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幂王一博成毅纷纷入场犯罪悬疑片,转型新赛道?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今年影视圈的悬疑“浓度”有点高,

据不完全统计,仅前几个月就上线了十几部悬疑剧,包括但不限于《新生》《猎冰》《不可告人》《微暗之火》等剧。

接下来,各平台的片单显示,还有更多悬疑剧在路上。

作品数量的激增,也带来了不少变化和争议。

曾经由中生代实力派演员“统治”的悬疑赛道,涌入了很多流量艺人,他们入场的原因、作品的选择、演技等,全方位受到“审判”。

“悬疑”热

当下影视圈,流量艺人几乎人手一部悬疑片。

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剧情犯罪电影《酱园弄》,该片由章子怡主演,集齐了赵丽颖、杨幂两位85花,并且还有易烊千玺、李现等流量艺人,星光熠熠。

其他流量也没闲着,多多少少都有悬疑片的储备。



如赵丽颖除了《酱园弄》,还有一部搭档辛芷蕾的悬疑电影《乔妍的心事》;刘诗诗搭档窦骁,正在拍摄古装悬疑剧《掌心》;王鹤棣,刚刚官宣了刑侦悬疑剧《黑夜告白》;古装悬疑爱情剧《颜心记》,由罗云熙、宋轶领衔主演;成毅此前凭借古装悬疑探案剧《莲花楼》斩获好口碑,如今又官宣一部新古装悬疑剧《长安二十四计》;龚俊有一部当代刑侦剧《风过留痕》;当代涉案剧《火场追凶》由许凯领衔主演等等。

当然,流量艺人拍悬疑片,并不是今年才有的现象。早在前两年,就有不少艺人已经开始了尝试。



如王一博有《风起洛阳》《冰雨火》《无名》;易烊千玺出演了《长安十二时辰》《满江红》;朱一龙有《消失的她》《河边的错误》;赵丽颖有《谁是凶手》;杨幂有《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哈尔滨一九四四》;王俊凯《重生之门》;范丞丞《致命愿望》;陈飞宇《淘金》;鹿晗《在劫难逃》;宋威龙有《仿生人间》等等。

这些作品中,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其一,虽然悬疑作品越来越多,但流量艺人参与的纯悬疑的作品还是比较少,大多都是在古装、爱情、喜剧中添加悬疑的元素,算是“轻悬疑”。

其二,流量艺人虽然人气很高,但在纯悬疑向作品中,能挑大梁的人还是比较少,主要还是像廖凡、张译、雷佳音、肖央、王千源、潘粤明这样的实力派演员打头阵。



悬疑题材热,《猎罪图鉴》编剧贾东岩深有体会,“找我们做悬疑剧的人相当多,因为很多人买了悬疑IP需要消化”。

不过在接触的过程中,贾东岩发现,如今市场上出现的悬疑IP内容高度接近,一种类型是大叔警察带着年轻警察解决十几年积攒在心头的悬案,另一种大类型是女高中生受到性侵,她的同学或家人帮她复仇的女性复仇故事。

“这两种类型已经占到我们能看到的待开发悬疑或推理IP的80%。”贾东岩说道。

“流量”入场

流量拍悬疑片年年有,今年为何这么多呢?

贾东岩直言,悬疑题材有其长效性,在2000年前后数量也非常多,后来因为主管部门担心给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太大而受到限制,如今限制减少,此类创作便多了起来。

艺人工作人员萱萱也直言,“不是说流量都去演悬疑剧了,而是市场最近在递什么本子,演员可能就会选择这类本子多一些。”

毕竟对于演员来说,悬疑剧确实有其独特的吸引力存在。

一方面在于,悬疑剧能够满足不少演员想要挑战“疯批、复杂”角色的诉求,另一方面在于,演悬疑剧利大于弊。

“悬疑剧有一定的受众底盘在,它的数量不像偶像剧那么泛滥,又不像正剧那么单一,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个剧种。”

经纪人小树说,“演员演悬疑剧,演得好可以像《漫长的季节》一样走口碑,演得不好,就默默地扑掉,不会像演偶像剧一样烂出圈,给演员造成大的伤害。”



既然悬疑作品这么好,为何之前作品中很少出现流量艺人的身影呢?

贾东岩觉得,主要原因在于,此前市面上没有太多适合年轻演员的悬疑作品出现,“剧本中没有这样的设置,年轻艺人又怎么去当主角呢?”

贾东岩透露,这也是他的作品《猎罪图鉴》一开始不被看好的原因,不同于传统悬疑剧中主角都是中年人的设定,《猎罪图鉴》在创作之初,他们给主角沈翊的设定就是一个年轻的画像师。优秀的年轻演员遇上了适合的角色,自然就能脱颖而出。



贾东岩认为,此前不少创作者将悬疑剧的主角囿于中年人形象,这是一种极大的创作偏见,在他看来,“悬疑作品从来都不是看演员,而是看故事,谁来演并没有那么重要。”

“所有悬疑类创作本质上分为两大类,一类叫犯罪故事,一类叫侦探故事,犯罪故事就是讲犯罪、人性这种普遍的情感,侦探故事就是卖人设。”

贾东岩说,“当人设成立时,自然能撑起一个好故事,从这一点来讲,流量演员演悬疑剧不存在任何劣势,甚至有一定的优势。”

如今,为了规避内容风险,创作者们走出了“轻悬疑”这样一条新路径,确实给了很多年轻艺人机会。



比如,成毅就凭借古装悬疑探案剧《莲花楼》斩获高口碑;苏晓彤、王子奇凭借古装甜爽探案喜剧《御赐小仵作》在娱乐圈拥有了姓名。

番位与争议

不过,流量艺人入场悬疑赛道,引发的争议也不少。

比如频频引起纷争的番位问题。

首先一个问题,实力派演员愿意跟流量演员合作吗?

