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1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37岁妈妈胃癌去世 医生:悲剧本可避免(图)

37岁妈妈胃癌去世 医生:悲剧本可避免

文章来源: 钱江晚报 于 2019-06-28 08:45:4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这是一个真实的病例,



  从确诊到去世,

  仅一年零三个月,

  去世时年仅37岁,

  儿子还在读小学……  

  拒绝做胃肠镜,

  一年后去世去世时年仅37岁

  “千万不要觉得癌症离自己很远,我当了二十多年的消化科医生,年纪轻轻就患上胃肠、结直肠癌的,碰到太多,太多了。”康大夫国际医院执行院长陈毅鹏博士说,最让他惋惜的是一位年轻妈妈。

  “她第一次找到我是因为她的叔叔、伯伯都得了胃癌。”陈院说,在胃癌的高危人群中,胃癌家族史是被着重提的一条,为此,建议她每年坚持做胃镜。

  第一年,做了,没有问题。

  第二年,做了,没有问题。

  第三年,没做!

  第四年,体检发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如果是几岁的儿童出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一般没问题,可以不去管,但对成年人来说,那不得了,大都与癌症有关。”陈院说,后来,胃镜检查证实了他的判断,她患上了胃癌,Borrmann(鲍曼)III型,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进展期胃癌。

  确诊后,她看了国内外最好的专家,用了当时全球最好的化疗药。遗憾的是,一年零三个月后还是去世了,那年她37岁,儿子还在读小学。

  “如果她第三年继续做胃镜,悲剧就不会发生。”陈院说,他曾问过她为什么第三年没做胃镜,她的理由和大部分人一样——做胃镜太难受了,连续两年的正常结果让她有了侥幸的心理,放松了警惕。

  殊不知,癌症面前从没有侥幸,而我们只有拥有健康,才是一个独立的人。

  26.4%的肿瘤与消化道有关

  30岁以后一定要做个胃肠镜

  “千万不要抗拒胃肠镜检查,30岁以后无论有没有症状,有没有家族史都应该做一个胃肠镜。”康大夫国际医院执行院长陈毅鹏博士说,“我自己就有做胃肠镜的习惯,除了常规的胃肠镜,我还做过小肠镜。今年七八月,我计划再全面做一次。”

  陈院之所以强烈推荐做胃肠镜是因为,中国是个消化道肿瘤高发的国家,而定期做胃肠镜是降低消化道肿瘤发病率、死亡率的有效途径。

  三张图看明白

  由图可见,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进入30岁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80岁时达到高峰。

  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三大消化道肿瘤合计发病率占我国全部恶性肿瘤的26.4%,远高于肺癌。作为东部地区的浙江,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合计发病率也占到了东部地区全部恶性肿瘤的25.63%。这意味着,每4个恶性肿瘤患者中,至少有1个消化道肿瘤患者。

  在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排行榜上,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三者合计死亡率更是高达28.49%,即,每10例癌症死亡患者中,消化道肿瘤患者就占了2.8例。

  “普通人群应在30岁后做个胃肠镜,若结果正常可延长胃肠镜的检查时间。若结果异常,或属于高危人群,建议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每年做一次。”陈院说,胃肠镜检查的意义在于,不仅能够发现癌前病变,将癌症扼杀在“萌芽”状态,还能进行内镜下早癌切除术。

  胃肠镜推荐做无痛

  高危人群应每年做一次

  “做胃肠镜最好选无痛,普通胃肠镜会诱发机体的反应,不仅增加了检查的难度,还容易漏诊。”康大夫国际医院执行院长陈毅鹏博士说。

  陈院曾接诊过年年做胃镜都正常,却在他这里查出3mm神经内分泌瘤,4mm食管早癌的患者。

  “像这么小的病灶本来就难以发现,若是在普通胃肠镜下做漏诊率更高。”陈院说,这些患者此前之所以拒绝做无痛胃肠镜是因为,他们误以为麻醉对身体有害会导致记忆力下降。

  现场,陈院还介绍了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

  食管癌

  1.吸烟者。

  2.喜欢吃烫的食物者。

  3.明确家族史。

  4.食管癌前病变:Barrett食管、食管粘膜白斑、食管息肉。

  胃癌

  1.中重度萎缩性胃炎。

  2.异型增生(轻、中、重)。

  3.中、重度肠化生。

  4.慢性胃溃疡。

  5.胃息肉(腺瘤性)。

  6.良性疾病术后残胃(术后10年)。

  7.胃癌术后残胃(术后6-12月)。

  8.明确家族史。

  9.胃黏膜巨大皱褶征。

  筛查建议  

  1.高危人群,每年检查一次无痛胃镜。

  2.30岁以上无症状筛检对象,先进行一次胃镜检查,如不符合高危人群的条件,则可延长胃镜检查时间。

  结直肠癌  

  1.有两周以上肛肠症状(大便习惯改变,如慢性便秘、慢性腹泻等;大便形状改变,如大便变细;大便性质改变,如黏液血便等;腹部固定部位疼痛)的人群。

  2.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3.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4.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5.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6.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史的20岁以上直系亲属。

