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中国逾百外国商人因涉商业纠纷出境受阻

中国逾百外国商人因涉商业纠纷出境受阻

文章来源: RFA自由亚洲 于 2024-04-02 09:05:5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不久前会见 #美国企业高管,鼓励美企投资中国,但美国媒体日前披露,近年来,150多名外国公民因商业纠纷被中国边防限制出境,其中一美国籍高管因总公司欠薪,被中国员工告上法庭,被禁止离开中国,已经六年。#边控 https://t.co/ygsq58qloy

—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April 2, 2024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不久前会见美国企业高管,鼓励美企投资中国,但美国媒体日前披露,近年来,150多名外国公民因商业纠纷被中国边防限制出境,其中一美国籍高管因总公司欠薪,被中国员工告上法庭,被禁止离开中国。有评论认为,这将增加跨国企业对中国司法环境的担忧,外商需更加谨慎评估市场风险。

《华尔街日报》本周日报道,六年前,一位住在中国的美国高管前往上海浦东机场,准备前往旧金山进行一次例行商务旅行。当他试图出境时,却被告知不许离开中国。边检人员告诉他:“你知道你做了什么。”这名美国高管随后又去了另一个机场,得到了类似的答复。从此,这位美国高管就一直被困在中国。

据报,被禁止离开中国的美国高管曾任一家欧洲公司上海分公司的总经理。2016年,公司总部停止向上海分公司汇款,导致上海分公司无法支付月薪约7000美元。该公司的许多员工提起诉讼;至少有一名员工要求法院对他实施出境禁令。

从事法律工作的时事评论人士陆沉渊对此表示,根据中国有关法律,当事人无论涉及刑事或民事纠纷案,在结案前,中国边防有权禁止其离境。他说:“因为他在国内如果没财产可供法院执行的话,他(禁止出境)就是一个合理的行为,如果他(外企高管)提供了足额担保,(边防)再不放行,那就是有问题了。此案是企业欠下员工的薪水。因为他(外企高管)是法定代表人,是有责任的。公司不存在了,你不还欠款了。这个案子有很多暧昧不明之处。”

报道说,在去年一系列公司遭突击搜查和员工拘留事件吓跑了高管,并引发了对在华经商风险的严重质疑之后,中国政府正在展开魅力攻势,以吸引外国公司和商人。但当局并未试图解决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面临的一大风险:他们有可能无法获准离开。

外媒:发现数十起外国公民被禁出境案

《华尔街日报》对包含数百万份文件的在线法院数据库进行了搜索,发现有37起外国公民被禁止出境的案例。律师们说,实际数字要高得多,学者们发现了150多个案例。

不愿公开姓名的法律学者童先生接受本台采访时说,外企驻华高管被中国方面限制出境牵涉到多方面的考量,包括国际法律、商业惯例、外交政策以及人权议题。在中国政府看来,有法律和司法独立性。他说“以中国的法律系统来处理商业纠纷,在某些情况下,限制出境可能被视为确保当事人能够参与司法程序并解决争端的合理措施。然而,此举是否公正执行或是否过度限制了个人自由,则取决于具体案件和相关司法程序。”

去年中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新修订的《反间谍法》,其后各地大张旗鼓的进行反间谍宣传,在华的外国咨询公司首当其冲。5月8日,江苏省电视台报道,苏州市的国家安全机构访问了凯盛融英在当地的分公司,并询问了该公司的员工。据称,此次联合执法行动由国家有关部门统一部署,在上海、北京、苏州、深圳等多地同步开展。外商闻风而走,纷纷撤离中国。

学者:外商需更加谨慎评估风险

学者童先生说,新修订的反间谍法生效后,对于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外国公司和高管来说,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在中国工作时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包括可能因商业纠纷而被限制出境。他说:“在政府缺乏足够信息披露和可预见性下,对外企人员采取限制出境措施,将增加跨国企业运营时对于中国司法环境与规则预测性低下带来的额外挑战,并且也会影响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童先生认为,在国际社会看来,中国有关当局的这种做法,也许不符合人们普遍接受的人权标准。当局若无意解决这类问题,只是一味的表示欢迎外商到中国投资,只是一句空话,同时也说明中国政府愿意承担相关国际反应带来的后果。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习近平才入座保镳紧张递上“三宝” 外网热议惊呼…
中国大妈穿军装在汉江边“大阅兵” 韩国网友炸锅
绿卡重大改革!给老人申请绿卡面临严查…
自己作死了 中国这一行业倒闭触目惊心
留学生为逃遣返 屠杀同胞一家6口 婴儿都未幸免




