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在这里诞生:当地还有核辐射?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8月6日早上8:20,一列从西宁方向驶来的列车缓缓进站。在列车员的搀扶下,一位老人缓步走下列车,他有些颤抖的双手,轻触着“原子城站”的站牌。



“我们这一代人,都想回到这里看看。”这位名叫王俊青的老人说。

神秘的“原子城”

一度在地图上消失的区域

八月是金银滩最美的季节。茫茫青草连天,草地上盛开着一片片金黄色和银白色的小花,随风摇曳,牛羊在草场上四散觅食,安静而美丽。但这里天气变幻莫测,老人抵达当天,阳光明媚,气温接近40摄氏度,可第二天却是阴雨蒙蒙,气温骤降到摄氏十几度。

谁能想到,这里曾有过一座神秘之城——它位于地势平坦、群山环绕的金银滩草原上,是原子弹、氢弹理想的研制基地。在这里,诞生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作为最高机密区域,这片总面积1100多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200多米的金银滩草原,曾对外称为“青海矿区”,对内则是以“221”数字为代号。

正如王俊青老人所经历的一样,这里的人们在艰苦环境中扎根边疆,在高危情况下进行科研,在几十年时间里隐姓埋名。他们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生活的基地“金银滩”,也曾经一度在地图上消失。

如今,金银滩不再是军事禁区,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这里早已恢复了草原郁郁葱葱的美丽风貌,成为了海北州著名的旅游胜地。就在一个多月以前,从西宁开往原子城的Y981次“中国原子城号”红色旅游列车正式开通。这趟从西宁直通原子城的列车,自开通以来带领数千名游客,近距离感受了这曾经神秘的所在。

自从听说列车开通的消息,王俊青老人就一直惦记着回来看看。

重回“原子城”

当年竟不知参与制造原子弹

出了火车站,驱车前往原子城核心区域,昔日戒备森严的景象早已不再,让人难以想象,但是从小城穿行而过,红色印迹扑面而来——路牌和石碑不时提示着人们,这是昔日的“将军楼”、“科研楼”、“黄楼”,你会感觉到,这里并不像一般意义上的小镇。



记忆回到58年前。1960年的8月1日,17岁的王俊青通过体检和政审,从老家沈阳参军入伍。军营在哪?王俊青也不清楚。他跟随部队,一路上辗转了几趟火车和汽车,清晨出门,天黑才抵达目的地。

“我一看就傻了眼,坑坑洼洼的施工现场,有两处厂房正在打地基,此外什么都没有。”王俊青回忆道。当兵那几年,王俊青的职责是守护“221厂”的安全。出入证是唯一标识。“不管是谁,哪怕是你认识的领导、同事,也必须要有出入证才能进入。”王俊青说。



“221厂”所有工作都是在极其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不仅出入严格,对外更是要绝对保密。工作性质、地理位置等一律不准对外讲,“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要把在基地看到的一切,永远烂在肚里。”王俊青说。



1964年,退伍后的王俊青选择继续留在“221厂”,身份转变为一名工人,工作内容是在二分厂的车间内制作炸药。二分厂的厂房大多是被沙土掩体包围着,隐匿在草地之中。厂房上竖起了高耸的避雷针。“进入我们这个厂区,有可能随时发生爆炸,每天上班能不能回家都不知道。”王俊青指着一座地堡式建筑说道,“就是那里。”

如今厂房只剩断壁残垣,车间内早已空空荡荡,除了偶尔在墙上看到已发黄的保密守则、标语口号外,厂房里所有的设备踪迹全无。“撤厂时全都拆除和清理掉了。”王俊青说。但是迷宫一样的厂房内,王俊青的脑海里清楚地记得每个车间的分工。



“进入车间的第一步就是导电。”王俊青手握导电棒解释道,“有静电的话,接触炸药,可能会引发爆炸。”只有完成这一步,工人和技术人员才可以进入车间工作。

即便在当年,车间内部的设备、设施都极为简陋。王俊青所在的车间被分割为三个大厅,北厅一字排列着四口铝锅,中厅和南厅则是部件浇铸操作厅。“当时这里就是操作台,四口锅,两两相对站着,我们在这里融化炸药。”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新疆罗布泊上空,我国第一次将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升上了戈壁荒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的消息震惊世界。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传到金银滩草原时,一些投身原子弹研制工作并在此坚守多年的人,竟然不知道,这颗原子弹是在哪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仅两年八个月后,我国第一颗氢弹也在这里诞生。

“在这里工作了几十年,原子弹爆炸和氢弹爆炸成功,我们都不知道是自己亲自参与生产的,一直到十几年以后才知道。”王俊青说,“很骄傲,也很幸运。”

看着空空如也的车间,王俊青红了眼眶,“这一生,没有虚度年华。”不辞沉默铸金甲,甘献年华逐紫烟,像王俊青一样,“221厂”有很多默默无闻的英雄,他们来时风华正茂,离开时已经白发苍苍。

还原“原子城”

穿珠子一样串起口述历史

1987年,有关部门做出撤销“221厂”的决定。1995年,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宣告退役。这座封闭了三十多年的军事禁区,完成了时代赋予它的历史使命。

为了纪念这段历史, 2009年青海省西海镇建立了原子城纪念馆,用这种方式记录下当年的奋斗历程,通过这种方式向世人揭开神秘面纱。



从业至今,周广静已为近10万名参观者讲解了原子城的故事。工作期间,周广静走访了上千位“221”人。每一次走访,都让她深受感动。在她看来,走访工作是一件很有意义、也迫在眉睫的事。但是要想完整地保护好那个时代的记忆,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因为一个人只知道自己工作的小圈子,甚至有些工人一辈子只生产一个零件,他从来没有见过成品,不知道核武器长什么样,所以他能讲述的历史非常的有限。”周广静说,在后期专访的时候,他们遇到了很多的难题。因此在做口述历史征集的时候,周广静和同事们只能像穿珠子一样,一个个串起来,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链条。

开发“原子城”

环境指标完全符合国标

翻看那段历史,大到导弹、机械,小到一枚褪色的军功章、出入证,从一份旧得发黄的规章制度,到一件已看不出颜色的军大衣,每一幅图片、每一件实物都震撼人心。而就在爆轰试验场里,你触摸到的那密密麻麻的弹痕,可以让人切身体会到当年试验的惊险与震撼。

“这里进行过76次大型试验以及无数次小型实验。”青海金银滩旅游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赵毅章介绍说,“5厘米厚的钢板墙,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如今,这面钢板墙上满是斑驳的痕迹,据了解,这些凹痕是在试验结束后,用凿子将石头子凿下后留下的痕迹。“凹痕有深度,钢板有密度,爆炸有距离,装填有炸药量,经过系统计算,就能算出当年的冲值有多高了。”



如今,爆轰试验场已经成为原子城开放的景点之一,这座小小的堡垒形半掩埋式平房,记录下当年的壮举。

原子城内有一个被称为“亚洲第一坑”的放射原料深埋地,在基地退役后,厂区内的核废料进行集中焚烧填埋。这里是否是安全的?是否有辐射?

海北州海晏县环保局局长李洪宝说,环保部门监测站的工作人员,每个季度都会来到“深埋坑”附近取样,“水样、土样、草样以及动物样,取样后都会送到辐射站进行检测对比。”

李洪宝表示,核基地退役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和青海省环保部门从未间断过对核设施放射性污染填埋坑的重点监控。长期检测表明,核基地的放射性污染防治设施运行安全正常,周围环境辐射处于安全水平。当地的土壤、水质、牧草等各项环境指标完全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