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德国教授携冠状病毒抑制剂飞中国 有效性尚待验证(图)

德国教授携冠状病毒抑制剂飞中国 有效性尚待验证

文章来源: 科技日报 于 2020-01-24 09:03:4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这一抑制剂在国外应该没有获得临床上市许可。他应该是来寻求科研合作的,这一抑制剂在国外没有病例可以进行临床试验,因为SARS已经销声匿迹了,尚无法证明这一药品有效。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是不是有效,要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经过相关的程序,证明安全有效才会大规模应用于临床。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据德国中文网报道:德国吕贝克大学Rolf Hilgenfeld教授正在乘飞机飞往中国。在他的行李中,可能携带有冠状病毒抑制剂。

这不是Rolf Hilgenfeld教授第一次来访中国,2015年12月1日他曾访问武汉病毒研究所并做了题为“Of proteases and macrodomains: MERS is not SARS(蛋白酶和大结构域:MERS与SARS不同)”的精彩学术报告。他也是中国科学院特聘国际高级科学家,专注于新发病毒结构生物学研究领域。

他带来的抑制剂是否有效?能不能像报道中所说的“可能是遏制中国冠状病毒流行的关键”?科技日报记者专访了病毒学专家、北京化工大学教授童贻刚。

科技日报:病毒抑制剂是什么?起什么作用?

童贻刚:抑制剂起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对病毒入侵细胞、复制、组装、释放的过程起到“拦截”的作用。

抑制剂一般是小分子化学物质,具有抑制病毒的一些关键酶的活性。

抑制剂的目标是,让病毒感染复制的机制失活,比如大部分人类病毒是RNA病毒,RNA病毒要复制,需要RNA复制酶,即“RNA依赖的RNA聚合酶”;病毒在复制过程中,还需要蛋白酶把蛋白基因组编码的多聚蛋白前体切割成小的成熟病毒蛋白……这些小分子抑制剂就是要破坏病毒的“组装工厂”,让它“瘫痪”。小分子抑制剂所针对的酶都是病毒所特有的,一般人体内没有这类酶,所以这些抑制剂对人体的副作用很小,一般只会对病毒有作用。

科技日报:抑制剂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研发的吗?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抑制效果好吗?

童贻刚:

Rolf Hilgenfeld教授带来的抑制剂并不是针对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研发的

,它应该也没有在其他国家获得批准正式上市。

至于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效果目前仍不知晓,需要进一步进行科学验证。总得来说,抑制剂药物可能具有一定的广谱性。亲缘关系比较接近的病毒,因为它们的酶在蛋白质序列上有保守性,作用机制也是相似的,针对这些酶的抑制剂药物,对于A病毒有作用的话,对于和它亲缘关系近的B病毒很可能有同样的作用。但必须经过验证,如果不验证的话直接用,将有很大可能无效。尽管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CoV有一定得相似性,但不是同一种病毒,因此针对SARS-CoV研制的抑制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治疗,需要先进行验证。

科技日报:德国专家带抑制剂进入中国,您怎么评价?

童贻刚:

各国间开展科学研究的合作由来已久。

这一抑制剂在国外应该没有获得临床上市许可。他应该是来寻求科研合作的,这一抑制剂在国外没有病例可以进行临床试验,因为SARS已经销声匿迹了,尚无法证明这一药品有效。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是不是有效,要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经过相关的程序,证明安全有效才会大规模应用于临床。

科技日报:相比于抑制剂,能产生更深远效果的还是疫苗吗?

童贻刚:总体上讲,遏制病毒最重要的还是疫苗。

人感染病毒之后,再去用抑制剂治疗的话,这个病毒还可以再去感染其他人。抑制剂可以在病人被病毒感染之后得到治愈,但并没有阻断病毒去感染其他人。

虽然可以提前使用抑制剂预防,但预防没有激发整个机体的免疫,无法形成长久的预防,随着抑制剂在体内的代谢,抑制剂的预防作用也会消失。而疫苗用过之后,会让机体免疫细胞产生“记忆”,产生持续的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免疫力。

1月22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科技应对”第一批8个应急攻关项目已经紧急启动,经费拨付到位。国家层面已经迅速启动应急科技攻关项目,着重在病毒溯源、传播途径、动物模型建立、感染与致病机理、快速检测方法、基因组变异与进化、重症病人优化治疗方案、应急保护抗体研发、快速疫苗研发、中医药防治等方面进行部署。目前政府已经将疫苗研发提上日程,目前已经进入紧张的疫苗研制阶段。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8)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电子垃圾三件套,捞了中国男人几百亿?
看不懂,为什么日本女性宁愿负债也要找牛郎
“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让14亿中国人笑话我们”
“以为自己不可能被骗” 反诈大使演员朱时茂遭诈骗
什么才是加州硅谷清华学霸杀妻案的真相?

