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纽约大学法学专家:相信引渡孟晚舟会成功(图)

纽约大学法学专家:相信引渡孟晚舟会成功

文章来源: VOA 于 2018-12-07 08:37:2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中国科技巨头华为的首席财务官、华为创办人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上周六在温哥华被加拿大当局逮捕,并可能引渡美国。该案引起非同寻常反响,但外界对详情知之不多,以致引发很多猜测。



纽约大学法学院教授孔杰荣(美国之音方冰拍摄)


纽约大学法学院法学教授孔杰荣说,从政治政策的角度来看,有趣的问题是为什么美国要在与中国进行贸易谈判的最敏感时刻逮捕孟,并试图把她引渡到美国。

三种可能性

孔杰荣教授提出了有三种解释:“这是一个有意识的特朗普政策:一方面对中国示好,另一方面表现强硬,所谓的胡萝卜大棒政策;或者是特朗普周围不希望美中达成贸易协议的人采取的干涉贸易谈判的做法;或者这只是司法部、国土安全部和国务院的一项鲁莽的执法行动,毫不关注其可能对贸易、股市以及公司状况产生什么影响。我们现在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这样做。”

路透社的文章引用白宫官员的话说,特朗普在上周六(即孟晚舟逮捕当天)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谈时,“并不知道任何有关引渡孟的请求”。白宫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又对媒体说,博尔顿本人事先得悉要逮捕孟的消息。

纽约布鲁克林的刑事辩护律师、前联邦检察官布拉德利·西蒙告诉路透社,总统无权下令对一个人进行起诉,任何针对孟的案件在向前推进之前都会受到司法部的“多层次”审查。

但西蒙说,孟晚舟在加拿大过境时被逮捕,看上去像是一次见机行事的行动而非事先计算好的。不过西蒙又表示,鉴于问题的政治性或敏感性,司法部很可能会就逮捕时机咨询白宫。

路透社说,任何要在美国以外的地方实行逮捕行动,必须通过美国司法部国际事务办公室(OIA),而不是由联邦和州检察官,向外国同行提出要求。

美国跟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签有引渡条约。但跟中国、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没有。

目前有关此事的报道只说保释听证会于周五在温哥华联邦法院举行,美加两国政府都未透露进一步内情。

加拿大与美国签有引渡条约,有义务与美国司法部国际事务办公室合作。一旦收到引渡请求,加拿大法庭必须决定是否有足够证据支持引渡请求,加拿大司法部长必须发出正式命令。

加拿大法院是独立的

纽约大学法学院的孔杰荣教授说,加拿大法院是独立的,有时候法院并不总是跟政府一致,“他们可以延迟,可以不做,这是一种自由裁量权,但是美加有引渡条约,根据条约,除非有一些法律依据,否则她可以被引渡到美国。引渡涉及很多法律问题,法院也许会说,这是起政治案件,并不是一起法律案件,法院也许会说,在加拿大我们不以这类罪名起诉,因此我们不引渡她到美国起诉。这里有一系列的问题。”

路透社说,当涉及被逮捕者来自跟美国没有引渡条约的国家,如中国,那么美国司法部国际事务办公室会联系国际刑警组织,发出所谓的红色通知,表明有一份未完成的该被告的逮捕令。

但红色通知通常不公开,一旦被告到达与美国签订引渡条约的第三国过境点或机场,可能会根据红色通知逮捕该嫌犯。但路透社尚未能证实加拿大是否持红色通知逮捕了孟。

“我认为孟会有能力极强的加拿大律师为她做反对引渡的强力辩护,而加拿大政府也有能力很强的律师申辩为什么应该实行引渡,”孔杰荣说。

以往类似案例可能历时数月甚至数年

路透社的文章说,被告通常会以他们的权利在逮捕他/她的国家进行法律诉讼时遭侵犯为由反对引渡,而之前的很多案例显示,这种法律抗辩可以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不过孔杰荣教授说,他相信孟晚舟被引渡来美的可能性很高。“我认为引渡可能会发生,这些是法律技术问题,我确信加拿大政府已经研究过这些问题,我相信他们一直在两国政府间进行谈判,加拿大政府内部肯定进行了长时间讨论,并提出了一致的引渡政策。”

作为长期帮助中国进行法制建设、法律改革的孔杰荣教授说,从法学教学的角度看,“如果允许中国人了解这一案例,他们可以看到一个独立的法律体系是如何发挥作用的,那可能会很好。”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恋童癖被判死刑"处决前自杀",美检察官:帮纳税人省钱
主人遗忘一年未投喂!鳄龟瘦成骷髅 画面曝光
李在明坦承亲中!强调「无法断绝关系」,韩网怒
倒下的巨人:恒大“坑”惨了哪些好友
马克龙的反击:硬刚美、以、意三国




