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中国“假体检”频出 那些被耽误的癌症患者怎么办?(图)

中国“假体检”频出 那些被耽误的癌症患者怎么办?

文章来源: 新京报 于 2018-12-05 07:35:0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体检抽血。 图/视觉中国


原标题:“假体检”频出,那些被耽误的癌症患者怎么办

近日,某知名体检机构董事长在公开场合自曝体检行业潜规则,他说,“体检行业有真体检也有假体检,有的体检公司用护士假冒医生看超声,还有些同行给体检人员抽完血不做检查就倒掉,然后直接给体检结果”。

这则炮轰体检行业潜规则的言论传播到网络上之后,旋即引发舆论热议。其实,体检乱象并非首次曝光。早在今年8月份,就有体检机构被曝光“假医生”事件。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身体的健康状态越来越重视。而一年一度的健康体检,不仅是绝大多数公司招揽人才的标配,也是不少人为寻求健康保障自主选择的定期医疗项目。

强大的市场需求使得各类新型高端体检机构层出。除了基础体检,各大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都推出了细化到性别、身体部位,乃至单一某种疾病或某个基因的精准健康体检项目,价格也从平价的上百元跨越到几千元,有些定制的高端体检项目收费上万元。



▲图片来自新华社。


一方面是人们对体检越来越依赖,一方面是该行业乱象迭出。此次“假体检”的言论还直接引发了体检行业的信任危机。

据调查显示,血液检查,尤其是涉及癌症筛查相关的检查项目成本并不低。为了缩减成本,不少检测机构都选择凑齐一定数目的样本做集体检测。而直接不检测血液并编造虚假的报告结果,直接省下了一大笔成本费用,扩大了利润空间。

诚然,得癌症的比例只有千分之三,听起来是个极低的概率。但在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之下,千分之三的人数并不少。据国家2017年人口普查数据,千分之三也对应着四百二十万人。换言之,若是所有的医疗机构都以如此不负责任的态度对待体检人员,那么这四百二十万人势必会错过最佳诊断和治疗的时机。

据2009年颁布的卫医政发〔2009〕77号文件《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体检也是旨在了解受检者健康状况、早期发现疾病线索和健康隐患的诊疗行为。而一些医疗机构任用不专业的医护人员,为谋取更大的利润弃置科学的医学手段和方法,直接捏造受检者的身体健康状况报告,不仅严重违背了医疗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还严重侵害了受检人员的利益,弃他们的健康于不顾。



▲图片来自新华社。


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亚洲·中国篇》曾对中国癌症的发病率做过数据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居全球第一,几乎每分钟都有超过五人死于癌症。癌症的早筛查检测刻不容缓。理应承担起为国人提供科学精准的癌症早筛服务责任的体检机构,却在此时辜负了公众的信任。

人们常说,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蓬勃发展的时代。以癌症为首的绝症正在被攻克,各类安全高效的新疗法、新药物层出不穷。而这些疾病治愈的关键就在于“早发现、早治疗”。某种程度上来说,体检相当于整个疾病治疗链条的第一关。

各行各业都有其本分职责和道德标准,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关乎民生大计,应更加恪守其职业道德规范。对于这种严重违反相关职业道德规范的医生,除了实行行业禁入之外,还应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了医疗人员的自律外,在这种攸关公众生命健康的行业中,卫生部门还需予以严格规范。

比如,出台更严格的监管办法,对存在冒名医生、体检报告无执行医师手签、违规使用CT以及存在其他安全漏洞的体检机构予以整改取缔,对体检过程中的各项操作予以严格规范,如对血液检查等化学检验过程,实行多重签字确认等;对体检结果进行留存,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等,以此来切实保障每位消费者的权益。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朋友1句话催生灵感!男靠"副业"年营收1000万,披露创业秘诀
抗抑郁药物卖爆:人类都"疯"了?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投案,曾是四川省文科状元
"穷人买不起,中产看不上",迪卡侬的文案又"翻车"了
年薪上亿清华学霸 在美遭民事刑事双重起诉在逃