  筛查建议  

  1.30岁以上无症状筛检对象,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如正常,每三年接受一次结肠镜检查;如发现腺瘤性息肉,则次年再复查一次结肠镜,如正常,则每三年接受一次结肠镜检查。

  2.年龄大于20岁的FAP和HNPCC家族成员,当家族中先发病例基因突变明确时,建议行基因突变检测,阳性者每1-2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如基因突变检测阴性,则按照30岁以上个体进行筛查。

  食管癌和胃癌的预防建议  

  1.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尤其是避免腌渍食物和霉变食物摄入,减少亚硝酸盐的摄入。

  2.定期体检,发现癌前病变并及时处理。

  3.戒烟戒酒,不暴饮暴食和进食过烫的食物。

  4.少喝或不喝烈性酒。

  5.积极防控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癌一级致癌因子)。

  结直肠癌的预防建议

  1.运动可有效减少肿瘤发生,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肥胖。

  2.健康膳食,增加粗纤维、新鲜水果摄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

  3.适当膳食补充剂,如ω-3,钙剂。

  4.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可能对预防肠癌有效,老年人可尝试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既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又预防肠癌发生。

  5.戒烟戒酒,避免烟酒对消化道的长期毒性和炎性刺激。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6)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国工程师持旅游签入境 对美海关说"来工作" 结果…
日本人组团去老挝嫖幼女,大使馆都看不下去了
川普又爆惊人语:在美国出生的坏人也应该赶出去
特朗普看着自己的新肖像画,忍不住要为自己点赞
“这么恨中国,现在是不是回来当间谍了?”

24小时讨论排行

美国、越南关税谈好了 川普抢先发文曝税率
被视“国运之战” 中国发力超级计划 堪比“两弹一星”
美国正式关闭USAID!卢比奥详述理由 列4大失败
特朗普斥责日本"一直在夺取美国财富",称将加征高关税
示范样板?美对越20% 越对美0%+开放市场+堵"洗产地"…
马斯克威胁成立“美国党” 那是什么党?这次认真的?
视频热传:专业团队砍巨树 “最后一击”砸毁了一切…
印防长突提永久划界 抛“四步走”计划 中方冷处理
越南吹填南海岛礁 扩大8.5平方公里 现3千米跑道
新加坡前外长:若20年后不得不选边 新加坡倾向中国
知情人称“南航机长杀伤领导后跳楼身亡”,警方回应
大而美法案是川普的胜利 马斯克或成最大牺牲品
美对乌部分军援踩刹车 美媒:五角大楼担忧库存
“10亿人挺你” 马斯克杠川普 中国网友一面倒支持
媒体对决川普落败!CBS母公司支付川普巨额和解
美国证实暂停部分对乌克兰军援,泽连斯基回应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37岁妈妈胃癌去世 医生:悲剧本可避免

钱江晚报 2019-06-28 08:45:48

  这是一个真实的病例,



  从确诊到去世,

  仅一年零三个月,

  去世时年仅37岁,

  儿子还在读小学……  

  拒绝做胃肠镜,

  一年后去世去世时年仅37岁

  “千万不要觉得癌症离自己很远,我当了二十多年的消化科医生,年纪轻轻就患上胃肠、结直肠癌的,碰到太多,太多了。”康大夫国际医院执行院长陈毅鹏博士说,最让他惋惜的是一位年轻妈妈。

  “她第一次找到我是因为她的叔叔、伯伯都得了胃癌。”陈院说,在胃癌的高危人群中,胃癌家族史是被着重提的一条,为此,建议她每年坚持做胃镜。

  第一年,做了,没有问题。

  第二年,做了,没有问题。

  第三年,没做!

