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娱乐新闻 » 央视主持人刻薄采访遭质疑,挖掘真相还是为博眼球不择手段?(组图)

央视主持人刻薄采访遭质疑,挖掘真相还是为博眼球不择手段?

文章来源: 会火 于 2019-04-10 18:40:4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近段时间,凉山大火牵动着亿万中国人民的心,在救火中牺牲的数名消防官兵令人痛心不已。而央视主持人董倩,就因其在主持一档关于凉山大火专题采访中的“不当提问”,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节目中,董倩向一位幸存消防员提问“你跟那个战友关系好吗?你想救他吗?你自责吗?”,在董倩的连续追问下,被采访的消防员显然有些无措。

接下来,她又向另一位采访对象发问,“经过这次你胆子是变大还是变小?”“你觉得他们是胆子大的人吗?”

节目一经播出,许多观众表示十分不满,甚至是愤怒。作为幸存者,消防战士们刚从生死之关下来,痛失朝夕相处的队友兄弟,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心理阴影。

而董倩的提问,似乎完全没有体现对消防员的尊重,完全没有考虑到他们的心情,冷酷无情的问达,逼着他们重温噩梦,有为博版面不择手段之嫌。

而这也不是董倩第一次因为提问太过“犀利”而招致非议了。

几年前,在采访参与天津塘沽爆炸救援的消防战士时,董倩“咄咄逼人”的追问让被采访者不知该如何回答。

不仅是素人,在对公众人物的采访中,董倩也针锋相对,问得人哑口无言。

董倩曾提问郎平“你作为美国队的主教练,去打中国队,当时那种心情是不是也很纠结?”不少观众都认为董倩的提问太过冒犯。

“我步步紧逼,其实于心不忍”,这是董倩的自传式采访合集《懂得》的简介。

董倩认为“看人得经事”,在逆境、意外和不测中,足以让一个人平日里深藏于心的人性最大限度的展露出来,而她作为采访者,就是要挖掘这些转瞬即逝的本能心理,还原事实。

在她看来,有细节才能出故事。

但这些出自她口的尖锐提问,在网友眼里则是不近人情的,就拿此次凉山专题采访来说,许多人认为,斯人已去,董倩还强扒幸存者的伤口,造成二次伤害,太过无情。

也有人对董倩的采访风格表示欣赏,称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就是挖掘事实与人心的真相,将人心赤裸抛给观众,引发共鸣和反思。

董倩身为新闻工作者,习惯了直面“真相”,提出来的问题比较尖锐,但戳着别人心窝子博眼球并不是新闻人的目的,在挖掘事情真相,反映客观的同时,如何兼顾新闻的温度与人文关怀,同样值得思考。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拔官传言不断!董军现身 “高调会晤”泰军最高司令
悉尼华女”被少年围殴案 警逮7人称无证据与种族有关
川普突威胁重课欧盟50%关税,导火线曝光
川普出席西点军校毕典 演说重申反DEI及批评北约
强化美国AI主导地位!甲骨文砸400亿美元抢辉达芯片

24小时讨论排行

川普轰哈佛"收不友善国家学生",准哈佛生哀求:总统行行好
维吾尔族人被迫加工渔产品,全球海鲜供应链遭污染
彭博:为什么“金色穹顶”可能使美国更不安全
哈佛是如何得罪的特朗普:七年怨恨,终得清算!
中国示警"间谍":学者、商人、游客等都可能是间谍
开战最大空袭!俄298无人机、69飞弹轰乌克兰
看不起印度,是危险的误判
德军大规模进驻立陶宛,二战后首次
万斯:美国霸权时代结束 中俄从海洋到太空全面挑战
川普批哈佛收一堆“麻烦制造者”:2+2都算不出来
中国留学生返美恐无期:天塌了 没想到成历史一部分
北京绿化带,成了年轻人的“5A级景区”
川普力挺松绑核能!拚25年内核电"扩大4倍"专家喊不可能
法新社:特朗普在削弱美国“软实力”
特朗普政府叫停国际生:“哈佛难民”的去与留
哈佛3国际生投书华邮:充满恐惧 呼吁美民众抗川普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央视主持人刻薄采访遭质疑,挖掘真相还是为博眼球不择手段?

会火 2019-04-10 18:40:48

近段时间,凉山大火牵动着亿万中国人民的心,在救火中牺牲的数名消防官兵令人痛心不已。而央视主持人董倩,就因其在主持一档关于凉山大火专题采访中的“不当提问”,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节目中,董倩向一位幸存消防员提问“你跟那个战友关系好吗?你想救他吗?你自责吗?”,在董倩的连续追问下,被采访的消防员显然有些无措。

接下来,她又向另一位采访对象发问,“经过这次你胆子是变大还是变小?”“你觉得他们是胆子大的人吗?”

节目一经播出,许多观众表示十分不满,甚至是愤怒。作为幸存者,消防战士们刚从生死之关下来,痛失朝夕相处的队友兄弟,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心理阴影。

而董倩的提问,似乎完全没有体现对消防员的尊重,完全没有考虑到他们的心情,冷酷无情的问达,逼着他们重温噩梦,有为博版面不择手段之嫌。

而这也不是董倩第一次因为提问太过“犀利”而招致非议了。

几年前,在采访参与天津塘沽爆炸救援的消防战士时,董倩“咄咄逼人”的追问让被采访者不知该如何回答。

不仅是素人,在对公众人物的采访中,董倩也针锋相对,问得人哑口无言。

董倩曾提问郎平“你作为美国队的主教练,去打中国队,当时那种心情是不是也很纠结?”不少观众都认为董倩的提问太过冒犯。

“我步步紧逼,其实于心不忍”,这是董倩的自传式采访合集《懂得》的简介。

董倩认为“看人得经事”,在逆境、意外和不测中,足以让一个人平日里深藏于心的人性最大限度的展露出来,而她作为采访者,就是要挖掘这些转瞬即逝的本能心理,还原事实。

在她看来,有细节才能出故事。

但这些出自她口的尖锐提问,在网友眼里则是不近人情的,就拿此次凉山专题采访来说,许多人认为,斯人已去,董倩还强扒幸存者的伤口,造成二次伤害,太过无情。

也有人对董倩的采访风格表示欣赏,称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就是挖掘事实与人心的真相,将人心赤裸抛给观众,引发共鸣和反思。

董倩身为新闻工作者,习惯了直面“真相”,提出来的问题比较尖锐,但戳着别人心窝子博眼球并不是新闻人的目的,在挖掘事情真相,反映客观的同时,如何兼顾新闻的温度与人文关怀,同样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