“只要双方没有太大的过节,很多实力派其实也希望能够借助流量的声量,给剧扛一些数据。”

小树说,“况且平台想用谁就用谁,实力派演员也左右不了人家的意见。”

业内人士图图也透露,据他所知,大多数实力派演员对于能够跟流量合作还是很高兴的,至于合作之后高不高兴那是另一回事。

“大部分演员都存在一个心态,就是作品的数据别让我一个人扛,压力太大。”

图图说,“如果能给他们搭配一个流量演员,数据就是流量去扛了,他们只需要完成自己的那部分就行了。”



那做惯一番的流量艺人们,又甘愿被压番吗?

贾东岩透露,就自己接触的流量艺人来说,他们选择来演悬疑剧,大多都有转型的决心,真的是为作品而来的,所以对番位看得比较开。

但小树则认为,不管在什么题材领域,番位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之所以出现所谓的“让番”,不过是一个价值让渡问题。

“压番,分在什么样的制作里面被谁压,很多流量没有坐稳的演员,自己并没有形成一个品质标签,如果跟实力派合作能够把他们作品的质感往上提一提的话,被压番他们也是愿意的。”

小树说,“有的演员他既有流量又有实力,他自然不会愿意被压番。”

另一个争议点在于,因为流量艺人的加入,观众对于悬疑片的审判力度也随之加大,甚至出现“流量艺人拍的悬疑片烂片率高”的论调。

“我觉得并不会因为流量来拍,而使得悬疑剧烂片率变高,他们又没改剧本,也没这么大能量。”

小树说,“只不过是流量不来演的话,这些剧不好看最多是默默糊掉,流量演了,大家就会去审判一下,加上有的流量艺人口碑本来就不好,大家就会觉得是他们的问题。”



(图文无关)

贾东岩也觉得,作品不好并不只是演员的问题,更多是创作问题。

“有太多例子证明,剧本扎实的话,演员只要能够呈现合格的表演就可以成功。”

贾东岩说,“没有哪个戏真的是被演员的演技拉垮的,大部分情况是,很多人想要赚快钱,用一个并不合格的剧本,忽悠了一个有转型需求的流量艺人过来,最后作品口碑不好,双双受损。”

选择与影响

如今,悬疑作品泛滥,何尝不是一种跟风呢。

贾东岩直言,如今的悬疑剧就像曾经的抗战剧一样,有几部火了,大家就一股脑地挤进来,但事实是,抗战剧也分优秀的作品和不优秀的作品,并不是说你演了这个题材就一定能火。

这其中,入场的时机固然重要,演员的选择也起决定因素。

小树就透露,有的艺人团队更倾向于与大导演、大制作班底合作,并非基于角色的契合度。

“因为戏是人拍出来的,好的班底,从概率上来说,更容易出好作品。”

小树说,“另外,与好的班底合作,可以把艺人咖位往上抬一抬,即使剧不成功,默默糊掉了,因为艺人合作过这个班底,那么其他好班底也容易看到他们。”



这点尤其体现在电影项目上。

“他们真的在意自己在电影中演什么角色吗?大多不在意,只是冲着国际大奖,名导而去。”

萱萱吐槽,“作品最后就算糊掉了也无所谓,这次合作了,就获得一个下次合作别的项目的机会,反正都是流量演员,对他们来说,只要有讨论、有热度就可以,并不需要那么多人认可,他们只要保持好的状态,立住大女主或大男主人设就可以了。”

贾东岩也表示,“流量艺人们想转型的决心值得肯定,但选择作品时,你到底是被角色的魅力吸引,还是被高片酬、大导演忽悠,为了转型而转型,选择不同,结果自然不同。”

不过萱萱直言,一两部作品的失利并不会给流量艺人带来太大负面影响。

“他们之所以是流量艺人,是因为他们不完全靠作品,还有商业、采访、综艺、人设,只要占一样,就能继续。”

萱萱说,“这就像是比赛,只要他们不离开赛场,就还有机会,更重要的是后续作品的口碑。”



但对于创作者而言,需要敏锐把握市场风向。贾东岩透露,自己的团队不会再轻易接这类剧。因为在他看来,悬疑类型的东西就像一个矿,是难以再生的资源。因为案件的特质和破案手法相似性很高,数量多了就很容易形成重复和同质化,对演员资源其实也是严重的浪费。

在此情况下,有的创作者为了杀出重围,可能会在尺度上做文章,长此以往,悬疑内容创作有可能面临再次收紧。急流勇退,不失为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