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梦回“大锅饭时代”:人民经济=人民没经济

梦回“大锅饭时代”:人民经济=人民没经济

文章来源: 量子学派 于 2022-09-29 22:24:0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1 虚伪圣殿,会走向地狱

一座虚伪的圣殿,最终一定会走向地狱。

温铁军教授提出一个经济学概念:人民经济。

一石激起千层浪,争议声四起。

有些人听得兴奋,感觉幸福今晚就来敲门。

也有一些人内心一激灵,这又是什么风声?

在这样敏感脆弱的时刻,更多人担心这可不仅仅是学术探讨。

温铁军教授对“人民经济”概念作出了四层解释:

第一个特征是自主性。

第二个特征是在地性。

第三个特征是综合性。

第四个特征是全民所有制。

这些解释让人想起吃大锅饭的日子,提倡回到计划时代吗?

第四个特征“全民所有”一出来,前面三个特征也就不用考虑了。

好不容易填饱肚子,要重新来玩一把“饥饿游戏”?

全民所有从另一种角度来解释就是:全民都没有。

同理。人民经济的结局是什么?也许它带着一种美好想像。

但人民经济的结局,很可能是“人民没经济”。

它可能在社会学上纠缠不清,存在一些乌托邦想像。

但从科学领域,这是非常清晰的囚徒博弈。

2 人民名义导致“囚徒博弈”

以人民的名义呼唤幸福,最终会走向囚徒困境。

这样的事件屡见不鲜,历史上比比皆是。

为什么计划经济的工业国家还会发生饥荒?

为什么石油富国委内瑞拉在大规模国有化后,超市会断水断粮?

为什么大邱庄最终走向破产?

为什么今天的华西村债务高企让人担忧?

回顾近现代史,囚徒困境是几乎无法摆脱的阴影。

原因在哪里呢?因为全民所有很容易导致平均主义,而平均主义会走向“大锅饭”。

大锅饭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用博弈论的行话就是收益矩阵十分特殊:使劲干活的人带来的额外产出,会被平均分摊到n多人身上,导致使劲干活的人本身的收益没有明显增长。

偷懒是最优选择、劳动是最坏选择的囚徒困境

大锅饭体制经过动态演化之后,必然形成一个囚徒困境,而且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比谁更偷懒,因为偷懒是最优策略,谁偷懒谁就更健康,职业病更少,死亡率更低,有时间和上级搞好关系;很少人愿意模仿劳动模范,而原先努力工作的人由于长期付出—回报不成比例,慢慢变成单位里的老油条。

即使一开始因为精神感召,有不少努力工作的人,但经过几代适者生存,这类人和他们的精神就会消失得干干净净。

一开始,大锅饭大家都吃得很开心,可后面是什么样的日子,自己可以去查查。

最应该小心的,就是滥用人民的民义。

3 大锅饭与“公地悲剧”

大锅饭悲剧,又叫公地悲剧。

三个和尚没水喝,也是这个道理。

真正了解国企业的人,也会明白这个道理。

当某个东西号称人人所有时,实际上就是人人都不在意它。

人们只期望从公共物品中捞取收益,但是没有人关心公共物品本身的结果。

大锅饭体制,表面上是集体产权,而结果却是劳动不会带来对称的收益,失误不会带来对称的损失。私有产权和产权清晰,带来的最根本的效果是自负盈亏,自己承担自己的生活,这是绝不能推诿的硬激励和硬约束。

假设一个社会既没有私有产权,也没有公有产权,会怎样?

抢夺是最优选择的囚徒困境

任何劳动的风险都相当高,因为劳动需要长久的耐心、时间,面临着自然灾害的突发风险。耗费的成本高,而收获却不一定有保障。抢夺别人的劳动果实,耗费的时间短,风险反而低,抢夺的收益明显高于成本。

没有产权,就是鼓励抢夺,而保护产权的法律的经济功能就是提高抢夺的成本,迫使想抢夺的人选择劳动策略。

假设一个社会虽然有物质产权,但不保护知识产权,会怎样?

