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美媒:借鉴日美贸易战,中国学会绝不屈服(图)

美媒:借鉴日美贸易战,中国学会绝不屈服

文章来源: 观察者 于 2018-08-07 06:49:3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美国《福布斯》网站8月5日发表专栏文章《中美贸易战的日本前车之鉴》,作者王月魂(Yuwa Hedrick-Wong),为万事达卡(MasterCard)经济顾问。

文章梳理了上世纪80年代日美贸易战的过程,强调曾设计广场协议的美国就是最大的货币操纵者。文章还通过对比中美与日美的经济力量,指出与美国的贸易战中,中国不会成为另一个日本。

报道称,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扬言,拟对总额高达20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从现有的10%增加至25%。

如果加税最终实施,这将是贸易战的升级。那么在美国不断施加的压力下,中国是否会退缩,成为特朗普希望看到的样子呢?

对此,我们重新审视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对日本发动的贸易战。如今,许多人都已忘记了这段历史,但北京方面显然不是,因为当年发生在日本身上的事恰为北京要避免的。那么,这场前车之鉴究竟是什么样的?

“二战”结束后,由于出口导向型制造业迅速发展,日本与美国于1965年首次出现贸易顺差。根据IMF的数据,在接下来二十年里,日本与美国的贸易顺差不断扩大,1986年达到美国GDP的1.3%。

在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开始抱怨与日本不断增加的贸易逆差。作为70年代石油危机的结果,油价上涨催生了美日贸易战。

日本汽车出口便是代表。由于油价大涨,制造精良、省油的日本汽车迅速在美国市场获得认可,直接冲击美国汽车制造商。到了1979年,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克莱斯勒集团濒临倒闭。为避免破产,克莱斯勒需要政府提供15亿美元的救助贷款。一时间,人们发现日本“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危及到美国的国家安全,并令美国工人失业,这引发更多的抱怨。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熟?

在1976至1989年间,美国根据1974年颁布的《美国贸易法》第301条内容(也就是特朗普政府如今援引的“301条款”)对日本出口到美国的产品进行了20次调查,涉及汽车、钢铁、电信、制药、半导体等等。为避免矛盾,日本接受美国政府要求,同意对所有争议的出口产品实施自愿出口限制,允许美国对日本出口的产品数量施加限制措施。

不过,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并没有随着自愿限制措施而减少。为满足美国政府的要求,日本政府随后通过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鼓励国内消费。结果是日本国内消费的确上涨,特别是因低利率推动的房地产市场变得火爆。但即便如此,上述举措也并未对增加从美国进口、减少日美贸易顺差起到太大作用。

由此,日美贸易战进入第三轮,也就是最后一次。美国政府指责日本操纵汇率,令日元兑美元汇率保持低位,从而给日本商品出口提供了不公平的优势。1985年9月,日本被迫签署广场协议,允许货币大幅升值。

作为最大的货币操纵者,美国设计了这份协议。日本、法国、西德和英国半推半就,虽然存在不同程度的抵触但终对其妥协,允许日元和德国马克对美元升值。

对于所谓的“货币操纵”的指责,广场协议的确有效。根据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数据,1985-1988年间,日元兑美元升值高达88%。



尽管如此,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依然没有消失。不过,那时候已经不太重要了。日本实施多年的超宽松货币政策给日本经济造成了大规模的资产泡沫,在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尤为凸显。

1989年,资产泡沫破裂。多年来,日本企业间赖以维持“舒适”的紧密关系加剧了硬着陆以及随之而来的萧条。因为这种关系很难给市场一个得到全新开始的机会。

接下来是日本二十年的经济停滞。尽管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持续存在,但在经济衰退中,美国面临的困境并不比日本多。

《福布斯》报道称,尽管当年日本政府向美国提出的所有要求屈服,但北京方面不会没有注意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并未因此消失。

站在北京的角度看,美日贸易战的教训是明显的:既不能像日本那样屈服于美国的压力,也不能像日本那样完全依赖美国作为出口市场。而且,如今的中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可以将这些经验、教训付诸实践。

IMF表示,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的GDP仅占美国的40%。当时,日本的进口总量并未达到足以使其具有真正的国际影响力。相比之下,去年,中国的GDP已接近美国的70%。美国已是日本、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南非、韩国等一系列国家的最大市场。

鉴于此,在与美国的贸易战中,中国不会成为另一个日本。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特朗普女部长的大钻戒引关注,割破79岁总统的手
宗馥莉已辞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法人代表等职务
日温泉胜地公告:中国游客将沐浴乳倒入温泉后逃逸
我到2025年的福岛转了转:预料之中,意料之外
庆祝朝鲜劳动党成立80周年大会现场 高清大图来了




