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中美关系进入新的恶性循环 北京加强外交攻势

中美关系进入新的恶性循环 北京加强外交攻势

文章来源: 德国之声 于 2023-03-19 02:17:5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中国指责美国试图“遏制”北京的发展,并且举办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峰会施展外交魅力。但专家表示,中国最近为促进全面关系所做的努力可能效果有限。

在发生了一系列外交争端之后,中美关系似乎在走向另一个恶性循环。在上周落幕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中国最高领导层指责华盛顿对北京展开全面"遏制"和"打压",导致双边关系持续恶化。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实施了全方位的遏制、围堵、打压,给我国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发言中这样说。

外交部长秦刚也对两国之间可能发生的冲突发出警告。他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举行的专场记者会上说:"如果美方不踩刹车,继续沿着错误的道路狂飙下去,再多的护栏也挡不住脱轨翻车,陷入对抗冲突,谁来承担起灾难性的后果?"

美国巴克内尔大学(Bucknell University)国际关系学教授朱志群认为,中美之间持续紧张的关系已经直接影响到北京的外交政策走向,迫使中国一边加强与发展中国家传统盟友的关系,同时也修复与澳大利亚和德国这样的西方民主国家之间的关系。

"习近平和伊朗、白俄罗斯、土库曼斯坦等国的领导人举行了会晤,但他也在北京接待了来访的德国总理肖尔茨。此外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预计今年稍晚时候也会访华",朱志群对德国之声表示,"所有这些会晤都是抵御美国抗中努力的外交战略的一部分。"

中国会成为"和平使者"吗?

中国认为其外部发展环境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无法预测的因素,尤其在乌克兰战争持续进行的背景下。

赫尔辛基大学访问学者英莎丽(Sari Arho Havren)认为,充满挑战的外部环境迫使北京在多个领域调整了外交政策。

"其中重要的一项外交政策调整就是,北京开始越来越强硬地去试图控制国际话语权,将中国塑造成为全球和平安全的提供者和平衡因素,同时将美国描述没有试图阻止冲突,而是制造和挑起冲突的侵略者",她分析道。

上周,中国也成功促成了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之间恢复外交关系。在相关协议公布之后,北京似乎有意在中东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并且有潜力挑战美国在这个石油资源丰富地区的主导地位。

拉脱维亚里加斯特拉金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塞伦科娃(Una Cerenkova)表示,中国希望通过与任何可能不会与美国结盟或者对现存国际格局持负面看法的国家加强联系,来提升自己的全球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试图与所有人展开对话,而且他们的做法是重务实而轻意识形态的",这位学者分析道,"这些努力可以给中国带来的收益是,逐渐成为其它国家心目中的一个重要参与者,从而让他们认为中国可以坐在谈判桌前,并且可以对国际安全局势带来影响。"

乌克兰与国际安全倡议

对于乌克兰危机,中国外长秦刚在两会期间表示,"冲突、制裁、施压解决不了问题,现在需要的是冷静、理智、对话",他呼吁"和谈进程应尽快开启"。

在乌克兰战争爆发满一年之际,北京发布了一份所谓的"12点声明",但是中国试图塑造自己为和平斡旋者的努力引起了一些美国高级官员的质疑。

此外,中国还发布了一份《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官方媒体称这份文件阐述了北京对于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核心理念和准则。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的学者唐安竹(Drew Thompson)认为,中国发布的全球安全倡议以及有关乌克兰问题的12点声明,都更像是"意向和偏好声明",而非战略文件。

"它旨在让中国利益相关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在安全和政治上的优先选项,如何利用这些内容宽泛的文件来实施和执行中国的治国之道,这都是由中国官员来决定的",他分析道。

美国巴克内尔大学的政治学者朱志群注意到,上述两份文件包含了很多可以在乌克兰或其它地区促进和平的一般性原则,但问题在于这份全球安全倡议是无法操作实施的。

"它重申了中国关于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承诺,以及认真对待各方合理关切的呼吁",朱志群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说,"但这并不是一份可以执行的计划。"

与俄罗斯的紧密联系还会继续

赫尔辛基大学的英莎丽指出,在当前中美竞争持续加剧的地缘政治背景下,中国可能会与俄罗斯保持更加紧密的关系,因为北京将莫斯科视为共同抗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的一个"宝贵的多层次合作伙伴"。

那么印太地区国家该如何应对一个日益雄心勃勃的中国呢?台湾亚洲交流基金会的研究员胡莎娜(Sana Hashmi)认为,该地区已经进入了一个"集体倡议时期",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成为保障地区安全的潜在伙伴。

"美国不再被视为负责提供安全保障的唯一国际啊,像印度这样的国家也日益成为潜在的安全合作伙伴",她对德国之声表示,"制定安全倡议和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是大家共同的责任。"

查看评论(25)

24小时热点排行

贝索斯带55岁未婚妻去酒店,桑切斯的“衣服”引争议
马斯克再添龙凤胎?“海后”官宣生下一儿一女
美对中重大退让!因中国在2问题上未有任何承诺
查尔斯癌症恶化入院?王室已做好秘密继位准备...
女护士家暴致死案:她在言语中沉默,在日记中求生