24小时讨论排行

非法移民印裔卡车司机在美酿3死 220万人请愿求情
川普终于出手!一纸命令 从根源上铲除“零元购”
华人妈带娃插队 喊“没有中国就没有你们国家”引争议
外交事务:中国模式 并不是美国议员说的“只会偷”
川普派兵涉种族歧视?遭痛批“专挑非裔市长下手”
川普暗示:未来几天或将美国防部改名为战争部
乌中立换安全?俄外长再抛条件,轰欧洲领袖:根本不想要和平
关税战总体检:尘埃落定,川普大获全胜
鲁迅的烦恼:最近吃饱了撑的人太多了
川普让“美国变得像中国”?为什么说无法做到
苹果华人工程师谎称回国照顾父母 却跳槽并拷走机密文件!
纽约时报:中共如何影响纽约的各级选举
加拿大不排除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可能性
万斯称俄罗斯已做出重大让步,拉夫罗夫:仍有分歧
走私芬太尼原料?中企女高管在美国获刑15年
恒大爆雷近五年后被香港股市摘牌,中国楼市跌到底了吗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纽约大学法学专家:相信引渡孟晚舟会成功

VOA 2018-12-07 08:37:27

中国科技巨头华为的首席财务官、华为创办人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上周六在温哥华被加拿大当局逮捕,并可能引渡美国。该案引起非同寻常反响,但外界对详情知之不多,以致引发很多猜测。



纽约大学法学院教授孔杰荣(美国之音方冰拍摄)


纽约大学法学院法学教授孔杰荣说,从政治政策的角度来看,有趣的问题是为什么美国要在与中国进行贸易谈判的最敏感时刻逮捕孟,并试图把她引渡到美国。

三种可能性

孔杰荣教授提出了有三种解释:“这是一个有意识的特朗普政策:一方面对中国示好,另一方面表现强硬,所谓的胡萝卜大棒政策;或者是特朗普周围不希望美中达成贸易协议的人采取的干涉贸易谈判的做法;或者这只是司法部、国土安全部和国务院的一项鲁莽的执法行动,毫不关注其可能对贸易、股市以及公司状况产生什么影响。我们现在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这样做。”

路透社的文章引用白宫官员的话说,特朗普在上周六(即孟晚舟逮捕当天)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谈时,“并不知道任何有关引渡孟的请求”。白宫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又对媒体说,博尔顿本人事先得悉要逮捕孟的消息。

纽约布鲁克林的刑事辩护律师、前联邦检察官布拉德利·西蒙告诉路透社,总统无权下令对一个人进行起诉,任何针对孟的案件在向前推进之前都会受到司法部的“多层次”审查。

但西蒙说,孟晚舟在加拿大过境时被逮捕,看上去像是一次见机行事的行动而非事先计算好的。不过西蒙又表示,鉴于问题的政治性或敏感性,司法部很可能会就逮捕时机咨询白宫。

路透社说,任何要在美国以外的地方实行逮捕行动,必须通过美国司法部国际事务办公室(OIA),而不是由联邦和州检察官,向外国同行提出要求。

美国跟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签有引渡条约。但跟中国、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没有。

目前有关此事的报道只说保释听证会于周五在温哥华联邦法院举行,美加两国政府都未透露进一步内情。

加拿大与美国签有引渡条约,有义务与美国司法部国际事务办公室合作。一旦收到引渡请求,加拿大法庭必须决定是否有足够证据支持引渡请求,加拿大司法部长必须发出正式命令。

加拿大法院是独立的

纽约大学法学院的孔杰荣教授说,加拿大法院是独立的,有时候法院并不总是跟政府一致,“他们可以延迟,可以不做,这是一种自由裁量权,但是美加有引渡条约,根据条约,除非有一些法律依据,否则她可以被引渡到美国。引渡涉及很多法律问题,法院也许会说,这是起政治案件,并不是一起法律案件,法院也许会说,在加拿大我们不以这类罪名起诉,因此我们不引渡她到美国起诉。这里有一系列的问题。”

路透社说,当涉及被逮捕者来自跟美国没有引渡条约的国家,如中国,那么美国司法部国际事务办公室会联系国际刑警组织,发出所谓的红色通知,表明有一份未完成的该被告的逮捕令。

但红色通知通常不公开,一旦被告到达与美国签订引渡条约的第三国过境点或机场,可能会根据红色通知逮捕该嫌犯。但路透社尚未能证实加拿大是否持红色通知逮捕了孟。

“我认为孟会有能力极强的加拿大律师为她做反对引渡的强力辩护,而加拿大政府也有能力很强的律师申辩为什么应该实行引渡,”孔杰荣说。

以往类似案例可能历时数月甚至数年

路透社的文章说,被告通常会以他们的权利在逮捕他/她的国家进行法律诉讼时遭侵犯为由反对引渡,而之前的很多案例显示,这种法律抗辩可以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不过孔杰荣教授说,他相信孟晚舟被引渡来美的可能性很高。“我认为引渡可能会发生,这些是法律技术问题,我确信加拿大政府已经研究过这些问题,我相信他们一直在两国政府间进行谈判,加拿大政府内部肯定进行了长时间讨论,并提出了一致的引渡政策。”

作为长期帮助中国进行法制建设、法律改革的孔杰荣教授说,从法学教学的角度看,“如果允许中国人了解这一案例,他们可以看到一个独立的法律体系是如何发挥作用的,那可能会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