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悉尼不再庆祝“中国新年” 背后缘由耐人寻味(图)

悉尼不再庆祝“中国新年” 背后缘由耐人寻味

文章来源: 综合新闻 于 2019-02-03 09:07:5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悉尼已正式将该市一年一度的悉尼“中国新年节”(Chinese New Year Festival)更名为悉尼“农历新年节”( Lunar New Year Festival),从而结束了多年来的“改名之争”。

澳大利亚悉尼市政府决定将一年一度的“中国新年节”(Chinese New Year Festival)正式更名为“农历新年节”( Lunar New Year Festival),结束了此前由部分亚裔群体对“中国新年”的不满所引发的争议。

在中国人看来,“中国新年”是理所应当的称呼,但这种说法受到了居住在澳大利亚的越南裔、韩裔和其他亚裔群体的排斥,他们认为自己也参与了这个节日,但却因为“国籍”被排挤在外,如果继续以“中国”来命名这个节日的话,是对其他族裔群体的有失尊重。



悉尼正式将其年度中国新年庆祝活动改称农历新年(图源:VCG)

悉尼市政府表示,该决定是在与“社区众多领袖”进行协商后作出的(图源:VCG)


2015年,一名悉尼男子在网上发起请愿书并收集到了2,000个签名,呼吁悉尼市政府不能再用“中国新年”庆祝活动这一名称。他表示,不能在宣传时只选用一个更有主导地位的(国家)作为名称,以为大家庆祝的都一样。

所以,悉尼市政府决定把“中国新年”改为“农历新年”,发言人称改名是为了进一步“扩大”中国新年庆祝活动。“不管人们是否使用农历,悉尼农历新年庆祝活动可以包含所有社区和文化。这样做可以为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机会。”

尽管如此,改名这一事件还是在以华人为主的圈层引起广泛关注。《澳洲新快报》称,不少华人对此提出质疑:为何要进行改名?改名前为何不公开征询华人团体的意见?如此改名,是否有损对华人群体的认可和尊重?

还有人认为,多年来,悉尼中国新年节已经成为了一张“城市名片”,改名之后损害了这一庆典活动的品牌价值,甚至体现出一种对中华传统节日起源和历史的不尊重。

据悉,接受改名意见征询的中国相关组织代表有11个,占到名单总数的一半以上,包括了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领事、商界华人代表以及华人媒体等组织。然而,其中一些被征询者却并不“买账”,表示应该更加广泛地征求社会意见。悉尼禧市商会(Haymarket Chamber of Commerce)会长、悉尼中国农历新年庆典顾问团成员陈建青先生(Simon Chan)也在这份被征询意见者的名单上。据澳洲广播公司报道,陈建青表示悉尼市政府“告知”了他改名的事情,但他不认为这是在“征询意见”。“他们给我看已经印好的宣传单,上面写着“悉尼农历新年节”(Sydney Lunar Festival),他们已经定了。”

在一些华人看来,改名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但这种没有广而告知的行为伤害了华人的情感,根本没有给华人以尊重。

众所周知,澳大利亚民间似乎有一股“排华”暗潮。在去年2月,澳洲学者克莱夫‧汉密尔顿(Clive Hamilton)出了一本书,名为《无声入侵:中国如何将澳大利亚变成傀儡国家》,大大推动了中国干预的辩论,这本书声称数以千计的中国情报人员,把自己混入澳大利亚。

该书不无意外地引起了争议。澳洲种族歧视专员索奉马赛恩(Tim Soutphommasane)在去年6月初在演说中表达了对澳大利亚民间掀起了种族主义思潮的关注。他警告,一些对中国党国的敌视态度,正蔓延到开始质疑澳洲华裔。他说:“120万名澳洲人有华裔血统,这样或会造成极大的伤害。”

