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金庸:人生就是大闹一场,然后,悄然离去(组图)

金庸:人生就是大闹一场,然后,悄然离去

文章来源: 元知共读 于 2018-10-30 06:57:2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了解金庸的人很多

了解查良镛的人却不多

人们熟知他肝胆柔情的江湖笔

却鲜识他为国为民的家国情

查良镛走在1950年的时光里

那时他还不是金庸

外交官

这个年少时的梦想光芒万丈

照亮他的26岁意气风发

他从香港出发

脚踏山河

脚踏1937年的家仇国恨

想象自己将在外交舞台上挥斥方遒

走向新中国的首都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

“我们家本是相当富裕的

但住宅、园子都被日军烧毁

母亲与弟弟都在战争中死亡”

那年他14岁

立志“要在维护国家尊严上发挥作用”

1981年邓小平接见金庸

富家少爷查良镛

不知自己在14岁那年会有外交官的梦想

就像1950年

放弃外交官的梦想重返香港时

不知自己日后会成为武侠泰斗金庸一样

大概离京踏出第一步时

他肯定也想过

此生与少年时“为国为民”的大侠梦再也无缘

但命运之绳草灰蛇线绵延千里

1981年,邓小平接见了他

1982年,撒切尔夫人首次访华前

专程绕道香港与他单独会晤

希望在香港问题上他能站在英国一方

但他大手一挥

拒绝了撒切尔夫人的无理要求

1984年,胡耀邦接见了他

1985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成立

他任基本法政治体制起草小组港方负责人

兼经济体制起草组成员

1988年,他又与查济民提出“双查方案”

为香港的顺利回归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有人说

幸亏他没有把外交官的梦想坚持到底

否则刀光剑影的江湖里

没有了华山论剑、没有了降龙十八掌

没有了郭靖黄蓉令狐冲……

那江湖该多没意思啊

说这句话的人

一定不了解他

不知道在他的笔下

国才是一群江湖儿女的至高情怀

为国为民的途径有很多种

他只是选择了鲜为人知的一条而已

武侠泰斗,侠骨柔情

一读金庸深似海

从此江湖是梦乡

高晓松说:

“如果没有金庸,

我们的少年时代该会是多么仓皇!”

如果说

古龙的江湖是快意情仇的决绝

那么

金庸的江湖除了儿女之情

还有正义和家国的情怀

1954年

属于武侠的时代乘着风呼啸而来

一场武林门派间的争斗

使查良镛就职的《新晚报》主编罗孚意识到

也许武侠连载

可以吸引更多读者订阅报纸

梁羽生连写三部武侠后

暂时没了新的想法

主编罗孚只好来问另一个武侠迷查良镛

查良镛说可以试试

把名中最后一字一分为二做笔名:金庸

这一试

就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武侠时代

这一试

就让几辈人有了共同的记忆

从动笔到封笔

17年间写就的14部武侠部部经典名震江湖

飞雪连天射白鹿

笑书神侠倚碧鸳

鲁豫说

金庸年纪很轻的时候有两个传奇

一个是

15岁就赚到一笔足以支撑他读完大学的钱

另一个是

中学、大学期间被学校开除两次

这两个传奇

恰到好处地体现了金庸一生的性格特点

善于经商、侠义精神

1957年

中国正处于大跃进时期

一向敢说真话的大公报

也紧跟浮夸风做虚假报道

一辈子坚持说真话的金庸主动离开了大公报

加入了香港长城电影公司

在那里

开始了他一生的柔情

大公报馆

金庸书法

“西施怎样美丽,

谁也没见过,

我想她应该像夏梦才名不虚传”

才子遇到佳人

金庸彻底被“长城三公主”中的“大公主”

秀外慧中的夏梦迷住了

有人笑他甘愿为夏梦做一个小编剧

他回应说

“当年唐伯虎爱上豪门丫鬟秋香

不惜卖身为奴入豪门

与他相比我还差的远呢!”