24小时讨论排行

拜登狠批特朗普:让国家蒙羞
中国连锁“人民咖啡馆”遭批 人民网:“人民”一词不容亵渎
特朗普又盯上了美国肉价,“铁拳”挥向四巨头
芝加哥市长:请求联合国调查美国
乌克兰战略要地红军城岌岌可危 被俄8倍兵力包围
马斯克要造晶圆厂!黄仁勋一语点破美梦
马斯克可能真觉得,造车没意思了
共和党地方选举惨败,特朗普开始调整“话术”
被问急眼了,特朗普怒喷记者:虚假、令人作呕
央视新闻联播曝光 习近平登舰视察细节
川普称今年感恩节大餐比去年便宜25% 美联社:误导
佩洛西退休掀民主党世代革命 年轻人促老将让位
关门创纪录 川普呼吁把医疗补贴“发现金给人民”
川普“穿囚服绑十字架”雕像展出 太过逼真惹争议
“有人调侃 特朗普干一辈子 对中国科研是大好事”
扇耳光大赛:通背拳传人被打到“眼睛已不可能痊愈”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国逾百外国商人因涉商业纠纷出境受阻

RFA自由亚洲 2024-04-02 09:05:57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不久前会见 #美国企业高管,鼓励美企投资中国,但美国媒体日前披露,近年来,150多名外国公民因商业纠纷被中国边防限制出境,其中一美国籍高管因总公司欠薪,被中国员工告上法庭,被禁止离开中国,已经六年。#边控 https://t.co/ygsq58qloy

—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April 2, 2024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不久前会见美国企业高管,鼓励美企投资中国,但美国媒体日前披露,近年来,150多名外国公民因商业纠纷被中国边防限制出境,其中一美国籍高管因总公司欠薪,被中国员工告上法庭,被禁止离开中国。有评论认为,这将增加跨国企业对中国司法环境的担忧,外商需更加谨慎评估市场风险。

《华尔街日报》本周日报道,六年前,一位住在中国的美国高管前往上海浦东机场,准备前往旧金山进行一次例行商务旅行。当他试图出境时,却被告知不许离开中国。边检人员告诉他:“你知道你做了什么。”这名美国高管随后又去了另一个机场,得到了类似的答复。从此,这位美国高管就一直被困在中国。

据报,被禁止离开中国的美国高管曾任一家欧洲公司上海分公司的总经理。2016年,公司总部停止向上海分公司汇款,导致上海分公司无法支付月薪约7000美元。该公司的许多员工提起诉讼;至少有一名员工要求法院对他实施出境禁令。

从事法律工作的时事评论人士陆沉渊对此表示,根据中国有关法律,当事人无论涉及刑事或民事纠纷案,在结案前,中国边防有权禁止其离境。他说:“因为他在国内如果没财产可供法院执行的话,他(禁止出境)就是一个合理的行为,如果他(外企高管)提供了足额担保,(边防)再不放行,那就是有问题了。此案是企业欠下员工的薪水。因为他(外企高管)是法定代表人,是有责任的。公司不存在了,你不还欠款了。这个案子有很多暧昧不明之处。”

报道说,在去年一系列公司遭突击搜查和员工拘留事件吓跑了高管,并引发了对在华经商风险的严重质疑之后,中国政府正在展开魅力攻势,以吸引外国公司和商人。但当局并未试图解决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面临的一大风险:他们有可能无法获准离开。

外媒:发现数十起外国公民被禁出境案

《华尔街日报》对包含数百万份文件的在线法院数据库进行了搜索,发现有37起外国公民被禁止出境的案例。律师们说,实际数字要高得多,学者们发现了150多个案例。

不愿公开姓名的法律学者童先生接受本台采访时说,外企驻华高管被中国方面限制出境牵涉到多方面的考量,包括国际法律、商业惯例、外交政策以及人权议题。在中国政府看来,有法律和司法独立性。他说“以中国的法律系统来处理商业纠纷,在某些情况下,限制出境可能被视为确保当事人能够参与司法程序并解决争端的合理措施。然而,此举是否公正执行或是否过度限制了个人自由,则取决于具体案件和相关司法程序。”

去年中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新修订的《反间谍法》,其后各地大张旗鼓的进行反间谍宣传,在华的外国咨询公司首当其冲。5月8日,江苏省电视台报道,苏州市的国家安全机构访问了凯盛融英在当地的分公司,并询问了该公司的员工。据称,此次联合执法行动由国家有关部门统一部署,在上海、北京、苏州、深圳等多地同步开展。外商闻风而走,纷纷撤离中国。

学者:外商需更加谨慎评估风险

学者童先生说,新修订的反间谍法生效后,对于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外国公司和高管来说,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在中国工作时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包括可能因商业纠纷而被限制出境。他说:“在政府缺乏足够信息披露和可预见性下,对外企人员采取限制出境措施,将增加跨国企业运营时对于中国司法环境与规则预测性低下带来的额外挑战,并且也会影响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童先生认为,在国际社会看来,中国有关当局的这种做法,也许不符合人们普遍接受的人权标准。当局若无意解决这类问题,只是一味的表示欢迎外商到中国投资,只是一句空话,同时也说明中国政府愿意承担相关国际反应带来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