24小时讨论排行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发文“献奖”给川普 白宫官方转发
贝森特:课征中国惩罚性关税 俄乌战争很快会结束
委内瑞拉反对派获诺奖和平奖 白宫发表评论回应
川普梦寐以求的诺贝尔和平奖,颁了!
忘了民族主义电影吧!你应该知道的 731 历史真相
美股遭遇“黑色星期五”:纳指暴跌3.56%
叔叔宗泽后发声:水军害了宗馥莉,使她越走越远
宗馥莉从娃哈哈辞职:她选择了放下
特朗普降落以色列时间曝光 耶路撒冷大卫王酒店被包
三甲医生首次披露:移植猪肝171天后患者死亡
历史性时刻!中国篮协宣布与NBA达成战略合作
特朗普19岁儿子巴伦或能进TikTok董事会,惹争议
许家印家族33公司及海外资产被接管 高达77亿美元
美联储主席遴选完成“11进5”,华尔街屏息以待
达利欧:美债增长过快 与二战前极相似的危局浮现
日本能够“每年获得一个诺贝尔奖”的四大原因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美媒:借鉴日美贸易战,中国学会绝不屈服

观察者 2018-08-07 06:49:31

美国《福布斯》网站8月5日发表专栏文章《中美贸易战的日本前车之鉴》,作者王月魂(Yuwa Hedrick-Wong),为万事达卡(MasterCard)经济顾问。

文章梳理了上世纪80年代日美贸易战的过程,强调曾设计广场协议的美国就是最大的货币操纵者。文章还通过对比中美与日美的经济力量,指出与美国的贸易战中,中国不会成为另一个日本。

报道称,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扬言,拟对总额高达20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从现有的10%增加至25%。

如果加税最终实施,这将是贸易战的升级。那么在美国不断施加的压力下,中国是否会退缩,成为特朗普希望看到的样子呢?

对此,我们重新审视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对日本发动的贸易战。如今,许多人都已忘记了这段历史,但北京方面显然不是,因为当年发生在日本身上的事恰为北京要避免的。那么,这场前车之鉴究竟是什么样的?

“二战”结束后,由于出口导向型制造业迅速发展,日本与美国于1965年首次出现贸易顺差。根据IMF的数据,在接下来二十年里,日本与美国的贸易顺差不断扩大,1986年达到美国GDP的1.3%。

在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开始抱怨与日本不断增加的贸易逆差。作为70年代石油危机的结果,油价上涨催生了美日贸易战。

日本汽车出口便是代表。由于油价大涨,制造精良、省油的日本汽车迅速在美国市场获得认可,直接冲击美国汽车制造商。到了1979年,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克莱斯勒集团濒临倒闭。为避免破产,克莱斯勒需要政府提供15亿美元的救助贷款。一时间,人们发现日本“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危及到美国的国家安全,并令美国工人失业,这引发更多的抱怨。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熟?

在1976至1989年间,美国根据1974年颁布的《美国贸易法》第301条内容(也就是特朗普政府如今援引的“301条款”)对日本出口到美国的产品进行了20次调查,涉及汽车、钢铁、电信、制药、半导体等等。为避免矛盾,日本接受美国政府要求,同意对所有争议的出口产品实施自愿出口限制,允许美国对日本出口的产品数量施加限制措施。

不过,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并没有随着自愿限制措施而减少。为满足美国政府的要求,日本政府随后通过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鼓励国内消费。结果是日本国内消费的确上涨,特别是因低利率推动的房地产市场变得火爆。但即便如此,上述举措也并未对增加从美国进口、减少日美贸易顺差起到太大作用。

由此,日美贸易战进入第三轮,也就是最后一次。美国政府指责日本操纵汇率,令日元兑美元汇率保持低位,从而给日本商品出口提供了不公平的优势。1985年9月,日本被迫签署广场协议,允许货币大幅升值。

作为最大的货币操纵者,美国设计了这份协议。日本、法国、西德和英国半推半就,虽然存在不同程度的抵触但终对其妥协,允许日元和德国马克对美元升值。

对于所谓的“货币操纵”的指责,广场协议的确有效。根据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数据,1985-1988年间,日元兑美元升值高达88%。



尽管如此,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依然没有消失。不过,那时候已经不太重要了。日本实施多年的超宽松货币政策给日本经济造成了大规模的资产泡沫,在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尤为凸显。

1989年,资产泡沫破裂。多年来,日本企业间赖以维持“舒适”的紧密关系加剧了硬着陆以及随之而来的萧条。因为这种关系很难给市场一个得到全新开始的机会。

接下来是日本二十年的经济停滞。尽管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持续存在,但在经济衰退中,美国面临的困境并不比日本多。

《福布斯》报道称,尽管当年日本政府向美国提出的所有要求屈服,但北京方面不会没有注意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并未因此消失。

站在北京的角度看,美日贸易战的教训是明显的:既不能像日本那样屈服于美国的压力,也不能像日本那样完全依赖美国作为出口市场。而且,如今的中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可以将这些经验、教训付诸实践。

IMF表示,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的GDP仅占美国的40%。当时,日本的进口总量并未达到足以使其具有真正的国际影响力。相比之下,去年,中国的GDP已接近美国的70%。美国已是日本、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南非、韩国等一系列国家的最大市场。

鉴于此,在与美国的贸易战中,中国不会成为另一个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