夏梦戏称他为“姚家阿姨”

他就取了鲜为人知的笔名“姚嘉衣”

莫笑斯人痴

痴心几人知?

金庸

夏梦

不管旁人如何讥讽不解

金庸只是痴心不改

为夏梦量身定制了许多剧本

夏梦息影出国后

金庸又在自己主办的《明报》上

大篇幅报道她的游记

1979年

夏梦投拍第一部电影咨询片名

金庸建议她取《投奔怒海》

果然大获成功

虽恨不相逢未嫁时

明知这份感情不会有结果

但在金庸的作品中

无论是《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蓉

还是《天龙八部》中的王语嫣

抑或《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

一颦一笑都有夏梦的身影

金庸与夏梦

《神雕侠侣》影视剧形象

孔庆东曾盛赞说

“金庸的小说,

既是一流的武侠小说,

又是一流的爱情小说”

大概因为他既有侠义的精神

又有可望却不可及的爱情吧

他是一代武侠的泰斗

也是一生传奇的情痴

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他的一生

就像是一部武侠小说

前半生纵情恣肆、洒脱妄为

后半生心怀敬畏、不断向学

他用出世的心

做着入世的事

金庸写了这么多武侠人物

本人最像哪一个?

有人这样问过金庸的好友倪匡先生

倪匡说:像段誉

“段誉有绝顶武功,

朱蛤神功好像没怎么用过;

六脉神剑要紧时用不出,

斗酒时却大派用场;

凌波微步要用来逃命……”

金庸自己也曾坦言

“如果在我的小说中选一个角色让我做,

我愿做天龙八部中的段誉。

他身上没有以势压人的霸道,

总给人留有余地。”

其实

现实中的金庸

又何尝不是小说中的段誉

金庸

79版段誉

金庸出生的浙江海宁查家

康熙曾题词

唐宋以来望族,江南有数人家

在家风的熏陶下

他自幼喜读书,被称为“书痴”

犹段誉被爹娘取乳名“痴儿”

段誉痴情王语嫣而无果

他痴情于夏梦而无果

段誉远离荣华到处游逛习得一身绝顶武艺

他自幼离家以一己之力取得诸多成就

1959年创办《明报》

左手写社评,右手写武侠

排版工人总是等在桌前催促

苦心经营三十余年

终于把《明报》办成了香港最大的报纸之一

却于1993年主动辞去董事局主席一职

他对一切都若即若离

像段誉一样可不可能都是无所谓

凡做的一切

问心无愧就好

金庸与太太林乐怡

金庸在剑桥大学

很早之前有人问金庸

人生应如何度过?

他回答:“人生,就该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他写武侠

开启了一个新的武侠时代

被誉为一代宗师

功成名就后,金盆洗手

他办报纸

《明报》成为香港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

登峰造极后,挂冠而去

他做学问

全院七个系,他能教六个系

一觉自己学问不够

81岁高龄又赴英国学习

他建书社

书舍建成后,退隐江湖

把云松书舍捐出以回报社会

李白有两句写侠客的诗

说的应该就是金庸吧

事了拂衣去,

深藏功与名。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泽伦斯基拒割地!川普劝接受:俄罗斯是大国但乌克兰不是
普丁提停火6条件!乌须割地6600平方公里,不准加入北约
峰会细节外泄!房客捡走"川普机密文件",赠普丁礼物曝光
美中一团和气"3大原因曝光",智库专家示警:北京好运会耗尽
传统文化复兴:谁捅了北京的“格格”窝?

