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上海小学语文教材引争议:外婆是方言,改成姥姥?(组图)

上海小学语文教材引争议:外婆是方言,改成姥姥?

文章来源: 观察者网 于 2018-06-20 21:45:2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昨天(20日),微博网友@鋼筆様子爆料称,上海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文第24课《打碗碗花》 (李天芳著散文),原文中的“外婆”全部被改成了“姥姥”。

搜索课文原文可以发现,作者文章中写的全篇都是“外婆”。

网友@白兔老爸晒出女儿7年前的课本,那时候还是“外婆”,并没有做改动。

那么,为什么要把“外婆”改成“姥姥”呢?

有网友找出了去年上海市教委针对这一问题的答复,上海教委认为,“姥姥”是普通话语词汇,而“外婆、外公”属于方言。

这篇课文出自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课本(沪教版)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教材。

微博网友@小阿_小圆圆补充道,同一本教材的第6课《马鸣加的新书包》,也全部用的“姥姥”这一表述。

上海的网友表示对“姥姥”这一称谓感到很不习惯:

网友们表示,把“外婆”改成“姥姥”以后,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表述,都变得怪怪的……

而且,在许多网友看来,“外婆”和“姥姥”都是方言,真正的书面语应该是“外祖母”。

还有网友表示疑问:不管出于什么理由,修改原作者的文章,经过作者同意了吗?

观察者网就这些问题向上海教育出版社和上海市教委求证,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复。

根据维基百科,现代中文对母亲的父母亲的正式称呼是外祖父母,不同地方及方言有不同称谓,南方称作外公、外婆,北方则为姥姥(或姥娘)、姥爷。

更细的划分是这样:

吴语区称外祖父母为外爷、外婆;

中国北方官话大多称外祖父母为姥爷、姥姥/姥娘;

四川多数地方称称外祖父母为家公、家婆;

客家话中称外祖父为姐公(d͡za-gong),祖母则为姐婆(d͡za-po);

粤语称外祖父母为公公、婆婆或阿公、阿婆;

闽南语不论是祖父母还是外祖父母都称阿公(a-gong)、阿嬷(阿妈/a-ma)(外祖父母也可较专一地称外公(ggua-gong)、外嬷(ggua-ma));

湘语称外祖父母为外公外婆。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所出版的《汉语方言地图集》,也将“姥姥”和“外婆”一起归入“外祖母”的方言表达中。


图片来源:微博网友@和澤清涼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李成钢被免去驻世贸代表职务,贝森特曾批评其"失控"
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再度发生争吵:"爆粗口,训斥,扔地图"
史上最便宜特斯拉,毛坯程度看笑中国车主
从"台独"到"亲中":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的启示
法国罗浮宫大劫案,八件失窃无价之宝清单公布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稀土管制,反而加速全球产业链的重建
泽连斯基:世界领土最大国家 为何还需要更多领土?
被曝多次怒吼飙髒话 川普:没逼乌割地求和 完全没有…
没给小费 顾客被餐厅员工追出来围堵 还叫了警察!
川普与澳洲签稀土协议:半年投入10亿美元
郑丽文支持者高喊“我是中国人” 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特朗普:中国“不想”入侵台湾 重申对习近平的信任
陕西博士参选纽约州长:誓言打造"零贫困零犯罪"…
FT:中国已做好摊牌准备 北京并非只有稀土一张牌
王丹父亲辞世 悲喊:无法送终是极大遗憾与悲哀
美拱手让出稀土掌控权 中国耕耘30年成霸主
川普:无意摧毁中国 美中关係没事
NASA用超算测出地球寿命 公元这一年万物终结
他送哈佛女儿3000呎极简屋 从不催婚:财富为你赚好了
“中国在对决全世界”在美国经济腹地感受中美激烈对峙的一周
纽时:四中全会上,有一个重要问题无人敢提及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上海小学语文教材引争议:外婆是方言,改成姥姥?

观察者网 2018-06-20 21:45:21

昨天(20日),微博网友@鋼筆様子爆料称,上海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文第24课《打碗碗花》 (李天芳著散文),原文中的“外婆”全部被改成了“姥姥”。

搜索课文原文可以发现,作者文章中写的全篇都是“外婆”。

网友@白兔老爸晒出女儿7年前的课本,那时候还是“外婆”,并没有做改动。

那么,为什么要把“外婆”改成“姥姥”呢?

有网友找出了去年上海市教委针对这一问题的答复,上海教委认为,“姥姥”是普通话语词汇,而“外婆、外公”属于方言。

这篇课文出自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课本(沪教版)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教材。

微博网友@小阿_小圆圆补充道,同一本教材的第6课《马鸣加的新书包》,也全部用的“姥姥”这一表述。

上海的网友表示对“姥姥”这一称谓感到很不习惯:

网友们表示,把“外婆”改成“姥姥”以后,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表述,都变得怪怪的……

而且,在许多网友看来,“外婆”和“姥姥”都是方言,真正的书面语应该是“外祖母”。

还有网友表示疑问:不管出于什么理由,修改原作者的文章,经过作者同意了吗?

观察者网就这些问题向上海教育出版社和上海市教委求证,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复。

根据维基百科,现代中文对母亲的父母亲的正式称呼是外祖父母,不同地方及方言有不同称谓,南方称作外公、外婆,北方则为姥姥(或姥娘)、姥爷。

更细的划分是这样:

吴语区称外祖父母为外爷、外婆;

中国北方官话大多称外祖父母为姥爷、姥姥/姥娘;

四川多数地方称称外祖父母为家公、家婆;

客家话中称外祖父为姐公(d͡za-gong),祖母则为姐婆(d͡za-po);

粤语称外祖父母为公公、婆婆或阿公、阿婆;

闽南语不论是祖父母还是外祖父母都称阿公(a-gong)、阿嬷(阿妈/a-ma)(外祖父母也可较专一地称外公(ggua-gong)、外嬷(ggua-ma));

湘语称外祖父母为外公外婆。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所出版的《汉语方言地图集》,也将“姥姥”和“外婆”一起归入“外祖母”的方言表达中。


图片来源:微博网友@和澤清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