24小时讨论排行

会见梅尔茨 王毅提起中国曾无条件支持德国统一
“大而美”法案通过了,特朗普大胜,美国大败
印度花巨资建90度死亡直角高架桥 7工程师遭解雇
承认当年赴美签证有问题,但马斯克永远是马斯克
金正恩看在俄作战士兵影片时落泪 俄朝合作换回什么?
特朗普希望孤立中国,与越南的贸易协议很重要
美国最高法院:允许将非法移民遣送至南苏丹
美解禁大飞机发动机对华出口 能换来中方稀土让步?
一个自由主义的乌托邦:“它”或许是民主党最后的希望
俄海军副总司令在指挥所阵亡,乌方袭击细节披露
各国8月1日开始交关税,川普:税率最高70%
“反诈大使”朱时茂自曝一天两遇骗局 被骗走2000元
日本前首相谈美加征关税:哭闹的小孩儿
美国迈向250 七月四日如相问,你是哪种MAGA人?
坠楼机长妻子:丈夫出事无人通知 最后一眼都没见到
曝歼20缠斗F35 央视强调“牺牲准备”令小粉红洩气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德国教授携冠状病毒抑制剂飞中国 有效性尚待验证

科技日报 2020-01-24 09:03:48

这一抑制剂在国外应该没有获得临床上市许可。他应该是来寻求科研合作的,这一抑制剂在国外没有病例可以进行临床试验,因为SARS已经销声匿迹了,尚无法证明这一药品有效。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是不是有效,要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经过相关的程序,证明安全有效才会大规模应用于临床。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据德国中文网报道:德国吕贝克大学Rolf Hilgenfeld教授正在乘飞机飞往中国。在他的行李中,可能携带有冠状病毒抑制剂。

这不是Rolf Hilgenfeld教授第一次来访中国,2015年12月1日他曾访问武汉病毒研究所并做了题为“Of proteases and macrodomains: MERS is not SARS(蛋白酶和大结构域:MERS与SARS不同)”的精彩学术报告。他也是中国科学院特聘国际高级科学家,专注于新发病毒结构生物学研究领域。

他带来的抑制剂是否有效?能不能像报道中所说的“可能是遏制中国冠状病毒流行的关键”?科技日报记者专访了病毒学专家、北京化工大学教授童贻刚。

科技日报:病毒抑制剂是什么?起什么作用?

童贻刚:抑制剂起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对病毒入侵细胞、复制、组装、释放的过程起到“拦截”的作用。

抑制剂一般是小分子化学物质,具有抑制病毒的一些关键酶的活性。

抑制剂的目标是,让病毒感染复制的机制失活,比如大部分人类病毒是RNA病毒,RNA病毒要复制,需要RNA复制酶,即“RNA依赖的RNA聚合酶”;病毒在复制过程中,还需要蛋白酶把蛋白基因组编码的多聚蛋白前体切割成小的成熟病毒蛋白……这些小分子抑制剂就是要破坏病毒的“组装工厂”,让它“瘫痪”。小分子抑制剂所针对的酶都是病毒所特有的,一般人体内没有这类酶,所以这些抑制剂对人体的副作用很小,一般只会对病毒有作用。

科技日报:抑制剂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研发的吗?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抑制效果好吗?

童贻刚:

Rolf Hilgenfeld教授带来的抑制剂并不是针对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研发的

,它应该也没有在其他国家获得批准正式上市。

至于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效果目前仍不知晓,需要进一步进行科学验证。总得来说,抑制剂药物可能具有一定的广谱性。亲缘关系比较接近的病毒,因为它们的酶在蛋白质序列上有保守性,作用机制也是相似的,针对这些酶的抑制剂药物,对于A病毒有作用的话,对于和它亲缘关系近的B病毒很可能有同样的作用。但必须经过验证,如果不验证的话直接用,将有很大可能无效。尽管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CoV有一定得相似性,但不是同一种病毒,因此针对SARS-CoV研制的抑制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治疗,需要先进行验证。

科技日报:德国专家带抑制剂进入中国,您怎么评价?

童贻刚:

各国间开展科学研究的合作由来已久。

这一抑制剂在国外应该没有获得临床上市许可。他应该是来寻求科研合作的,这一抑制剂在国外没有病例可以进行临床试验,因为SARS已经销声匿迹了,尚无法证明这一药品有效。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是不是有效,要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经过相关的程序,证明安全有效才会大规模应用于临床。

科技日报:相比于抑制剂,能产生更深远效果的还是疫苗吗?

童贻刚:总体上讲,遏制病毒最重要的还是疫苗。

人感染病毒之后,再去用抑制剂治疗的话,这个病毒还可以再去感染其他人。抑制剂可以在病人被病毒感染之后得到治愈,但并没有阻断病毒去感染其他人。

虽然可以提前使用抑制剂预防,但预防没有激发整个机体的免疫,无法形成长久的预防,随着抑制剂在体内的代谢,抑制剂的预防作用也会消失。而疫苗用过之后,会让机体免疫细胞产生“记忆”,产生持续的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免疫力。

1月22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科技应对”第一批8个应急攻关项目已经紧急启动,经费拨付到位。国家层面已经迅速启动应急科技攻关项目,着重在病毒溯源、传播途径、动物模型建立、感染与致病机理、快速检测方法、基因组变异与进化、重症病人优化治疗方案、应急保护抗体研发、快速疫苗研发、中医药防治等方面进行部署。目前政府已经将疫苗研发提上日程,目前已经进入紧张的疫苗研制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