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45岁成副部的“年轻人” 如今执掌中国工程院(组图)

45岁成副部的“年轻人” 如今执掌中国工程院

文章来源: 长安街知事 于 2018-06-01 21:02:0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今天,在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闭幕式上,新一届中国工程院领导班子出炉。李晓红院士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长,陈左宁(女)、钟志华、邓秀新、何华武、王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李晓红。科技日报记者 洪星摄

在闭幕式上,李晓红表示深感责任重大,唯有鞠躬尽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忘我工作,倾心奉献,绝不辜负党中央的重托,绝不辜负广大院士的殷切希望,做一名接地气、服务型、合格的中国工程院院长。

中国工程院成立于1994年,是中国工程科技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李晓红是继朱光亚、宋健、徐匡迪、周济之后的第五位中国工程院院长,也是唯一一位担任院长时还不满60岁的“年轻人”。

长安街知事发现,这已经是李晓红两年来的第三次履新。

1959年6月出生的李晓红是重庆合川人,从重庆大学采矿系毕业后留校,2003年出任重庆大学校长,并于2004年7月明确为副部长级,时年45岁。2010年,李晓红调任武汉大学校长,一年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6年11月,李晓红离开武大,北上赴京担任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主要负责发展规划、民办教育等方面工作。任职方逾半年,他又迎来人事变动,去年6月接替周济成为中国工程院史上最年轻的党组书记。

此外,李晓红还是第十九届中央委员,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煤炭学会常务理事、“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等职务。

作为矿山安全技术专家,李晓红长期致力于水射流技术及其在煤矿安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自主开发出超前治理煤矿瓦斯灾害成套装备,成果已被财政部列为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在李晓红执掌武汉大学的六年中,武大参与了首个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神舟八号”、“天宫一号”对接等国家重大工程,多项指标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世界排名提升了近100名。

李晓红还被武大师生亲切地称为“晓红哥”、“晓红花”,他善于用学生们熟悉的话语体系讲道理,比如“希望你们‘人生的巨轮’永远不沉,不要做玻璃心的‘小公举’,让‘人生的小船’说翻就翻”;“要拼自己,不要拼爹”等等,发表的演讲经常走红网络。

去年初中国工程院启动院士增选工作,作为院党组书记,李晓红强调一定要严把院士入口关,对候选人的学风道德、政治经济表现和个人品行等情况调查核实。据悉,在第一轮评审环节,就暂停了1位涉及论文被撤稿事件候选人的资格,第二轮评审环节暂停了1位因违反八项规定尚在诫勉谈话影响期内候选人的资格,对3位相关候选人的违纪情况在学部范围进行通报。

巧合的是,李晓红与前任周济有着相似的仕途经历,二人都曾执掌武汉高校,并上调教育部,后进入中国工程院。

周济出生于1946年8月出生,上海人,机械工程专家,长期致力于机械设计与数控技术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他曾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湖北省委常委、湖北省教育厅厅长、武汉市长、教育部副部长、部长,2009年10月转岗中国工程院,2010年6月任院长,是十七、十八届中央委员。




李晓红与周济握手。科技日报记者 洪星摄



长安街知事发现,于2002年至2010年担任中国工程院院长的徐匡迪,刚刚获得中国工程科技界最高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徐匡迪是著名的钢铁冶金学家、战略科学家,曾任上海市长、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虽已年逾八旬,徐匡迪仍在为国家发展出谋划策。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他正以先进的理念,研究雄安新区规划工作。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高考录取风向又变了,名校被踩在脚下摩擦
戴项炼"瞬间吸入MRI机器"亡!家属曝他惨卡1hr才脱困
Coldplay抓奸片爆红!拍摄者"漏做1事"超亏:少赚14.4万
美国务院:一名美籍专利与商标局职员被中国禁止离境
中国在西藏修建全球最大水坝,印度为何深感忧虑

