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1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犹太少女被难民奸杀引起公愤 德国议会再起争议(图)

犹太少女被难民奸杀引起公愤 德国议会再起争议

文章来源: 观察者网 于 2018-06-14 06:56:1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本月初,德国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奸杀案:一位14岁的犹太少女惨遭奸杀,作为凶手的阿拉伯裔难民出国潜逃。



这起事件本身就足以唤醒德国人对移民政策、以及该国日渐高涨的“反犹主义情绪”的反思,但有很多德国媒体对此事“有选择地”进行报道,忽略了事实的真相。

而对于接下来发生的事,主流媒体干脆连报都不报了:

随着凶手落网,死者得以安息,德国右翼选择在议会内为小女孩举行默哀仪式。结果,曾为难民办过默哀仪式的左派人士,如今却以“议事规则”为由,拒绝参加、并阻挠了右翼对犹太死者的默哀,引起巨大争议。

犹太少女遭奸杀,德国媒体未透露身份

据法新社消息,6月6日,德国警方在该国中部黑森林地区的茂林深篁中挖出一具14岁少女的尸体。尸检结果显示死者为苏珊娜(Susanna),是一位来自德国美因茨市的犹太人,此前已失踪两周。检方称苏珊娜死前曾遭受过强奸,死因则是因为“颈部受重创”。



死者苏珊娜 图自图片报


凶手随后将苏珊娜埋在威斯巴登市郊的一块空地,抛尸地点离一处难民营很近。

2天后(8日),德国内政部发推确认,称此案的嫌疑人是一名20岁的伊拉克裔难民,名叫阿里·巴哈尔(Ali Bahar),2015年随家人入境德国。案发后,巴哈尔又带着一家人逃回了伊拉克,但最终被当地的库尔德人活捉,后者将其遣返回德。



检方公布凶手巴哈尔的照片 图自图片报


德国警方稍早前还表示,巴哈尔有一名共犯,是一位35岁的土耳其裔男子。但在巴哈尔潜逃后,德国警方以“找到了新的证据”为由,将这名35岁的土耳其人“无罪释放”,留下巴哈尔成为此案的唯一嫌疑人。



报道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德国媒体在此案的报道中,并未选择透露死者的“犹太人”身份。比如《图片报》在7日对案情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唯独对“犹太人”一词只字未提;亲犹德国媒体《犹太人汇报》同样没有对死者背景进行介绍,只是说“犹太群体对此表示沉重哀悼。”



案发地,民众为死者苏珊娜搭建墓碑 图自theLocal


路透社透露,德国媒体的“选择性报道”可能是受到了德国犹太中央理事会的施压,后者希望控制该国国内的“反犹主义情绪”。

可就在当天,事态在德国议会内得到进一步发酵,让这所谓的“控制”变得越来越难。

绿党阻挠默哀仪式

8日,德国议会内部,极右派的德国选择党(AFD)代表塞茨(Thomas Seitz)在发言中,呼吁大家保持沉默,以此为死去的犹太少女哀悼。不少右派人士纷纷起立效仿,现场一度非常肃穆。



塞茨利用自己的发言时间,对死者进行默哀 图自视频截图


突然,德国联邦议院副议长、来自左翼政党绿党的罗斯(Claudia Roth)多次打断了默哀仪式,她说:

“提醒你一下,我们现在正在讨论议事阶段,请你把重点放回我们议程的主题上来。”

“您应该继续按照流程来发言。我希望您能遵守议事规则。”

“塞茨先生,你还有话要说吗?不然我就叫下一位发言人了。”



罗斯 视频截图


罗斯的每句话都引来现场左翼人士的拍手叫好。不过选择党的塞茨不予理会罗斯的警告,继续低头沉默。罗斯见状,决定不给对方机会:

“因为你不回答我,你的发言时间也到了,现在请下一位发言人上台。”

她这一充满争议的举动引发了许多德国人的指责。很多德国网民指责这个议员“冷血”,对小女孩“毫不尊敬”。其中有一位名叫奥推塔(Orita Arfa)的德国作家还对“言论自由”进行了讽刺。