在澳大利亚,种族歧视虽然是个问题,但也有人认为,歧视并不仅仅是“华人的遭遇”。悉尼一位专栏作家Lily Wang在文章里写道:“我的意大利裔澳籍友人被侮辱为“意大利佬”(dago)。而著名的澳大利亚新闻主播杰里米·费尔南德斯(Jeremy Fernandez)2013年在公交车上阻止另一名女乘客的女儿打掐他女儿之后,遭到该名女乘客的辱骂。对方骂他是“黑鬼XX”,应该“滚回他的国家去”。”

但她也提到,“某些以澳大利亚为中心的中文微信公众号经常对与华人有关的歧视或负面报道发表评论。他们夸大事实,升级问题,引起更多关注。但阅读他们的文章几乎让我觉得他们是在故意突出歧视案件,以吸引点击、制造轰动。”

来自澳洲华人历史学会的刘瑞馨(Daphne Lowe Kelley)说,虽然她知道华人社区里有一些人对改名不太满意,但她则从积极角度看待这件事。“我们应该采取更宽广的观点。对于那些不知道农历年或节日是什么的人,希望他们也会因此学习,’哦,好吧,那是因为像华人和其他社区的人以前使用农历,而不是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历’”。

在猪年来临之际,这场关于命名的争论现在似乎得到解决,但它可能仍会在几年内再生问题,因为2023年对于华人来说是兔年,而对于越南人来说则是猫年。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3)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重庆男子6年前花116万买房,如今55万卖掉,还借了26万
一个词概括中国旅游业在国家的地位,"夜壶"再合适不过
"我的伪证导致三人被判终身监禁"美校园枪击案证人告白
恒大清盘追资再获突破,许家印前妻2.2亿美元资产被冻结
美财长证实特朗普致电习近平,重申对台立场不变




24小时讨论排行

赖清德称中国目标2027武统,宣布高额国防特别预算
中日争端中,台湾人吃日料对高市早苗表达支持
香港大火疑人祸?工人竹棚架旁吸烟画面疯传
日本研议放弃非核三原则,掀国内外安全疑虑
和平协议挡不住?学者示警:俄最快"停战1年内"挑战北约
台湾因应“超高龄化” 拟放宽近亲结婚 引爆伦理争议
谁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中国吗?
被曝在俄乌问题上尖锐对立,鲁比奥、万斯回应
特朗普正在考虑:是否允许英伟达向中国出售先进AI芯片
高市早苗越过红线后:中日航线减少、文娱活动取消
特朗普:美方提出的乌克兰和平方案从28点缩减至22点
特朗普称:习近平基本同意加快采购美国商品
在德国错过登机 两男子砸玻璃、闯安检、拦飞机
派拉蒙将发行电影《尖峰时刻4》 成龙据称将回归
直击广州车展:被抛弃的油车重回C位,靠的是什么
香港大埔火灾背后:42年楼龄 曾住4643人 4成超65岁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悉尼不再庆祝“中国新年” 背后缘由耐人寻味

综合新闻 2019-02-03 09:07:56

悉尼已正式将该市一年一度的悉尼“中国新年节”(Chinese New Year Festival)更名为悉尼“农历新年节”( Lunar New Year Festival),从而结束了多年来的“改名之争”。

澳大利亚悉尼市政府决定将一年一度的“中国新年节”(Chinese New Year Festival)正式更名为“农历新年节”( Lunar New Year Festival),结束了此前由部分亚裔群体对“中国新年”的不满所引发的争议。

在中国人看来,“中国新年”是理所应当的称呼,但这种说法受到了居住在澳大利亚的越南裔、韩裔和其他亚裔群体的排斥,他们认为自己也参与了这个节日,但却因为“国籍”被排挤在外,如果继续以“中国”来命名这个节日的话,是对其他族裔群体的有失尊重。



悉尼正式将其年度中国新年庆祝活动改称农历新年(图源:VCG)

悉尼市政府表示,该决定是在与“社区众多领袖”进行协商后作出的(图源:VCG)