24小时讨论排行

为吓阻中共犯台出奇招!美众院无异议通过新法案
亨特·拜登:我爸辩论搞砸 是被安眠药害的
川普要改H-1B制度!"高薪留美 低薪走人"时代将来临….
加入日本国籍的原中国人,当选日本参议院议员
中国禁抗战神剧:“我方超人化 敌方弱智化” 低级红高级黑…
英国联合27国谴责以色列:"不人道地杀害"加沙平民
噩梦!美国新任移民局长上任 主张废除OPT 严查H1B
川普再退群!美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4大理由”曝光
川普不顾马丁路德金家人反对 解密其遇刺FBI档案
金融时报:国民党与民意脱节 即将面临大罢免
拜登儿子"狂飙脏话"怒轰乔治克隆尼,记恨老爸被逼退选
气候变化压力增加,人类是否应该减少吃米?
承认窃取美国核弹机密 中国裔研究员面临10年重刑
以军子弹“倾泻而下”,领食物饥民惨历“致命一天”
特朗普正深陷泥潭 使出一招“围魏救赵”
华人女子回国旅游失踪,丈夫被判赔2360万美元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45岁成副部的“年轻人” 如今执掌中国工程院

长安街知事 2018-06-01 21:02:08

今天,在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闭幕式上,新一届中国工程院领导班子出炉。李晓红院士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长,陈左宁(女)、钟志华、邓秀新、何华武、王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李晓红。科技日报记者 洪星摄

在闭幕式上,李晓红表示深感责任重大,唯有鞠躬尽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忘我工作,倾心奉献,绝不辜负党中央的重托,绝不辜负广大院士的殷切希望,做一名接地气、服务型、合格的中国工程院院长。

中国工程院成立于1994年,是中国工程科技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李晓红是继朱光亚、宋健、徐匡迪、周济之后的第五位中国工程院院长,也是唯一一位担任院长时还不满60岁的“年轻人”。

长安街知事发现,这已经是李晓红两年来的第三次履新。

1959年6月出生的李晓红是重庆合川人,从重庆大学采矿系毕业后留校,2003年出任重庆大学校长,并于2004年7月明确为副部长级,时年45岁。2010年,李晓红调任武汉大学校长,一年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6年11月,李晓红离开武大,北上赴京担任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主要负责发展规划、民办教育等方面工作。任职方逾半年,他又迎来人事变动,去年6月接替周济成为中国工程院史上最年轻的党组书记。

此外,李晓红还是第十九届中央委员,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煤炭学会常务理事、“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等职务。

作为矿山安全技术专家,李晓红长期致力于水射流技术及其在煤矿安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自主开发出超前治理煤矿瓦斯灾害成套装备,成果已被财政部列为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在李晓红执掌武汉大学的六年中,武大参与了首个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神舟八号”、“天宫一号”对接等国家重大工程,多项指标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世界排名提升了近100名。

李晓红还被武大师生亲切地称为“晓红哥”、“晓红花”,他善于用学生们熟悉的话语体系讲道理,比如“希望你们‘人生的巨轮’永远不沉,不要做玻璃心的‘小公举’,让‘人生的小船’说翻就翻”;“要拼自己,不要拼爹”等等,发表的演讲经常走红网络。

去年初中国工程院启动院士增选工作,作为院党组书记,李晓红强调一定要严把院士入口关,对候选人的学风道德、政治经济表现和个人品行等情况调查核实。据悉,在第一轮评审环节,就暂停了1位涉及论文被撤稿事件候选人的资格,第二轮评审环节暂停了1位因违反八项规定尚在诫勉谈话影响期内候选人的资格,对3位相关候选人的违纪情况在学部范围进行通报。

巧合的是,李晓红与前任周济有着相似的仕途经历,二人都曾执掌武汉高校,并上调教育部,后进入中国工程院。

周济出生于1946年8月出生,上海人,机械工程专家,长期致力于机械设计与数控技术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他曾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湖北省委常委、湖北省教育厅厅长、武汉市长、教育部副部长、部长,2009年10月转岗中国工程院,2010年6月任院长,是十七、十八届中央委员。




李晓红与周济握手。科技日报记者 洪星摄



长安街知事发现,于2002年至2010年担任中国工程院院长的徐匡迪,刚刚获得中国工程科技界最高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徐匡迪是著名的钢铁冶金学家、战略科学家,曾任上海市长、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虽已年逾八旬,徐匡迪仍在为国家发展出谋划策。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他正以先进的理念,研究雄安新区规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