抄袭是最优策略的囚徒困境

不保护知识产权,不提高创新的收益,不提高抄袭的成本,所有人都会选择抄袭,而社会就停滞不变,没有进步。每个人短暂的小便宜,换来的是社会的衰落。

集体产权鼓励人偷懒,而没有任何产权则鼓励人抢夺和抄袭。

所以不能只是空谈人民,更要谈人性。不谈人性只谈人民,很可能是一个骗局。

4 最优策略与“纳什均衡”

要突破大锅饭困局,就是要寻找好的“纳什均衡”。

再举一个案例,来说明这件事如何破局。

A和B都看中某新型市场,然后各投入10培育用户,以赚取收益。

数学计算出用户一旦培育好,每人赚得10收益;

但如果只有一家投入,只能损失5,而另一家能搭便车赚2;

如果都不投,只能保持现状,不赚不赔。

由上图可以看出,共同投入培养用户赚取10的策略是最优策略。

但是万一A投了,B没投,A就损失5而B却赚了2。B投A不投同理。

最后的纳什均衡是A和B都坐等对手行动,自己想获得2收益。

很显然,以上案例中形成的纳什均衡属于坏的纳什均衡。

怎样把 “坏的均衡” 转变为 “好的纳什均衡” 呢?

这里可以设计一个 “制度” 把坏的均衡转变为好的均衡。

签署违约条款:未投入者,赔偿对方5收益。

这时,共同投入,共同收益就变成了新的、好的纳什均衡。

“大锅饭” 在想像中可能是实现富裕得最快、最优的策略,但是因为是一个坏的纳什均衡,干多干少都一样,最终形成大家都不干活的稳定均衡。

5 改革是找到好的“纳什均衡”

所以,不要只是从嘴巴上“为人民服务”,而是在实际行动中让人民生活过得更好。

改革开放,就是设计一个 “制度” 把坏的均衡转变为好的均衡。

通过 “包产到户” 这个 “制度”,把农民的最优策略转变为 “努力”、“勤恳”,最终形成了好的纳什均衡。

经过改革之后的中国经济,大家都努力工作,经过动态演化之后形成一个(5,5)的收益。

一项改革建议提出后,大家都知道它的好处,但是没有人愿意率先践行这项改革,为什么?

因为最先改革的人不但得不到改革的任何好处,相反,会承担改革的所有成本和风险。

而大部分人习惯了搭便车,尤其是搭改革者的便车,在没有改革者的情况下,选择观望至少能保留原来的收益,观望就会成为所有人的最优选择。

都选择观望的囚徒困境

促进改革的办法,首先是改革风险承担机制,把第一批改革者的成本降下来,支持改革的人越多,分摊到每个支持者身上的风险和成本就越小。如此一来,少部分风险偏好的人就会率先改革,大部分安全偏好的人则会搭便车,社会就能持续不断地进步。

所以最先提出改革,并且能践行改革的人,这些人是真正的勇敢者。我们要向这些人致敬。

6 别动辄以人民的名义

不要认为加上了“人民”这个词语,就是真的为人民服务。

不能认为加上了“人民经济”,那么这个经济就是为人民。

不能只看嘴巴上的口号,更要看到最终的行动。

不要只看表面花儿一样的字眼,也要思考最终结出的恶果。

太多高大上的口号,带来很可怕的结局。

这不是虚妄的推测,饥饿时代经历了什么温教授也知道。

这个民族吃饱饭的时候并不多,应该好好珍惜。

每个人都需要警惕,不要动辄以人民的民义。

如果一定要代表,你只能代表自己的40万万亿个细胞。

当然,我们不以最大的恶意去做诛心之论,也许温教授内心世界的确有一座圣殿。但历史早就告诉我们:

很多崇高的圣殿,带来的是一座地狱。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4)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因与外国人不正当交往 大连工业大学开除学生学籍
印度空难 飞行员询问同僚“为何切断发动机燃油供应”
小扎开2亿让他跳槽 库克连挽留的尝试都没有做
夫妻千万房产被独生女抵押贷款换取加拿大永居卡
法国外长拒绝和王毅握手?这一幕引发中说纷纭