24小时讨论排行

乌克兰只剩2条路可选!美媒分析「凄惨下场」
美女主播直播中失控!怒飙脏话痛骂川普
特朗普的调停让人沮丧,先停火和先达成协议有何区别
特朗普宣布:暂不针对中国购买俄油加征关税
乌克兰人怒了!炮轰「川普普丁没两样」
范曾看画展破“失联”疑云 传娇妻徐萌与继子有染
美华人科学家身陷“美女杀猪盘” 被掏光$250万积蓄!
外卖小哥捡到“血书枕头”救了她!女子曝自救过程
半导体公司关深圳工厂 近千员工抗议:我们做错什么了?
特朗普的确没怂,可更没赢,美国亏大了
川普突发神秘贴文!大票网友疯猜
这次会吵吗?万斯18日将出席特朗普与泽连斯基的会晤
峰会没有任何突破,特朗普:阿拉斯加伟大而成功的一天
范曾一家的故事才刚开始 还会有无穷的狗血八卦
范曾疑失联:知情者曝女方多次出轨 与情夫设局…
为何美中突然一团和气?专家指3原因 警告北京“好运到头”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金庸:人生就是大闹一场,然后,悄然离去

元知共读 2018-10-30 06:57:23


了解金庸的人很多

了解查良镛的人却不多

人们熟知他肝胆柔情的江湖笔

却鲜识他为国为民的家国情

查良镛走在1950年的时光里

那时他还不是金庸

外交官

这个年少时的梦想光芒万丈

照亮他的26岁意气风发

他从香港出发

脚踏山河

脚踏1937年的家仇国恨

想象自己将在外交舞台上挥斥方遒

走向新中国的首都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

“我们家本是相当富裕的

但住宅、园子都被日军烧毁

母亲与弟弟都在战争中死亡”

那年他14岁

立志“要在维护国家尊严上发挥作用”

1981年邓小平接见金庸

富家少爷查良镛

不知自己在14岁那年会有外交官的梦想

就像1950年

放弃外交官的梦想重返香港时

不知自己日后会成为武侠泰斗金庸一样

大概离京踏出第一步时

他肯定也想过

此生与少年时“为国为民”的大侠梦再也无缘

但命运之绳草灰蛇线绵延千里

1981年,邓小平接见了他

1982年,撒切尔夫人首次访华前

专程绕道香港与他单独会晤

希望在香港问题上他能站在英国一方

但他大手一挥

拒绝了撒切尔夫人的无理要求

1984年,胡耀邦接见了他

1985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成立

他任基本法政治体制起草小组港方负责人

兼经济体制起草组成员

1988年,他又与查济民提出“双查方案”

为香港的顺利回归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有人说

幸亏他没有把外交官的梦想坚持到底

否则刀光剑影的江湖里

没有了华山论剑、没有了降龙十八掌

没有了郭靖黄蓉令狐冲……

那江湖该多没意思啊

说这句话的人

一定不了解他

不知道在他的笔下

国才是一群江湖儿女的至高情怀

为国为民的途径有很多种

他只是选择了鲜为人知的一条而已

武侠泰斗,侠骨柔情

一读金庸深似海

从此江湖是梦乡

高晓松说:

“如果没有金庸,

我们的少年时代该会是多么仓皇!”

如果说

古龙的江湖是快意情仇的决绝

那么

金庸的江湖除了儿女之情

还有正义和家国的情怀

1954年

属于武侠的时代乘着风呼啸而来

一场武林门派间的争斗

使查良镛就职的《新晚报》主编罗孚意识到

也许武侠连载

可以吸引更多读者订阅报纸

梁羽生连写三部武侠后

暂时没了新的想法

主编罗孚只好来问另一个武侠迷查良镛

查良镛说可以试试

把名中最后一字一分为二做笔名:金庸

这一试

就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武侠时代

这一试

就让几辈人有了共同的记忆

从动笔到封笔

17年间写就的14部武侠部部经典名震江湖

飞雪连天射白鹿

笑书神侠倚碧鸳

鲁豫说

金庸年纪很轻的时候有两个传奇

一个是

15岁就赚到一笔足以支撑他读完大学的钱

另一个是

中学、大学期间被学校开除两次

这两个传奇

恰到好处地体现了金庸一生的性格特点

善于经商、侠义精神

1957年

中国正处于大跃进时期

一向敢说真话的大公报

也紧跟浮夸风做虚假报道

一辈子坚持说真话的金庸主动离开了大公报

加入了香港长城电影公司

在那里

开始了他一生的柔情

大公报馆

金庸书法

“西施怎样美丽,

谁也没见过,

我想她应该像夏梦才名不虚传”

