiraos在其分析中特别提到,去年的鲍威尔曾果断宣称“政策调整的时机已到”。

这种差异背后,是经济基本盘的根本不同:如今的利率水平已比一年前整整低了一个百分点,而通胀却运行在更高的水平。这种“高通胀、低利率”的不稳定境况,迫使美联储采取更为克制的宽松路径。

对于市场而言,这意味着除非劳动力市场出现重大且急剧的恶化,否则不要期待美联储会像去年那样快速下调利率。抵押贷款利率和其他借贷成本,也因此难有大幅下降的空间。

Strain甚至警告称,现在降息可能会迫使美联储在明年逆转政策方向,重新加息。这种“2025年降息,2026年再加息”的风险,不仅可能在政治上更棘手,还会损害美联储的信誉,让外界认为其愿意容忍高于2%目标的通胀。

鲍威尔仍在努力引导经济飞向他长期追求的“软着陆”,但正如Timiraos所总结的,现在的“空中交通管制”显然复杂了许多。他的最新策略能否让美国经济平稳着陆,而不是失速或冲出跑道,仍是未来几个月最大的悬念。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苹果华人工程师谎称回国照顾父母 却跳槽并拷走机密文件!
中国最热门的“脸基尼” 共产党看着不太舒服
传奇虎王骨癌去世 死前5天皮包骨还能猎杀巨鳄 太猛了
美名医遭跨性别病人起诉:人造阴茎切除 性生活触礁
中国机器人撞人后继续跑 网惊:故意的 嫌人类挡路(视)




24小时讨论排行

抗战老兵潘长发:“打死我也不会跟大陆合作”
俄导弹击中在乌美国工厂 万斯:让我愤怒的是拜登
习近平获第三任期,大清洗永无终日
中国93阅兵前瞻:权力展示,智能战争,盟友变迁,两岸角力
加拿大不排除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可能性
乌中立换安全?俄外长再抛条件,轰欧洲领袖:根本不想要和平
尼亚加拉瀑布巴士翻车:哥大中国女留学生遇难 事故调查中
男子强奸两女童遭判死 分别4岁和6岁 过程中残暴割颈
李在明坦承亲中!强调「无法断绝关系」,韩网怒
恋童癖被判死刑"处决前自杀",美检察官:帮纳税人省钱
纽约时报:中共如何影响纽约的各级选举
普丁下周访中4天!会晤习近平出席北京阅兵
下个战场芝加哥?特朗普欲派军入城 市长全面反击
恒大爆雷近五年后被香港股市摘牌,中国楼市跌到底了吗
关税战总体检:尘埃落定,川普大获全胜
前高官示警川普或“出卖”台湾 赖政府有3张保命牌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鲍威尔释放谨慎降息信号 不要期待利率快速下降

华尔街见闻 2025-08-24 14:09:46

华尔街日报记者Nick Timiraos表示,鲍威尔释放9月降息信号的同时,暗示市场不应期待“下坡冲刺式”的激进宽松。他正艰难地在日益疲软的“奇特”劳动力市场与关税驱动的持续通胀压力之间走钢丝。这种复杂的经济局面与美联储内部分歧,决定了未来的降息将是克制的、渐进的,旨在引导经济实现挑战重重的软着陆。

美联储的降息大门正在缓缓开启,但前方的道路并非坦途。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会议上的讲话彻底点燃了9月降息的预期。然而,鲍威尔正谨慎地为降息铺路,其释放的信号表明,这更像是一次审慎的策略调整,而非全面宽松的开始。

8月23日,有“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华尔街日报知名财经记者Nick Timiraos分析称,鲍威尔此举似乎旨在为分歧的同僚们建立共识。他同时向市场传递了一个微妙而明确的信息:不要期待一次“下坡冲刺式”的激进降息。

鲍威尔的谨慎态度源于美国经济面临的复杂局面。他试图在日益脆弱的劳动力市场与挥之不去的通胀压力之间走钢丝,这也预示着未来的政策路径将充满挑战。

一方面,他将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形容为“奇特”,其表面稳定之下掩盖着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同步下降的潜在疲软。另一方面,由关税驱动的价格上涨正逐步传导至经济中,使通胀率朝着3%的方向发展,偏离了美联储2%的长期目标。

这一立场意味着,与去年9月至12月间累计降息一个百分点的节奏不同,未来的宽松政策将更为克制。

  “奇特”的劳动力市场

鲍威尔此次为降息给出的核心理由,是他对劳动力市场前景的担忧。他指出,劳动力市场的表象具有欺骗性,其看似稳定的失业率背后,是劳动参与和岗位需求双双放缓的“奇特平衡”。

他警告称,若过度关注移民政策收紧等供给侧限制,可能会忽视需求走弱的信号,从而导致就业市场状况迅速恶化。

在鲍威尔看来,一个降温的劳动力市场,可以成为一个有效的机制,防止因关税导致的商品成本一次性上涨,演变成薪资与物价轮番上涨的恶性循环。

据Nick Timiraos观察,鲍威尔的这套逻辑,实际上采纳了美联储理事沃勒此前提出的降息论点,后者曾因担忧就业市场疲软而在上月投票主张降息。鲍威尔此举,或是为了争取持怀疑态度的同僚,以建立更广泛的政策共识。

  内部分歧与通胀隐忧

尽管鲍威尔努力构建共识,但其降息倾向在美联储内部仍面临明显阻力。一些官员认为,降息的理由并不充分,因为通胀过高,而鲍威尔强调的劳动力市场风险被夸大了。

克利夫兰联储主席Beth Hammack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价格压力“正在上升并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而劳动力市场“目前相当不错”。她对关税驱动的价格上涨是否只是暂时现象表示怀疑。圣路易斯联储主席Alberto Musalem也指出,企业正在“测试”其提价能力。

这种担忧也存在于美联储之外。美国企业研究所的经济学家Michael Strain认为,鲍威尔的讲话“令人意外地偏向鸽派”,低估了经济中的通胀压力,同时高估了劳动力市场走软的风险。

他警告称,现在降息可能会迫使美联储在2026年重新加息,这可能引发外界认为美联储愿意容忍高于2%通胀的看法。这些对通胀的担忧,正是鲍威尔选择“有节制”而非“激进”降息路径的关键所在。

  克制地宽松

鲍威尔今年的审慎基调,与他一年前在同一场合的讲话形成了鲜明对比。Nick Timiraos在其分析中特别提到,去年的鲍威尔曾果断宣称“政策调整的时机已到”。

这种差异背后,是经济基本盘的根本不同:如今的利率水平已比一年前整整低了一个百分点,而通胀却运行在更高的水平。这种“高通胀、低利率”的不稳定境况,迫使美联储采取更为克制的宽松路径。

对于市场而言,这意味着除非劳动力市场出现重大且急剧的恶化,否则不要期待美联储会像去年那样快速下调利率。抵押贷款利率和其他借贷成本,也因此难有大幅下降的空间。

Strain甚至警告称,现在降息可能会迫使美联储在明年逆转政策方向,重新加息。这种“2025年降息,2026年再加息”的风险,不仅可能在政治上更棘手,还会损害美联储的信誉,让外界认为其愿意容忍高于2%目标的通胀。

鲍威尔仍在努力引导经济飞向他长期追求的“软着陆”,但正如Timiraos所总结的,现在的“空中交通管制”显然复杂了许多。他的最新策略能否让美国经济平稳着陆,而不是失速或冲出跑道,仍是未来几个月最大的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