24小时讨论排行

刘晓波去世八周年:重温他留给中国人的精神遗产
选民已放弃民主党?民主党自家民调数据敲响警钟
加萨平民领物资"当场遭以军爆头"!医院泪诉:24人被击毙
联合国:加萨近800人取物资时遇害 多命丧粮援站
印度航空坠机事件:为何驾驶舱录音让事情更加扑朔迷离
幼儿园铅中毒案,我能回答所有疑点
简评人民日报呼吁“同志”称呼重归主流
川普关税一波波,为何美股不跌反涨?专家揭背后"心理战"
中美外长会晤约1小时 美媒:为特朗普访华做准备
民工大爷写高考作文《我的母亲》爆火 千字感动全网
越来越多企业这样做:在中国加工成稀土零部件再出口
川普重课30%关税!欧盟警告反制,冯德莱恩:仍盼8/1前达协议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对墨西哥、欧盟收30%关税
一美公民在以色列占领的约旦河西岸被定居者殴打致死
石破茂硬刚特朗普,日本究竟有什么筹码
川普呛开征30%关税,墨西哥怒批:不公平协议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梦回“大锅饭时代”:人民经济=人民没经济

量子学派 2022-09-29 22:24:02

1 虚伪圣殿,会走向地狱

一座虚伪的圣殿,最终一定会走向地狱。

温铁军教授提出一个经济学概念:人民经济。

一石激起千层浪,争议声四起。

有些人听得兴奋,感觉幸福今晚就来敲门。

也有一些人内心一激灵,这又是什么风声?

在这样敏感脆弱的时刻,更多人担心这可不仅仅是学术探讨。

温铁军教授对“人民经济”概念作出了四层解释:

第一个特征是自主性。

第二个特征是在地性。

第三个特征是综合性。

第四个特征是全民所有制。

这些解释让人想起吃大锅饭的日子,提倡回到计划时代吗?

第四个特征“全民所有”一出来,前面三个特征也就不用考虑了。

好不容易填饱肚子,要重新来玩一把“饥饿游戏”?

全民所有从另一种角度来解释就是:全民都没有。

同理。人民经济的结局是什么?也许它带着一种美好想像。

但人民经济的结局,很可能是“人民没经济”。

它可能在社会学上纠缠不清,存在一些乌托邦想像。

但从科学领域,这是非常清晰的囚徒博弈。

2 人民名义导致“囚徒博弈”

以人民的名义呼唤幸福,最终会走向囚徒困境。

这样的事件屡见不鲜,历史上比比皆是。

为什么计划经济的工业国家还会发生饥荒?

为什么石油富国委内瑞拉在大规模国有化后,超市会断水断粮?

为什么大邱庄最终走向破产?

为什么今天的华西村债务高企让人担忧?

回顾近现代史,囚徒困境是几乎无法摆脱的阴影。

原因在哪里呢?因为全民所有很容易导致平均主义,而平均主义会走向“大锅饭”。

大锅饭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用博弈论的行话就是收益矩阵十分特殊:使劲干活的人带来的额外产出,会被平均分摊到n多人身上,导致使劲干活的人本身的收益没有明显增长。

偷懒是最优选择、劳动是最坏选择的囚徒困境

大锅饭体制经过动态演化之后,必然形成一个囚徒困境,而且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比谁更偷懒,因为偷懒是最优策略,谁偷懒谁就更健康,职业病更少,死亡率更低,有时间和上级搞好关系;很少人愿意模仿劳动模范,而原先努力工作的人由于长期付出—回报不成比例,慢慢变成单位里的老油条。

即使一开始因为精神感召,有不少努力工作的人,但经过几代适者生存,这类人和他们的精神就会消失得干干净净。

一开始,大锅饭大家都吃得很开心,可后面是什么样的日子,自己可以去查查。

最应该小心的,就是滥用人民的民义。

3 大锅饭与“公地悲剧”

大锅饭悲剧,又叫公地悲剧。

三个和尚没水喝,也是这个道理。

真正了解国企业的人,也会明白这个道理。

当某个东西号称人人所有时,实际上就是人人都不在意它。

人们只期望从公共物品中捞取收益,但是没有人关心公共物品本身的结果。

大锅饭体制,表面上是集体产权,而结果却是劳动不会带来对称的收益,失误不会带来对称的损失。私有产权和产权清晰,带来的最根本的效果是自负盈亏,自己承担自己的生活,这是绝不能推诿的硬激励和硬约束。

假设一个社会既没有私有产权,也没有公有产权,会怎样?