可更讽刺的是,还有德国网友挖出了罗斯的“黑历史”:在2015年4月,她曾同样选择牺牲自己的发言时间,来悼念那些“死在地中海”的难民。如今右派人士“如法炮制”,唯独不同的是默哀对象为犹太人,就遭左翼阻挠,令人唏嘘不已。



视频截图


由此看出,苏珊娜的死从简单一起刑事案件,经媒体避开“种族”、“宗教”的雷区后,在德国议会的分裂中新添一抹“政治色彩”。如果连德国政坛都“控制不住”这个“反犹情绪”,德国民众怎么办?

主流媒体集体哑火

对8日的那场“默哀事件”的报道,德国、乃至整个西方主流媒体可以说是失职的——并未对此事进行报道。

现在网上流传的视频版本,是当天在议会内遭阻挠的选择党自己公布的。在Youtube网站上相关视频的点击量将近有100万。

此外,一位旅居欧洲的印度自由撰稿人,和另一位来自美国的作家,分别在自己的博客中对此事做出了文字描述——不过他们也仅仅是重复了视频中的经过。一些网民在推特上对此事的评论中,转发的也都是这两人的文章。





目前流传在推特上的两篇文章均出自独立写手

在纳粹大屠杀结束70多年后的今天,反犹太主义在德国仍是非常敏感的议题。

观察者网此前报道,德国国内支持接收难民的人道主义精神很大程度上源于对纳粹专制和二战教训的反思。但是,汹涌而入的难民使不少民众不安。面对空前的难民潮和日益恶化的治安形势,德国社会出现深度割裂。随之,认为应该帮助难民的人道主义观点受到前所未有的公开反对。默克尔向难民敞开大门的政策不仅在德国城市和街头招致抗议,甚至在她自己党内和内阁都遭到反对。



2016年的夏天,默克尔还曾前往难民营,和难民玩自拍 图自独立报


这次在议会中互怼的选择党和绿党,在移民问题上立场也是对立的。

德国选择党对默克尔的开放政策持坚定反对态度,该党党内民粹思想近年来不断加深,右翼倾向进一步加强;相反,绿党认为默克尔在难民政策上“做得不够”,该党曾不满联盟党(执政党联盟之一)给难民人数“设限”的做法,给“默克尔4.0组阁计划”增添变数。

同时,移民问题也逐渐割裂了德国社会内部。

去年年末,因不爽美国对“耶路撒冷问题”做出的决定,德国连续多日爆发反犹游行,并出现“焚烧以色列国旗”的暴力行为;今年4月,一位以色列小伙因为头戴犹太小圆帽,被3个阿拉伯裔男子撞见,当街抽出皮带就打。



报道截图


像这样的袭击事件每年光德国警方的备案就有1500起,更别提那些发生在小学生中的“死亡威胁”了。

但不能轻率地认为犹太人就是移民政策的受害者。德国《图片报》曾指出,一些转学来穆斯林学生因“信仰问题”也遭到过犹太教、基督教学生的“欺负”。

不过即便如此,自默克尔在2015年秋天“打开德国国门”以后,相关的犯罪事件是真的多了。德国政府官方在今年1月公布了一组数据:该国2016年的暴力犯罪事件数同比增长10%,其中90%的案件涉及年轻的男性难民。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贝佐斯辣妻以前长这样!整形医分析"外貌进化"过程
毫无疑问,这就是全世界最轰动的分手大戏
特斯拉股价恐再跌六成?华尔街最大空头表态
论证70余年,黄河上的“超级工程”要来了?
万亿军费难救场:美军“王牌项目”集体受挫

