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美媒:美国文凭在中国职场上已经不吃香了?

美媒:美国文凭在中国职场上已经不吃香了?

文章来源: 美国“高等教育内参”网 于 2019-04-11 11:56:2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与从美国高校毕业的求职者相比,那些从中国高校毕业的求职者更有可能接到来自中国用人单位的电话。即便求职者拥有美国顶尖大学的文凭,他们接到此类电话的可能性也低于中国国内最普通高校的毕业生。这些都是陈明宇(音)——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博士生——在其新论文中描述的最重要发现。

  陈向中国用人单位发出2.7万多份申请商业和计算机科学初级职位的虚拟求职信。总体而言,毕业于美国高校的“求职者”接到中国用人单位电话的比例比中国高校毕业生低18%。甚至是美国最顶尖大学的毕业生也比中国最普通高校毕业生接到此类电话的比例低7%。陈还发现,此类比例差距在申请更高薪酬职位和外企职位时相对较小,但仍然显示中国国内高校毕业生更“吃香”。

  陈在论文中总结称,他收集的证据主要支持两种推论:第一,在很大程度上,这种比例差距可用中国用人单位认为接受美国教育的求职人拥有其他更佳就业选项来解释。无论是否正确,这些用人单位似乎都相信来自美国教育机构的求职者拥有更好出路,这使用人单位认为自身更难吸引并留住求职者。其次,上述差距可能源于中国企业对美国教育相对缺乏了解。

  陈还对中国的260名招聘经理开展调查。面对几乎没有其他区别的美国高校毕业生和中国高校毕业生,中国招聘经理在80%的情况下都选择让后者参加面试。

  陈的研究触及一种更广泛的说法,即中国留学生回国后的就业前景正引发担忧。北京某智库去年的调查显示,八成海归表示薪酬低于预期,七成表示学非所用。陈的研究带来两个问题:仅从能否在中国获得更佳工作前景的表象来看,中国学生花大价钱在美留学是否划算?其次是美国教育机构或许需要帮助学生从美国教育转向中国职场。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1)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曼达尼当选纽约市长 成为纽约史上首位穆斯林市长
“最牛软饭男”李春平痴呆中去世 伺候美国老妇13年…
美国地方选举共和党失利,川普:因为我不在选票上
巴西决定:临时迁都
中国种地能挣多少钱?这五年我们问了一千多位农民




24小时讨论排行

姓袁的历史老师 为何能3次准确预言俄乌战争走向?
曼达尼组建全女性过渡团队,为纽约市长工作做准备
关税案开审 最高院何时判决?川普:国家生死抉择
奥巴马向共和党喊话:千万家庭或面临饥饿寒冬
特朗普:习近平两侧官员坐姿端正 不敢回答我问话…
川普回应曼达尼:对我客气点 你很多东西要我批呢
曼达尼当选纽约市长:创多项纪录 “川普最大噩梦”
曼达尼成纽约市长 演说频批总统 川普:一切就此开始
曼达尼当选 华尔街严阵以待 企业纷纷搬家
有华人靠拍照举报年赚$70多万 议员怒:制度被玩坏了
缅北诈骗首脑父子判死 41座“杀人炼狱”内幕曝光
上海小学惊传9年抽血计划 家长恐沦器官移植配对库
美国“裁员潮”密集爆发,就业市场警报拉响
现实主义胜出“红军城战役”成西方幻觉崩溃起点
输不起!民主党大获全胜后 川普呼吁改变投票制度
川普硬拗“物价下降” CNN示警:重蹈拜登覆辙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美媒:美国文凭在中国职场上已经不吃香了?

美国“高等教育内参”网 2019-04-11 11:56:26

 与从美国高校毕业的求职者相比,那些从中国高校毕业的求职者更有可能接到来自中国用人单位的电话。即便求职者拥有美国顶尖大学的文凭,他们接到此类电话的可能性也低于中国国内最普通高校的毕业生。这些都是陈明宇(音)——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博士生——在其新论文中描述的最重要发现。

  陈向中国用人单位发出2.7万多份申请商业和计算机科学初级职位的虚拟求职信。总体而言,毕业于美国高校的“求职者”接到中国用人单位电话的比例比中国高校毕业生低18%。甚至是美国最顶尖大学的毕业生也比中国最普通高校毕业生接到此类电话的比例低7%。陈还发现,此类比例差距在申请更高薪酬职位和外企职位时相对较小,但仍然显示中国国内高校毕业生更“吃香”。

  陈在论文中总结称,他收集的证据主要支持两种推论:第一,在很大程度上,这种比例差距可用中国用人单位认为接受美国教育的求职人拥有其他更佳就业选项来解释。无论是否正确,这些用人单位似乎都相信来自美国教育机构的求职者拥有更好出路,这使用人单位认为自身更难吸引并留住求职者。其次,上述差距可能源于中国企业对美国教育相对缺乏了解。

  陈还对中国的260名招聘经理开展调查。面对几乎没有其他区别的美国高校毕业生和中国高校毕业生,中国招聘经理在80%的情况下都选择让后者参加面试。

  陈的研究触及一种更广泛的说法,即中国留学生回国后的就业前景正引发担忧。北京某智库去年的调查显示,八成海归表示薪酬低于预期,七成表示学非所用。陈的研究带来两个问题:仅从能否在中国获得更佳工作前景的表象来看,中国学生花大价钱在美留学是否划算?其次是美国教育机构或许需要帮助学生从美国教育转向中国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