24小时讨论排行

贸易谈判北京没跪?网友:美国征的还是比中国多
贝森特:不脱钩 但战略品必需脱钩 钢铁芯片链更去中国化
印巴空战 中制导弹无损落地 印度捡到军情大礼包
中美联合声明发布 “丰硕”成果可能只在股市?
紧跟川普准没错?他两度高喊买股 标普大涨了…
中媒:中国面子里子全拿下 应当感谢“特朗普同志”
一批南非白人难民抵美国 川普政府高官机场迎接
中国男晒日本护照喊“打入敌人内部” 遭日网友检举急删文
薄瓜瓜歌颂母亲是“当代窦娥” 网友翻出黑历史秒破防
川普签史上最具影响力行政令 美国人不再为他国买单!
美降至30%、中降至10% 一次看懂中美谈判结果
现场细节:财长贝森特用糖来演示芬太尼有多毒
薄瓜瓜母亲节为母喊冤 称谷开来是“当代窦娥”
经贸会谈结束 何立峰:双方一致同意建立磋商机制
贸易战重大进展!央视播《纽约我爱你》引热议
离谱!特朗普拟接受卡塔尔赠送豪华飞机当“空军一号”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美关系进入新的恶性循环 北京加强外交攻势

德国之声 2023-03-19 02:17:58

中国指责美国试图“遏制”北京的发展,并且举办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峰会施展外交魅力。但专家表示,中国最近为促进全面关系所做的努力可能效果有限。

在发生了一系列外交争端之后,中美关系似乎在走向另一个恶性循环。在上周落幕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中国最高领导层指责华盛顿对北京展开全面"遏制"和"打压",导致双边关系持续恶化。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实施了全方位的遏制、围堵、打压,给我国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发言中这样说。

外交部长秦刚也对两国之间可能发生的冲突发出警告。他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举行的专场记者会上说:"如果美方不踩刹车,继续沿着错误的道路狂飙下去,再多的护栏也挡不住脱轨翻车,陷入对抗冲突,谁来承担起灾难性的后果?"

美国巴克内尔大学(Bucknell University)国际关系学教授朱志群认为,中美之间持续紧张的关系已经直接影响到北京的外交政策走向,迫使中国一边加强与发展中国家传统盟友的关系,同时也修复与澳大利亚和德国这样的西方民主国家之间的关系。

"习近平和伊朗、白俄罗斯、土库曼斯坦等国的领导人举行了会晤,但他也在北京接待了来访的德国总理肖尔茨。此外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预计今年稍晚时候也会访华",朱志群对德国之声表示,"所有这些会晤都是抵御美国抗中努力的外交战略的一部分。"

中国会成为"和平使者"吗?

中国认为其外部发展环境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无法预测的因素,尤其在乌克兰战争持续进行的背景下。

赫尔辛基大学访问学者英莎丽(Sari Arho Havren)认为,充满挑战的外部环境迫使北京在多个领域调整了外交政策。

"其中重要的一项外交政策调整就是,北京开始越来越强硬地去试图控制国际话语权,将中国塑造成为全球和平安全的提供者和平衡因素,同时将美国描述没有试图阻止冲突,而是制造和挑起冲突的侵略者",她分析道。

上周,中国也成功促成了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之间恢复外交关系。在相关协议公布之后,北京似乎有意在中东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并且有潜力挑战美国在这个石油资源丰富地区的主导地位。

拉脱维亚里加斯特拉金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塞伦科娃(Una Cerenkova)表示,中国希望通过与任何可能不会与美国结盟或者对现存国际格局持负面看法的国家加强联系,来提升自己的全球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试图与所有人展开对话,而且他们的做法是重务实而轻意识形态的",这位学者分析道,"这些努力可以给中国带来的收益是,逐渐成为其它国家心目中的一个重要参与者,从而让他们认为中国可以坐在谈判桌前,并且可以对国际安全局势带来影响。"

乌克兰与国际安全倡议

对于乌克兰危机,中国外长秦刚在两会期间表示,"冲突、制裁、施压解决不了问题,现在需要的是冷静、理智、对话",他呼吁"和谈进程应尽快开启"。

在乌克兰战争爆发满一年之际,北京发布了一份所谓的"12点声明",但是中国试图塑造自己为和平斡旋者的努力引起了一些美国高级官员的质疑。

此外,中国还发布了一份《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官方媒体称这份文件阐述了北京对于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核心理念和准则。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的学者唐安竹(Drew Thompson)认为,中国发布的全球安全倡议以及有关乌克兰问题的12点声明,都更像是"意向和偏好声明",而非战略文件。

"它旨在让中国利益相关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在安全和政治上的优先选项,如何利用这些内容宽泛的文件来实施和执行中国的治国之道,这都是由中国官员来决定的",他分析道。

美国巴克内尔大学的政治学者朱志群注意到,上述两份文件包含了很多可以在乌克兰或其它地区促进和平的一般性原则,但问题在于这份全球安全倡议是无法操作实施的。

"它重申了中国关于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承诺,以及认真对待各方合理关切的呼吁",朱志群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说,"但这并不是一份可以执行的计划。"

与俄罗斯的紧密联系还会继续

赫尔辛基大学的英莎丽指出,在当前中美竞争持续加剧的地缘政治背景下,中国可能会与俄罗斯保持更加紧密的关系,因为北京将莫斯科视为共同抗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的一个"宝贵的多层次合作伙伴"。

那么印太地区国家该如何应对一个日益雄心勃勃的中国呢?台湾亚洲交流基金会的研究员胡莎娜(Sana Hashmi)认为,该地区已经进入了一个"集体倡议时期",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成为保障地区安全的潜在伙伴。

"美国不再被视为负责提供安全保障的唯一国际啊,像印度这样的国家也日益成为潜在的安全合作伙伴",她对德国之声表示,"制定安全倡议和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是大家共同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