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30年前她因为一双“大眼睛”震撼全国,现在怎样了?

30年前她因为一双“大眼睛”震撼全国,现在怎样了?

文章来源: 上游新闻 于 2021-09-14 02:59:4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这张照片,大多数中国人都看到过,而且无数次地看到过。照片上这双闪闪发光、饱含企盼的大眼睛,让许多人无法忘怀。

黑白色调的照片里,小姑娘衣着破旧,头发蓬乱,小手握着铅笔坐在桌前,表情怯生生的,一双清亮纯真的大眼睛似乎在凝视着你,流露出强烈的、渴望的光芒,正代表着无数贫困地区的孩子在发出心底的呐喊:“我要上学!”

1991年,这张名为《我要上学》的照片一经问世,便牵动了万千国人的心,观者无不为之内心震撼,甚至潸然泪下。自那时开始,希望工程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资助,无数失学儿童得以重返校园,圆了求学梦。而照片中的主人公——当年才8岁的苏明娟,在照片拍完后,意外地成了“名人”,成了希望工程最有影响力的“代言人”,人生也因此而改写。

一转眼,三十年过去了。照片里那个曾经备受瞩目的小女孩,后来怎么样了,会过着如何的人生?

1

1983年,苏明娟出生在安徽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一个普通的农家。父母靠打鱼、养蚕、养猪和种田、种板栗为生,一家人过着辛劳拮据的乡村生活。“大眼睛”照片拍摄的当时,苏明娟还在安徽金寨的张湾小学读一年级,每学期六七十元的书杂费成了家里最大的负担。

山区教学条件很差,孩子们求学十分艰苦。苏明娟清晰地回忆起她当年就读的张湾小学:教室低矮破旧,冬天窗户没有钱装玻璃,蒙上塑料布又怕光线不好,所以只好任寒风呼啸着灌进教室。他们经常冻得缩成一团,仍然坚持读书。

金寨县希望小学的前身——彭氏祠堂(资料照片)

1991年5月的一天,读小学一年级的苏明娟正在专心听课,她那双渴求知识的大眼睛,闯进了正在学校采访的记者解海龙的视线,“那眼神有着很强的穿透性,能够进入到人们的心灵里”。于是,当握着铅笔的苏明娟再次抬头凝视黑板时,解海龙迅速摁下了快门。

这幅题为《我要读书》的照片发表后,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这张照片成为了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被国内各大媒体争相转载,苏明娟也随之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许多人纷纷为濒临失学的农村贫困儿童倾囊相助。

2

第一个向苏明娟捐款是李万,他将自己微薄的津贴攒起,每学期都会寄给苏明娟100元,一直到小学毕业。“读中学时,很多好心人都给予过我帮助,有的小朋友把零花钱寄来了,有的大学生把业余时间的打工钱也寄给了我。天津一名退休老人从我读初中到高中,每年过节都给我寄糖果和生活用品。”回想起这些,苏明娟充满了感激。

后来又有其他捐助者试图捐助苏明娟,善良忠厚的父亲对苏明娟说:“这钱我们不能要,因为我们已经有别人的帮助了。你爸你妈还能干活,还能养活你和弟弟。”在捐助人拒绝收回捐款的情况下,苏明娟将这笔钱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

1998年,苏明娟以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的身份,赴北京参加大会。整个大会堂里,她是最小的与会代表。苏明娟迎来了很多鲜花、掌声和关注,但她始终是那么淳朴本分,不卑不亢。

2002年9月,苏明娟考取了安徽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2005年毕业后,她进入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工作。

入职工行后的苏明娟与童年照片合影

3

那张照片改变了苏明娟的人生,但她却没有因此而迷失。得到资助仅仅是苏明娟人生轨迹改变的开始。在无数爱心人士的帮助和感召下,小小年纪的苏明娟也踏上了公益助人的道路,至今没有中断。

1997年,刚上初二的苏明娟,主动将资助得来的600元钱汇给了宁夏的一位回族小姑娘,帮她圆了求学梦;

2002年,考上安徽大学后,她坚持勤工俭学,把每学期定额发给她的900元生活补贴全部转给其他贫困学生;

