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彩礼之下,二十多岁赣籍大学生普遍单身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作为来自江西十八线小县城的985本硕独生女,被大多数人扣着高彩礼的帽子,没有对象,有些无奈。近期抚州整顿高彩礼的新闻让我眼前一亮,于是想问问老乡们的经历和认识。

不问不知道,与我几乎同龄的将进未进社会的本科老乡校友们,同样面临很大的压力,对整顿高彩礼的事也没有信心,“钱还是那么多,只不过变着花样给”,很多直接不考虑找对象和结婚的事情了。以下是我在本科老乡群询问高彩礼的事情时,大家热烈讨论的部分记录。

①提早的彩礼重压

“我一个叔叔四十岁左右,农村普通家庭的,相亲十来年了,见了很多人,每次一见面就直接谈价钱,最近一个是28.8万”,一个二战一年刚刚考上研究生的樟树学弟说道,“我家里还有个妹妹,父母说家里攒钱给妹妹存嫁妆,我的彩礼钱自己想办法”。

“前两天亲戚结婚,定金给的6.8万,彩礼谈的是28.8万”,一位来自宜春的大二学弟吐槽道。

“我已经订婚了,彩礼钱谈的就是28.8万,但是订婚只给了10万,剩下的过几年结婚再给”,一位比我小两岁的理工科的南昌学弟说道。

“我亲戚订婚就给了29.9万”,一位湘雅医学院的老乡学妹说道。

“我父母给我在南昌买了房子,但是我房贷欠了一百多万”,一个南昌的本科单身校友说道。

以上五个人中,只有一个订婚了,一个有对象,另外三个都是单身,婚恋欲望也不太强。他们要么面临亲戚结婚的高成本带来的心理压力,要么面临提早的经济压力,在订婚而不是结婚的时候就要给很多钱,在还没对象的时候就要考虑很多预算。

可以看到,高彩礼自带一种攀比或竞争属性,暗示着男多女少的婚姻市场,并且正越来越卷,提早进入了男女的婚恋过程,给适婚年龄者及其家庭更大、更早的压力。

②学业与婚恋的冲突

高彩礼的心理压力和现实经济压力对进入社会工作多年而有些积蓄的人来说或许可以慢慢化解,但对他们而言,高强度的学业要求延缓了婚恋的过程,更延缓了经济独立的过程,让他们措手不及。

“我们学习压力那么大,哪有时间谈恋爱。以前家里也不让谈对象,现在回家直接催婚了,让我怎么办”,一个学计算机的研一学弟说道。“比我小一岁的堂妹今年可能要结婚”,一个湘雅医学院的单身研究生学弟说道。

对于大学生而言,不论是工作还是升学都需要好成绩,但大学里绩点越来越卷也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热门专业的绩点。这些专业课的课程难度更大,学习和考试也是难上加难,确实让人无暇顾及其他。那些没读大学的同龄人,早早在社会打拼,实现了经济独立,也有谈对象和结婚的资本,更少需要依靠家庭。而赣籍大学生们,要谈个好对象并且早点结婚,则更需要家庭的支持。于是,越来越多寒窗苦读的赣籍学子除了先顾好读书这一头之外,别无他法。

③网络谣言的焦虑营造

不仅是赣籍大学生们现实阶段的不匹配,不切实际的网络谣言更是加大了大家的婚恋压力,这也是九十年代之后出生的人逃不了的劫。

“网上总是说我们九八五的学生一出社会就年薪几十万,搞得大家以为我们多有钱,反而把彩礼钱抬高了,实际上还不是去工厂打搬砖,给老板打工,一下子怎么可能有那么多钱”,一个理工科的老乡学弟说道。

“网上还说江西彩礼88.88万的,这谁结得起婚啊,不如找个好兄弟互相照顾、一起旅游,还轻松自在”,一个低年级老乡学弟说道。

网络信息庞杂又精细,既容易混淆视听,让人提前知道很多不是当前阶段应该考虑的彩礼问题,造成隐形焦虑;又容易形成信息茧房,以大数据分析用户喜好,实现定点投放,让婚恋焦虑者越焦虑。如果身边的家人朋友有婚恋相关的现实经验,还能提供一些指点借鉴,但对于独生子女家庭的九零乃至零零后的互联网原住民们来说,他们与目前社会接触的主要途径就是网络,缺少辨别比对的现实途径。于是,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婚恋现实印刻在大家脑海,将人们困在原地,只顾着看到压力,却消磨了前行的心力。

④农村家庭的多子女结构压力

而即使有对象,对象家里的子女结构也影响着彩礼的经济压力,特别是在农村家庭。

“我女朋友家里有两儿两女,她们家姐夫贷款结婚,婚后她姐姐姐夫一起赚钱还款,彩礼钱被她们父母收着了,只给她们家庭一两万块钱”,一个有对象、面临未来可能的高额彩礼的老乡学弟说道。

江西农村是南方宗族力量的汇聚地,在计划生育时代能够很好借助地利抵抗一孩政策,实现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愿望。然而市场经济对农村的冲击让农村低成本的人生阶段都染上了经济色彩,使得结婚、育儿、教育、买房、买车等一系列的事件都成了城市的标配。这些经济条件与农村靠天吃饭的生活大相径庭,给人更多压力,促使更多人进城打工。这一系列的压力首先倒推到婚恋本身的原初压力上,更集中到传统观念里面必定是一家之主的男性身上。江西农村的多子女家庭无疑是压力更重的。为了缓解压力,更多出现姐妹的出嫁为兄弟的彩礼筹款的现象。

既然彩礼压力这么大,婚恋成本这么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结婚,这是部分九十年代乃至零零年代赣籍大学生们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