2015年,一名悉尼男子在网上发起请愿书并收集到了2,000个签名,呼吁悉尼市政府不能再用“中国新年”庆祝活动这一名称。他表示,不能在宣传时只选用一个更有主导地位的(国家)作为名称,以为大家庆祝的都一样。

所以,悉尼市政府决定把“中国新年”改为“农历新年”,发言人称改名是为了进一步“扩大”中国新年庆祝活动。“不管人们是否使用农历,悉尼农历新年庆祝活动可以包含所有社区和文化。这样做可以为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机会。”

尽管如此,改名这一事件还是在以华人为主的圈层引起广泛关注。《澳洲新快报》称,不少华人对此提出质疑:为何要进行改名?改名前为何不公开征询华人团体的意见?如此改名,是否有损对华人群体的认可和尊重?

还有人认为,多年来,悉尼中国新年节已经成为了一张“城市名片”,改名之后损害了这一庆典活动的品牌价值,甚至体现出一种对中华传统节日起源和历史的不尊重。

据悉,接受改名意见征询的中国相关组织代表有11个,占到名单总数的一半以上,包括了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领事、商界华人代表以及华人媒体等组织。然而,其中一些被征询者却并不“买账”,表示应该更加广泛地征求社会意见。悉尼禧市商会(Haymarket Chamber of Commerce)会长、悉尼中国农历新年庆典顾问团成员陈建青先生(Simon Chan)也在这份被征询意见者的名单上。据澳洲广播公司报道,陈建青表示悉尼市政府“告知”了他改名的事情,但他不认为这是在“征询意见”。“他们给我看已经印好的宣传单,上面写着“悉尼农历新年节”(Sydney Lunar Festival),他们已经定了。”

在一些华人看来,改名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但这种没有广而告知的行为伤害了华人的情感,根本没有给华人以尊重。

众所周知,澳大利亚民间似乎有一股“排华”暗潮。在去年2月,澳洲学者克莱夫‧汉密尔顿(Clive Hamilton)出了一本书,名为《无声入侵:中国如何将澳大利亚变成傀儡国家》,大大推动了中国干预的辩论,这本书声称数以千计的中国情报人员,把自己混入澳大利亚。

该书不无意外地引起了争议。澳洲种族歧视专员索奉马赛恩(Tim Soutphommasane)在去年6月初在演说中表达了对澳大利亚民间掀起了种族主义思潮的关注。他警告,一些对中国党国的敌视态度,正蔓延到开始质疑澳洲华裔。他说:“120万名澳洲人有华裔血统,这样或会造成极大的伤害。”

在澳大利亚,种族歧视虽然是个问题,但也有人认为,歧视并不仅仅是“华人的遭遇”。悉尼一位专栏作家Lily Wang在文章里写道:“我的意大利裔澳籍友人被侮辱为“意大利佬”(dago)。而著名的澳大利亚新闻主播杰里米·费尔南德斯(Jeremy Fernandez)2013年在公交车上阻止另一名女乘客的女儿打掐他女儿之后,遭到该名女乘客的辱骂。对方骂他是“黑鬼XX”,应该“滚回他的国家去”。”

但她也提到,“某些以澳大利亚为中心的中文微信公众号经常对与华人有关的歧视或负面报道发表评论。他们夸大事实,升级问题,引起更多关注。但阅读他们的文章几乎让我觉得他们是在故意突出歧视案件,以吸引点击、制造轰动。”

来自澳洲华人历史学会的刘瑞馨(Daphne Lowe Kelley)说,虽然她知道华人社区里有一些人对改名不太满意,但她则从积极角度看待这件事。“我们应该采取更宽广的观点。对于那些不知道农历年或节日是什么的人,希望他们也会因此学习,’哦,好吧,那是因为像华人和其他社区的人以前使用农历,而不是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历’”。

在猪年来临之际,这场关于命名的争论现在似乎得到解决,但它可能仍会在几年内再生问题,因为2023年对于华人来说是兔年,而对于越南人来说则是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