参加工作后,苏明娟把第一笔工资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此后每月她都会捐出收入的一部分;每年,她都会拿出1000元资助贫困生,从未间断……

2006年,她和解海龙拍卖了著名的“大眼睛女孩”照片版权,所得30多万元用于援建西藏拉萨市曲水县的一所希望小学,成百上千藏族孩子自此有学可上。

2018年,她拿出3万元积蓄作为启动资金,设立了“苏明娟助学基金”,致力于帮助更多的贫困学子,将爱和希望继续传递下去。该公益基金已参与援建了两所希望小学,并资助了45名贫困大学新生。在全民关注下长大的苏明娟,实现了从受助者到捐赠者的转变。

30年前,她身处逆境;30年后,她涅槃重生。

现在,苏明娟已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做了妈妈,有了可爱的孩子。她曾带着孩子在视频里向解海龙真诚致谢,向观众们深情讲述她的故事,令无数观众落泪。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撑把伞。”这句话用在苏明娟身上,再合适不过。

她,曾是受益者。

现在,更是践行者。

30年前,苏明娟或许想象不到,一张照片带来了一生的改变。

30年间,她接过助力棒,努力地将善意和希望继续传递下去。

未来,这场用爱和希望筑起来的梦,会一直延续下去,生生不息。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2)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超过两千人遇难!更大的灾难还在后头
吉米坎摩尔暗示柯克案疑凶或是川普支持者 节目遭停播
宾州爆枪击案 警员3死2伤 现场“连珠炮”似的枪响…
德国小伙在中国贫困山区支教10年,然后他去哪了
习近平似仍沉醉于阅兵 要籍此完善大党大国典礼制度




24小时讨论排行

华裔女生赞毛泽东:全美哗然 校方切割 本人道歉
美国掀“老年贫穷”潮!年薪百万前工程师晚景凄凉
华裔女生引毛语录 主张政治暗杀遭肉搜 网:遣返她
一场思想的巨震,正在美国发生
奥巴马又开怼,白宫反击:他一有机会就制造分裂
沙特高调与巴基斯坦军事结盟,打破以色列核威慑
安提法有多恐怖?川普将左翼运动指定为“主要恐怖组织”
年薪上亿的清华学霸在美遭双重起诉,曾想反诉公司诽谤
历时4年终赢特斯拉!车顶维权女车主有话要说
不满企业给川普政府送钱!中国突然封杀辉达AI晶片
大豆,中国的贸易战筹码和美国农民的危机
"庆祝"即被解僱 美国教育圈与娱乐圈成“重灾区”
川普竞选时说让电费减半 现在美国电价正迅速上涨
哈马斯高层遇袭后首次公开露面:1分钟内12枚导弹
英王举行国宴 大赞川普 强调英美“最密切关係”
噩梦!新移民百万买房 竟被"职业租霸"赖租1年 上庭8次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30年前她因为一双“大眼睛”震撼全国,现在怎样了?

上游新闻 2021-09-14 02:59:44

这张照片,大多数中国人都看到过,而且无数次地看到过。照片上这双闪闪发光、饱含企盼的大眼睛,让许多人无法忘怀。

黑白色调的照片里,小姑娘衣着破旧,头发蓬乱,小手握着铅笔坐在桌前,表情怯生生的,一双清亮纯真的大眼睛似乎在凝视着你,流露出强烈的、渴望的光芒,正代表着无数贫困地区的孩子在发出心底的呐喊:“我要上学!”

1991年,这张名为《我要上学》的照片一经问世,便牵动了万千国人的心,观者无不为之内心震撼,甚至潸然泪下。自那时开始,希望工程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资助,无数失学儿童得以重返校园,圆了求学梦。而照片中的主人公——当年才8岁的苏明娟,在照片拍完后,意外地成了“名人”,成了希望工程最有影响力的“代言人”,人生也因此而改写。

一转眼,三十年过去了。照片里那个曾经备受瞩目的小女孩,后来怎么样了,会过着如何的人生?