  第四年,体检发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如果是几岁的儿童出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一般没问题,可以不去管,但对成年人来说,那不得了,大都与癌症有关。”陈院说,后来,胃镜检查证实了他的判断,她患上了胃癌,Borrmann(鲍曼)III型,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进展期胃癌。

  确诊后,她看了国内外最好的专家,用了当时全球最好的化疗药。遗憾的是,一年零三个月后还是去世了,那年她37岁,儿子还在读小学。

  “如果她第三年继续做胃镜,悲剧就不会发生。”陈院说,他曾问过她为什么第三年没做胃镜,她的理由和大部分人一样——做胃镜太难受了,连续两年的正常结果让她有了侥幸的心理,放松了警惕。

  殊不知,癌症面前从没有侥幸,而我们只有拥有健康,才是一个独立的人。

  26.4%的肿瘤与消化道有关

  30岁以后一定要做个胃肠镜

  “千万不要抗拒胃肠镜检查,30岁以后无论有没有症状,有没有家族史都应该做一个胃肠镜。”康大夫国际医院执行院长陈毅鹏博士说,“我自己就有做胃肠镜的习惯,除了常规的胃肠镜,我还做过小肠镜。今年七八月,我计划再全面做一次。”

  陈院之所以强烈推荐做胃肠镜是因为,中国是个消化道肿瘤高发的国家,而定期做胃肠镜是降低消化道肿瘤发病率、死亡率的有效途径。

  三张图看明白

  由图可见,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进入30岁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80岁时达到高峰。

  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三大消化道肿瘤合计发病率占我国全部恶性肿瘤的26.4%,远高于肺癌。作为东部地区的浙江,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合计发病率也占到了东部地区全部恶性肿瘤的25.63%。这意味着,每4个恶性肿瘤患者中,至少有1个消化道肿瘤患者。

  在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排行榜上,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三者合计死亡率更是高达28.49%,即,每10例癌症死亡患者中,消化道肿瘤患者就占了2.8例。

  “普通人群应在30岁后做个胃肠镜,若结果正常可延长胃肠镜的检查时间。若结果异常,或属于高危人群,建议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每年做一次。”陈院说,胃肠镜检查的意义在于,不仅能够发现癌前病变,将癌症扼杀在“萌芽”状态,还能进行内镜下早癌切除术。

  胃肠镜推荐做无痛

  高危人群应每年做一次

  “做胃肠镜最好选无痛,普通胃肠镜会诱发机体的反应,不仅增加了检查的难度,还容易漏诊。”康大夫国际医院执行院长陈毅鹏博士说。

  陈院曾接诊过年年做胃镜都正常,却在他这里查出3mm神经内分泌瘤,4mm食管早癌的患者。

  “像这么小的病灶本来就难以发现,若是在普通胃肠镜下做漏诊率更高。”陈院说,这些患者此前之所以拒绝做无痛胃肠镜是因为,他们误以为麻醉对身体有害会导致记忆力下降。

  现场,陈院还介绍了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

  食管癌

  1.吸烟者。

  2.喜欢吃烫的食物者。

  3.明确家族史。

  4.食管癌前病变:Barrett食管、食管粘膜白斑、食管息肉。

  胃癌

  1.中重度萎缩性胃炎。

  2.异型增生(轻、中、重)。

  3.中、重度肠化生。

  4.慢性胃溃疡。

  5.胃息肉(腺瘤性)。

  6.良性疾病术后残胃(术后10年)。

  7.胃癌术后残胃(术后6-12月)。

  8.明确家族史。

  9.胃黏膜巨大皱褶征。

  筛查建议  

  1.高危人群,每年检查一次无痛胃镜。

  2.30岁以上无症状筛检对象,先进行一次胃镜检查,如不符合高危人群的条件,则可延长胃镜检查时间。

  结直肠癌  

  1.有两周以上肛肠症状(大便习惯改变,如慢性便秘、慢性腹泻等;大便形状改变,如大便变细;大便性质改变,如黏液血便等;腹部固定部位疼痛)的人群。

  2.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3.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4.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5.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6.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史的20岁以上直系亲属。

  筛查建议  

  1.30岁以上无症状筛检对象,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如正常,每三年接受一次结肠镜检查;如发现腺瘤性息肉,则次年再复查一次结肠镜,如正常,则每三年接受一次结肠镜检查。

  2.年龄大于20岁的FAP和HNPCC家族成员,当家族中先发病例基因突变明确时,建议行基因突变检测,阳性者每1-2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如基因突变检测阴性,则按照30岁以上个体进行筛查。

  食管癌和胃癌的预防建议  

  1.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尤其是避免腌渍食物和霉变食物摄入,减少亚硝酸盐的摄入。

  2.定期体检,发现癌前病变并及时处理。

  3.戒烟戒酒,不暴饮暴食和进食过烫的食物。

  4.少喝或不喝烈性酒。

  5.积极防控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癌一级致癌因子)。

  结直肠癌的预防建议

  1.运动可有效减少肿瘤发生,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肥胖。

  2.健康膳食,增加粗纤维、新鲜水果摄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

  3.适当膳食补充剂,如ω-3,钙剂。

  4.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可能对预防肠癌有效,老年人可尝试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既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又预防肠癌发生。

  5.戒烟戒酒,避免烟酒对消化道的长期毒性和炎性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