24小时讨论排行

川普又爆惊人语:在美国出生的坏人也应该赶出去
美国、越南关税谈好了 川普抢先发文曝税率
特朗普斥责日本"一直在夺取美国财富",称将加征高关税
“这么恨中国,现在是不是回来当间谍了?”
美国正式关闭USAID!卢比奥详述理由 列4大失败
被视“国运之战” 中国发力超级计划 堪比“两弹一星”
柴静: 从官媒的知名记者和"公知"到出走海外的媒体人
中国工程师持旅游签入境 对美海关说"来工作" 结果…
马斯克威胁成立“美国党” 那是什么党?这次认真的?
日本人组团去老挝嫖幼女,大使馆都看不下去了
美澳印日启动矿产计划,被视为在抗衡矿产主领导中国
疑似发表辱华言论,绿洲乐队主唱道歉
特朗普:奥巴马和小布什不行,拜登史上最差
印防长突提永久划界 抛“四步走”计划 中方冷处理
财新的制造业数据已成绝唱,从此有九大数据不再公布
视频热传:专业团队砍巨树 “最后一击”砸毁了一切…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犹太少女被难民奸杀引起公愤 德国议会再起争议

观察者网 2018-06-14 06:56:19

本月初,德国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奸杀案:一位14岁的犹太少女惨遭奸杀,作为凶手的阿拉伯裔难民出国潜逃。



这起事件本身就足以唤醒德国人对移民政策、以及该国日渐高涨的“反犹主义情绪”的反思,但有很多德国媒体对此事“有选择地”进行报道,忽略了事实的真相。

而对于接下来发生的事,主流媒体干脆连报都不报了:

随着凶手落网,死者得以安息,德国右翼选择在议会内为小女孩举行默哀仪式。结果,曾为难民办过默哀仪式的左派人士,如今却以“议事规则”为由,拒绝参加、并阻挠了右翼对犹太死者的默哀,引起巨大争议。

犹太少女遭奸杀,德国媒体未透露身份

据法新社消息,6月6日,德国警方在该国中部黑森林地区的茂林深篁中挖出一具14岁少女的尸体。尸检结果显示死者为苏珊娜(Susanna),是一位来自德国美因茨市的犹太人,此前已失踪两周。检方称苏珊娜死前曾遭受过强奸,死因则是因为“颈部受重创”。



死者苏珊娜 图自图片报


凶手随后将苏珊娜埋在威斯巴登市郊的一块空地,抛尸地点离一处难民营很近。

2天后(8日),德国内政部发推确认,称此案的嫌疑人是一名20岁的伊拉克裔难民,名叫阿里·巴哈尔(Ali Bahar),2015年随家人入境德国。案发后,巴哈尔又带着一家人逃回了伊拉克,但最终被当地的库尔德人活捉,后者将其遣返回德。



检方公布凶手巴哈尔的照片 图自图片报


德国警方稍早前还表示,巴哈尔有一名共犯,是一位35岁的土耳其裔男子。但在巴哈尔潜逃后,德国警方以“找到了新的证据”为由,将这名35岁的土耳其人“无罪释放”,留下巴哈尔成为此案的唯一嫌疑人。



报道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德国媒体在此案的报道中,并未选择透露死者的“犹太人”身份。比如《图片报》在7日对案情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唯独对“犹太人”一词只字未提;亲犹德国媒体《犹太人汇报》同样没有对死者背景进行介绍,只是说“犹太群体对此表示沉重哀悼。”



案发地,民众为死者苏珊娜搭建墓碑 图自theLocal


路透社透露,德国媒体的“选择性报道”可能是受到了德国犹太中央理事会的施压,后者希望控制该国国内的“反犹主义情绪”。

可就在当天,事态在德国议会内得到进一步发酵,让这所谓的“控制”变得越来越难。

绿党阻挠默哀仪式

8日,德国议会内部,极右派的德国选择党(AFD)代表塞茨(Thomas Seitz)在发言中,呼吁大家保持沉默,以此为死去的犹太少女哀悼。不少右派人士纷纷起立效仿,现场一度非常肃穆。



塞茨利用自己的发言时间,对死者进行默哀 图自视频截图


突然,德国联邦议院副议长、来自左翼政党绿党的罗斯(Claudia Roth)多次打断了默哀仪式,她说:

“提醒你一下,我们现在正在讨论议事阶段,请你把重点放回我们议程的主题上来。”