抢夺是最优选择的囚徒困境

任何劳动的风险都相当高,因为劳动需要长久的耐心、时间,面临着自然灾害的突发风险。耗费的成本高,而收获却不一定有保障。抢夺别人的劳动果实,耗费的时间短,风险反而低,抢夺的收益明显高于成本。

没有产权,就是鼓励抢夺,而保护产权的法律的经济功能就是提高抢夺的成本,迫使想抢夺的人选择劳动策略。

假设一个社会虽然有物质产权,但不保护知识产权,会怎样?

抄袭是最优策略的囚徒困境

不保护知识产权,不提高创新的收益,不提高抄袭的成本,所有人都会选择抄袭,而社会就停滞不变,没有进步。每个人短暂的小便宜,换来的是社会的衰落。

集体产权鼓励人偷懒,而没有任何产权则鼓励人抢夺和抄袭。

所以不能只是空谈人民,更要谈人性。不谈人性只谈人民,很可能是一个骗局。

4 最优策略与“纳什均衡”

要突破大锅饭困局,就是要寻找好的“纳什均衡”。

再举一个案例,来说明这件事如何破局。

A和B都看中某新型市场,然后各投入10培育用户,以赚取收益。

数学计算出用户一旦培育好,每人赚得10收益;

但如果只有一家投入,只能损失5,而另一家能搭便车赚2;

如果都不投,只能保持现状,不赚不赔。

由上图可以看出,共同投入培养用户赚取10的策略是最优策略。

但是万一A投了,B没投,A就损失5而B却赚了2。B投A不投同理。

最后的纳什均衡是A和B都坐等对手行动,自己想获得2收益。

很显然,以上案例中形成的纳什均衡属于坏的纳什均衡。

怎样把 “坏的均衡” 转变为 “好的纳什均衡” 呢?

这里可以设计一个 “制度” 把坏的均衡转变为好的均衡。

签署违约条款:未投入者,赔偿对方5收益。

这时,共同投入,共同收益就变成了新的、好的纳什均衡。

“大锅饭” 在想像中可能是实现富裕得最快、最优的策略,但是因为是一个坏的纳什均衡,干多干少都一样,最终形成大家都不干活的稳定均衡。

5 改革是找到好的“纳什均衡”

所以,不要只是从嘴巴上“为人民服务”,而是在实际行动中让人民生活过得更好。

改革开放,就是设计一个 “制度” 把坏的均衡转变为好的均衡。

通过 “包产到户” 这个 “制度”,把农民的最优策略转变为 “努力”、“勤恳”,最终形成了好的纳什均衡。

经过改革之后的中国经济,大家都努力工作,经过动态演化之后形成一个(5,5)的收益。

一项改革建议提出后,大家都知道它的好处,但是没有人愿意率先践行这项改革,为什么?

因为最先改革的人不但得不到改革的任何好处,相反,会承担改革的所有成本和风险。

而大部分人习惯了搭便车,尤其是搭改革者的便车,在没有改革者的情况下,选择观望至少能保留原来的收益,观望就会成为所有人的最优选择。

都选择观望的囚徒困境

促进改革的办法,首先是改革风险承担机制,把第一批改革者的成本降下来,支持改革的人越多,分摊到每个支持者身上的风险和成本就越小。如此一来,少部分风险偏好的人就会率先改革,大部分安全偏好的人则会搭便车,社会就能持续不断地进步。

所以最先提出改革,并且能践行改革的人,这些人是真正的勇敢者。我们要向这些人致敬。

6 别动辄以人民的名义

不要认为加上了“人民”这个词语,就是真的为人民服务。

不能认为加上了“人民经济”,那么这个经济就是为人民。

不能只看嘴巴上的口号,更要看到最终的行动。

不要只看表面花儿一样的字眼,也要思考最终结出的恶果。

太多高大上的口号,带来很可怕的结局。

这不是虚妄的推测,饥饿时代经历了什么温教授也知道。

这个民族吃饱饭的时候并不多,应该好好珍惜。

每个人都需要警惕,不要动辄以人民的民义。

如果一定要代表,你只能代表自己的40万万亿个细胞。

当然,我们不以最大的恶意去做诛心之论,也许温教授内心世界的确有一座圣殿。但历史早就告诉我们:

很多崇高的圣殿,带来的是一座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