24小时讨论排行

华裔女生引毛语录 主张政治暗杀遭肉搜 网:遣返她
一场思想的巨震,正在美国发生
美网球选手在华发表“冒犯中国菜”言论 被斥“极无知”
川普被澳洲记者提问惹毛 手指对方:安静!
习近平似仍沉醉于阅兵 要籍此完善大党大国典礼制度
川普竞选时说让电费减半 现在美国电价正迅速上涨
美国各地僱员陆续因"庆祝"遭解僱 万斯呼吁举报
川普访中将成行?传中国买500架波音、大豆
川普怒告纽时索赔150亿 美媒终尝到“愤怒的铁拳”?
吉米坎摩尔暗示柯克案疑凶或是川普支持者 节目遭停播
数额巨大!两华人篡改礼品卡诈骗案 你花钱他赚钱!
12岁女孩被虐待致死案:生父为何哭着为继母求情
71岁老翁自称射杀柯克 系为掩护枪手逃跑干扰调查
FBI局长国会质询成“吵架比赛” 现场看谁嗓门大?
特朗普把中国,印度等23个国家指定为主要毒品过境国或生产国
AI应用快速渗透 引爆美国电力荒!核能重返C位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国“假体检”频出 那些被耽误的癌症患者怎么办?

新京报 2018-12-05 07:35:05


▲体检抽血。 图/视觉中国


原标题:“假体检”频出,那些被耽误的癌症患者怎么办

近日,某知名体检机构董事长在公开场合自曝体检行业潜规则,他说,“体检行业有真体检也有假体检,有的体检公司用护士假冒医生看超声,还有些同行给体检人员抽完血不做检查就倒掉,然后直接给体检结果”。

这则炮轰体检行业潜规则的言论传播到网络上之后,旋即引发舆论热议。其实,体检乱象并非首次曝光。早在今年8月份,就有体检机构被曝光“假医生”事件。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身体的健康状态越来越重视。而一年一度的健康体检,不仅是绝大多数公司招揽人才的标配,也是不少人为寻求健康保障自主选择的定期医疗项目。

强大的市场需求使得各类新型高端体检机构层出。除了基础体检,各大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都推出了细化到性别、身体部位,乃至单一某种疾病或某个基因的精准健康体检项目,价格也从平价的上百元跨越到几千元,有些定制的高端体检项目收费上万元。



▲图片来自新华社。


一方面是人们对体检越来越依赖,一方面是该行业乱象迭出。此次“假体检”的言论还直接引发了体检行业的信任危机。

据调查显示,血液检查,尤其是涉及癌症筛查相关的检查项目成本并不低。为了缩减成本,不少检测机构都选择凑齐一定数目的样本做集体检测。而直接不检测血液并编造虚假的报告结果,直接省下了一大笔成本费用,扩大了利润空间。

诚然,得癌症的比例只有千分之三,听起来是个极低的概率。但在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之下,千分之三的人数并不少。据国家2017年人口普查数据,千分之三也对应着四百二十万人。换言之,若是所有的医疗机构都以如此不负责任的态度对待体检人员,那么这四百二十万人势必会错过最佳诊断和治疗的时机。

据2009年颁布的卫医政发〔2009〕77号文件《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体检也是旨在了解受检者健康状况、早期发现疾病线索和健康隐患的诊疗行为。而一些医疗机构任用不专业的医护人员,为谋取更大的利润弃置科学的医学手段和方法,直接捏造受检者的身体健康状况报告,不仅严重违背了医疗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还严重侵害了受检人员的利益,弃他们的健康于不顾。



▲图片来自新华社。


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亚洲·中国篇》曾对中国癌症的发病率做过数据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居全球第一,几乎每分钟都有超过五人死于癌症。癌症的早筛查检测刻不容缓。理应承担起为国人提供科学精准的癌症早筛服务责任的体检机构,却在此时辜负了公众的信任。

人们常说,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蓬勃发展的时代。以癌症为首的绝症正在被攻克,各类安全高效的新疗法、新药物层出不穷。而这些疾病治愈的关键就在于“早发现、早治疗”。某种程度上来说,体检相当于整个疾病治疗链条的第一关。

各行各业都有其本分职责和道德标准,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关乎民生大计,应更加恪守其职业道德规范。对于这种严重违反相关职业道德规范的医生,除了实行行业禁入之外,还应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了医疗人员的自律外,在这种攸关公众生命健康的行业中,卫生部门还需予以严格规范。

比如,出台更严格的监管办法,对存在冒名医生、体检报告无执行医师手签、违规使用CT以及存在其他安全漏洞的体检机构予以整改取缔,对体检过程中的各项操作予以严格规范,如对血液检查等化学检验过程,实行多重签字确认等;对体检结果进行留存,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等,以此来切实保障每位消费者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