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中国人在非洲又干成了一件大事 意义超出你想象(组图)

中国人在非洲又干成了一件大事 意义超出你想象

文章来源: 经济日报 于 2019-06-29 00:02:5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每公顷10.8吨!

中国人在非洲又干成了一件大事。最近,中国农业技术专家在马达加斯加种植的水稻取得巨大成功。

抽样测产数据显示,在当地种植的5公顷杂交水稻,每公顷产量达到10.8吨。而当地一般水稻产量只有每公顷3吨。

3倍多的差距是怎么实现的?难度有多大?对非洲国家影响有多少?

今年3月,在布隆迪西北部布班扎省宁加村,中国援助布隆迪农业专家组专家在中国杂交水稻示范田察看水稻生产情况。 新华社记者吕天然摄

在非洲种杂交水稻,难度不止一点

别说整个非洲,就是在马达加斯加种植杂交水稻,难度也很大。

原因很简单。马达加斯加气候条件复杂,近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集中了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高原、半干旱四种气候。培育出适应各种气候的高产种子,绝非易事。

就算研制出高产种子,要大规模推广,还离不开当地规模化制种。今年4月份,我国在非洲才首次成功实现杂交水稻规模化制种。

种子问题解决了,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培训:如何对当地农业官员、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2012年至今,中国农业农村部已举办了260期培训班,累计为非洲53个国家培训农业官员和技术人员4980人次。

10.8吨,对非洲农业意味着什么?  

今年3月,在布隆迪西北部布班扎省宁加村,中国援助布隆迪农业专家组专家在中国杂交水稻示范田指导当地农业技术员。 新华社记者吕天然摄

每公顷10.8吨,给马达加斯加这个农业人口占80%,但稻米的产量却一直不高,至今仍有近200万人面临饥荒威胁,每年需要进口大米40万吨的最不发达国家,带来了新希望。

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下,以胡月舫为代表的中国专家,给马达加斯加带去了杂交水稻的最新技术。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培植出适合当地土壤、气候的5个高产杂交水稻品种。

这是中国首次在非洲培育出适应当地环境气候特点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水稻种子。

“只要马达加斯加全国杂交水稻面积推广达到15%,就能实现大米自给。”胡月舫表示,依靠中国新技术培育的杂交水稻品种,平均产量是非洲当地品种的2到3倍。

受益的不仅仅是马达加斯加,而是整个非洲。从马达加斯加,到利比里亚、塞内加尔、塞拉利昂……来自中国的“东方魔稻”技术,正帮助非洲国家解决困扰他们的粮食紧缺问题。

让我们一起为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点赞!

查看评论(48)

24小时热点排行

近代最大规模缠斗!125架战机激战1小时 38人丧命
快讯!梵蒂冈冒白烟 新教皇当选
中国国家卫健委最新发文 大批医院要开设这个科室
铁棒殴打、强行剃发 两华裔少女遭15人暴力围殴
特朗普对华加征145%的关税后 美国企业“爆单”了?

24小时讨论排行

散播假消息?印驳斥“巴击落军机”:拿旧照发文
沈阳将举行纪念苏军“不朽军团”游行 中小学生也参加
川普对等关税第一国!美国与英国签署贸易协议
普京和习近平发表联合声明谴责美国,强调中俄互信
印巴爆发近20年最严重冲突后,莫迪首次发声
习近平告诉普京 面对“霸权骚扰”他与俄罗斯站在一起
不减息!川普发文大骂鲍威尔:蠢材 什么都不懂
习近平冒着无人机袭击的危险来到莫斯科
纽约时报:中国远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经终结
中又赢?巴基斯坦证实:使用J10战机击落印军“阵风”
印度称摧毁巴防空系统 遭嘲讽:派几架阵风来查看
被拜登怼急眼,白宫怒批:他是国家之耻
比尔盖茨决定捐99%财产,却没准备给新女友留点
比尔·盖茨:未来20年,我将捐出几乎全部财富
急转弯?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美商务部证实 川普将撤销“拜登版”AI芯片出口禁令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国人在非洲又干成了一件大事 意义超出你想象

经济日报 2019-06-29 00:02:56

每公顷10.8吨!

中国人在非洲又干成了一件大事。最近,中国农业技术专家在马达加斯加种植的水稻取得巨大成功。

抽样测产数据显示,在当地种植的5公顷杂交水稻,每公顷产量达到10.8吨。而当地一般水稻产量只有每公顷3吨。

3倍多的差距是怎么实现的?难度有多大?对非洲国家影响有多少?

今年3月,在布隆迪西北部布班扎省宁加村,中国援助布隆迪农业专家组专家在中国杂交水稻示范田察看水稻生产情况。 新华社记者吕天然摄

在非洲种杂交水稻,难度不止一点

别说整个非洲,就是在马达加斯加种植杂交水稻,难度也很大。

原因很简单。马达加斯加气候条件复杂,近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集中了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高原、半干旱四种气候。培育出适应各种气候的高产种子,绝非易事。

就算研制出高产种子,要大规模推广,还离不开当地规模化制种。今年4月份,我国在非洲才首次成功实现杂交水稻规模化制种。

种子问题解决了,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培训:如何对当地农业官员、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2012年至今,中国农业农村部已举办了260期培训班,累计为非洲53个国家培训农业官员和技术人员4980人次。

10.8吨,对非洲农业意味着什么?  

今年3月,在布隆迪西北部布班扎省宁加村,中国援助布隆迪农业专家组专家在中国杂交水稻示范田指导当地农业技术员。 新华社记者吕天然摄

每公顷10.8吨,给马达加斯加这个农业人口占80%,但稻米的产量却一直不高,至今仍有近200万人面临饥荒威胁,每年需要进口大米40万吨的最不发达国家,带来了新希望。

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下,以胡月舫为代表的中国专家,给马达加斯加带去了杂交水稻的最新技术。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培植出适合当地土壤、气候的5个高产杂交水稻品种。

这是中国首次在非洲培育出适应当地环境气候特点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水稻种子。

“只要马达加斯加全国杂交水稻面积推广达到15%,就能实现大米自给。”胡月舫表示,依靠中国新技术培育的杂交水稻品种,平均产量是非洲当地品种的2到3倍。

受益的不仅仅是马达加斯加,而是整个非洲。从马达加斯加,到利比里亚、塞内加尔、塞拉利昂……来自中国的“东方魔稻”技术,正帮助非洲国家解决困扰他们的粮食紧缺问题。

让我们一起为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