才子遇到佳人

金庸彻底被“长城三公主”中的“大公主”

秀外慧中的夏梦迷住了

有人笑他甘愿为夏梦做一个小编剧

他回应说

“当年唐伯虎爱上豪门丫鬟秋香

不惜卖身为奴入豪门

与他相比我还差的远呢!”

夏梦戏称他为“姚家阿姨”

他就取了鲜为人知的笔名“姚嘉衣”

莫笑斯人痴

痴心几人知?

金庸

夏梦

不管旁人如何讥讽不解

金庸只是痴心不改

为夏梦量身定制了许多剧本

夏梦息影出国后

金庸又在自己主办的《明报》上

大篇幅报道她的游记

1979年

夏梦投拍第一部电影咨询片名

金庸建议她取《投奔怒海》

果然大获成功

虽恨不相逢未嫁时

明知这份感情不会有结果

但在金庸的作品中

无论是《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蓉

还是《天龙八部》中的王语嫣

抑或《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

一颦一笑都有夏梦的身影

金庸与夏梦

《神雕侠侣》影视剧形象

孔庆东曾盛赞说

“金庸的小说,

既是一流的武侠小说,

又是一流的爱情小说”

大概因为他既有侠义的精神

又有可望却不可及的爱情吧

他是一代武侠的泰斗

也是一生传奇的情痴

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他的一生

就像是一部武侠小说

前半生纵情恣肆、洒脱妄为

后半生心怀敬畏、不断向学

他用出世的心

做着入世的事

金庸写了这么多武侠人物

本人最像哪一个?

有人这样问过金庸的好友倪匡先生

倪匡说:像段誉

“段誉有绝顶武功,

朱蛤神功好像没怎么用过;

六脉神剑要紧时用不出,

斗酒时却大派用场;

凌波微步要用来逃命……”

金庸自己也曾坦言

“如果在我的小说中选一个角色让我做,

我愿做天龙八部中的段誉。

他身上没有以势压人的霸道,

总给人留有余地。”

其实

现实中的金庸

又何尝不是小说中的段誉

金庸

79版段誉

金庸出生的浙江海宁查家

康熙曾题词

唐宋以来望族,江南有数人家

在家风的熏陶下

他自幼喜读书,被称为“书痴”

犹段誉被爹娘取乳名“痴儿”

段誉痴情王语嫣而无果

他痴情于夏梦而无果

段誉远离荣华到处游逛习得一身绝顶武艺

他自幼离家以一己之力取得诸多成就

1959年创办《明报》

左手写社评,右手写武侠

排版工人总是等在桌前催促

苦心经营三十余年

终于把《明报》办成了香港最大的报纸之一

却于1993年主动辞去董事局主席一职

他对一切都若即若离

像段誉一样可不可能都是无所谓

凡做的一切

问心无愧就好

金庸与太太林乐怡

金庸在剑桥大学

很早之前有人问金庸

人生应如何度过?

他回答:“人生,就该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他写武侠

开启了一个新的武侠时代

被誉为一代宗师

功成名就后,金盆洗手

他办报纸

《明报》成为香港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

登峰造极后,挂冠而去

他做学问

全院七个系,他能教六个系

一觉自己学问不够

81岁高龄又赴英国学习

他建书社

书舍建成后,退隐江湖

把云松书舍捐出以回报社会

李白有两句写侠客的诗

说的应该就是金庸吧

事了拂衣去,

深藏功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