“您应该继续按照流程来发言。我希望您能遵守议事规则。”

“塞茨先生,你还有话要说吗?不然我就叫下一位发言人了。”



罗斯 视频截图


罗斯的每句话都引来现场左翼人士的拍手叫好。不过选择党的塞茨不予理会罗斯的警告,继续低头沉默。罗斯见状,决定不给对方机会:

“因为你不回答我,你的发言时间也到了,现在请下一位发言人上台。”

她这一充满争议的举动引发了许多德国人的指责。很多德国网民指责这个议员“冷血”,对小女孩“毫不尊敬”。其中有一位名叫奥推塔(Orita Arfa)的德国作家还对“言论自由”进行了讽刺。







可更讽刺的是,还有德国网友挖出了罗斯的“黑历史”:在2015年4月,她曾同样选择牺牲自己的发言时间,来悼念那些“死在地中海”的难民。如今右派人士“如法炮制”,唯独不同的是默哀对象为犹太人,就遭左翼阻挠,令人唏嘘不已。



视频截图


由此看出,苏珊娜的死从简单一起刑事案件,经媒体避开“种族”、“宗教”的雷区后,在德国议会的分裂中新添一抹“政治色彩”。如果连德国政坛都“控制不住”这个“反犹情绪”,德国民众怎么办?

主流媒体集体哑火

对8日的那场“默哀事件”的报道,德国、乃至整个西方主流媒体可以说是失职的——并未对此事进行报道。

现在网上流传的视频版本,是当天在议会内遭阻挠的选择党自己公布的。在Youtube网站上相关视频的点击量将近有100万。

此外,一位旅居欧洲的印度自由撰稿人,和另一位来自美国的作家,分别在自己的博客中对此事做出了文字描述——不过他们也仅仅是重复了视频中的经过。一些网民在推特上对此事的评论中,转发的也都是这两人的文章。





目前流传在推特上的两篇文章均出自独立写手

在纳粹大屠杀结束70多年后的今天,反犹太主义在德国仍是非常敏感的议题。

观察者网此前报道,德国国内支持接收难民的人道主义精神很大程度上源于对纳粹专制和二战教训的反思。但是,汹涌而入的难民使不少民众不安。面对空前的难民潮和日益恶化的治安形势,德国社会出现深度割裂。随之,认为应该帮助难民的人道主义观点受到前所未有的公开反对。默克尔向难民敞开大门的政策不仅在德国城市和街头招致抗议,甚至在她自己党内和内阁都遭到反对。



2016年的夏天,默克尔还曾前往难民营,和难民玩自拍 图自独立报


这次在议会中互怼的选择党和绿党,在移民问题上立场也是对立的。

德国选择党对默克尔的开放政策持坚定反对态度,该党党内民粹思想近年来不断加深,右翼倾向进一步加强;相反,绿党认为默克尔在难民政策上“做得不够”,该党曾不满联盟党(执政党联盟之一)给难民人数“设限”的做法,给“默克尔4.0组阁计划”增添变数。

同时,移民问题也逐渐割裂了德国社会内部。

去年年末,因不爽美国对“耶路撒冷问题”做出的决定,德国连续多日爆发反犹游行,并出现“焚烧以色列国旗”的暴力行为;今年4月,一位以色列小伙因为头戴犹太小圆帽,被3个阿拉伯裔男子撞见,当街抽出皮带就打。



报道截图


像这样的袭击事件每年光德国警方的备案就有1500起,更别提那些发生在小学生中的“死亡威胁”了。

但不能轻率地认为犹太人就是移民政策的受害者。德国《图片报》曾指出,一些转学来穆斯林学生因“信仰问题”也遭到过犹太教、基督教学生的“欺负”。

不过即便如此,自默克尔在2015年秋天“打开德国国门”以后,相关的犯罪事件是真的多了。德国政府官方在今年1月公布了一组数据:该国2016年的暴力犯罪事件数同比增长10%,其中90%的案件涉及年轻的男性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