1

1983年,苏明娟出生在安徽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一个普通的农家。父母靠打鱼、养蚕、养猪和种田、种板栗为生,一家人过着辛劳拮据的乡村生活。“大眼睛”照片拍摄的当时,苏明娟还在安徽金寨的张湾小学读一年级,每学期六七十元的书杂费成了家里最大的负担。

山区教学条件很差,孩子们求学十分艰苦。苏明娟清晰地回忆起她当年就读的张湾小学:教室低矮破旧,冬天窗户没有钱装玻璃,蒙上塑料布又怕光线不好,所以只好任寒风呼啸着灌进教室。他们经常冻得缩成一团,仍然坚持读书。

金寨县希望小学的前身——彭氏祠堂(资料照片)

1991年5月的一天,读小学一年级的苏明娟正在专心听课,她那双渴求知识的大眼睛,闯进了正在学校采访的记者解海龙的视线,“那眼神有着很强的穿透性,能够进入到人们的心灵里”。于是,当握着铅笔的苏明娟再次抬头凝视黑板时,解海龙迅速摁下了快门。

这幅题为《我要读书》的照片发表后,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这张照片成为了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被国内各大媒体争相转载,苏明娟也随之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许多人纷纷为濒临失学的农村贫困儿童倾囊相助。

2

第一个向苏明娟捐款是李万,他将自己微薄的津贴攒起,每学期都会寄给苏明娟100元,一直到小学毕业。“读中学时,很多好心人都给予过我帮助,有的小朋友把零花钱寄来了,有的大学生把业余时间的打工钱也寄给了我。天津一名退休老人从我读初中到高中,每年过节都给我寄糖果和生活用品。”回想起这些,苏明娟充满了感激。

后来又有其他捐助者试图捐助苏明娟,善良忠厚的父亲对苏明娟说:“这钱我们不能要,因为我们已经有别人的帮助了。你爸你妈还能干活,还能养活你和弟弟。”在捐助人拒绝收回捐款的情况下,苏明娟将这笔钱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

1998年,苏明娟以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的身份,赴北京参加大会。整个大会堂里,她是最小的与会代表。苏明娟迎来了很多鲜花、掌声和关注,但她始终是那么淳朴本分,不卑不亢。

2002年9月,苏明娟考取了安徽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2005年毕业后,她进入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工作。

入职工行后的苏明娟与童年照片合影

3

那张照片改变了苏明娟的人生,但她却没有因此而迷失。得到资助仅仅是苏明娟人生轨迹改变的开始。在无数爱心人士的帮助和感召下,小小年纪的苏明娟也踏上了公益助人的道路,至今没有中断。

1997年,刚上初二的苏明娟,主动将资助得来的600元钱汇给了宁夏的一位回族小姑娘,帮她圆了求学梦;

2002年,考上安徽大学后,她坚持勤工俭学,把每学期定额发给她的900元生活补贴全部转给其他贫困学生;

参加工作后,苏明娟把第一笔工资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此后每月她都会捐出收入的一部分;每年,她都会拿出1000元资助贫困生,从未间断……

2006年,她和解海龙拍卖了著名的“大眼睛女孩”照片版权,所得30多万元用于援建西藏拉萨市曲水县的一所希望小学,成百上千藏族孩子自此有学可上。

2018年,她拿出3万元积蓄作为启动资金,设立了“苏明娟助学基金”,致力于帮助更多的贫困学子,将爱和希望继续传递下去。该公益基金已参与援建了两所希望小学,并资助了45名贫困大学新生。在全民关注下长大的苏明娟,实现了从受助者到捐赠者的转变。

30年前,她身处逆境;30年后,她涅槃重生。

现在,苏明娟已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做了妈妈,有了可爱的孩子。她曾带着孩子在视频里向解海龙真诚致谢,向观众们深情讲述她的故事,令无数观众落泪。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撑把伞。”这句话用在苏明娟身上,再合适不过。

她,曾是受益者。

现在,更是践行者。

30年前,苏明娟或许想象不到,一张照片带来了一生的改变。

30年间,她接过助力棒,努力地将善意和希望继续传递下去。

未来,这场用爱和希望筑起来的梦,会一直延续下去,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