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1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13个老人一栋别墅里抱团养老 网友坐不住了…(组图)

13个老人一栋别墅里抱团养老 网友坐不住了…

文章来源: 新民晚报 于 2018-05-26 14:17:1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不管是老年朋友,还是年轻人,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退休后,不想住养老院,不想靠子女,还能怎么养老?

最近,杭州余杭13位老人“抱团养老”的消息再度引发热议:

据钱江晚报报道,一年前,杭州余杭79岁的朱荣林和74岁的老伴王桂芬招募志同道合者到他余杭自家的别墅抱团养老,同住的俞阿姨老两口从100多位报名者中选了4对夫妻。一年时间,有人离开有人补进,抱团的人数从最初的4对,变成如今的13人。



抱团养老的别墅。


对于这件事,网友们的观点可以说是泾渭分明:

支持:

被自己帅出一脸鼻血:我也差不多这么想的,我们这一代都是独生,一个人肯定照顾不来父母,想以后和我哥我姐他们一起买套房,让我父母姨姨叔叔他们一起住,大家轮流照顾,正好还让老人们有个伴,也比养老院放心

会飞的田鼠:新兴的共享经济!老年组合伙人!

猫忘了鱼尾纱201804:其实也行,人多都有个伴还能一起娱乐玩耍,生病也有人照顾,因为有的儿女确实工作真的很忙,不能经常回家陪伴父母!

非正经单吊红中:我挺想的,找几个爱打麻将的

孩童与狗吃瓜捉虫:就像和几个好朋友合租住房,如果意气相投,过得真的很快乐。总有人会不同的东西,不一样的思想,爱好,然后交流。

反对:

艺术之疆:乍一听不错……真正实施困难重重啊

代北燕南:答案是NO!!! 这不是一起吃住那么简单。最重要的情感就没有,和集体宿舍里的随和的大学生不一样,每个老人都有固定的生活方式定型的性格,这个就是矛盾最大来源点。中国人的生活单位是家庭,这种临时的几天还行,时间会磨灭新鲜带来烦恼。

hoonycaty:前提是这些老人有自理能力,说白了,这样的老人自己跟家里住也没啥问题,真正的养老问题是那些生活不能自理阶段的老人。

---等一分钟---:这……真得找到志同道合的才行,但凡有一位老人好吃懒做,或者身体不好,需要别人侍候的,等于给自己请了个祖奶奶,你赶还赶不走……呵呵哒!

大河向东流到哪:心累,想想自己几十年后面对的,宫斗吗,养老院那种

老年人到底对“抱团养老”怎么看尚不清楚,但年轻人们自顾自嗨了起来,真是惊了个呆:

陳一枝:90年的,预约个65岁

cand再改一次:我赶紧挣钱买别墅,然后带一帮姐妹儿集体养老

跟寂寞再和好668:弱弱问一句,我能提前入住吗?

你可能不是真正的快乐:预约戏,95

谦虚低调的学霸:加油!以后老了 我们就报团来住你们家别墅

@世最乐 @谁知月光

少年Nicklaus:@少女Sylvia_ 我以后也想这么过,晚安

看到这些网友评论,90后小编也忍不住开始规划老年生活了,想想也是蛮可怕的。还是来看看,这些抱团养老的叔叔阿姨在试验了一年后,有什么心得吧:

抱团的好处

据钱江晚报报道,抱团养老的地方在余杭港东村,这是一个只有2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远山近水,竹林郁郁,家家都是院落别墅,平整的水泥小路通到每户人家门前。

朱荣林家的别墅是三层浅黄色小楼,建于2010年,造价200多万,面积约500多平方米。院子内部种满绿植,铺着石板小路,前面有一方鱼塘,后面是半亩小菜园。

别墅中,7户13人分布在1到3楼,每户人家都有自己的卫生间,这也是让入住者最满意的地方之一。



朱荣林是召集人,他对现在的状态比较满意。


俞阿姨最满意的是这里的环境,“我就喜欢农村的田园风光,我们老头知道,就随我来。”

她说自己在这里的生活很闲散:早上6点起床,整理下房间,下午搓搓麻将,晚饭后在院子里溜溜圈,看看电视,就准备睡觉。



大家一住进来就起草了一份《结伴养老协议》,值日就是协议中定下的规矩之一。每个家庭轮值一天,包括给大家准备早餐、买菜、洗菜、以及洗碗等。

协议中还详细制定了大家的值勤和伙食标准:

“打扫卫生的一周两次,每月1200元,厨师烧两餐每月2000元,还有一个修剪草木的每月2000元。”朱荣林解释,“每户满打满算,一个月3000元的费用足够了。”



王荷花老人在洗碗。


当然,这些都不是那么严苛,不值日的人,愿意的话,也会上去搭把手。

比如在记者采访的当天,本应该金阿姨值班,但去年 ,她在阳台晾晒衣服时,摔伤了腿,腿里放了钢板,走路一瘸一拐,金阿姨的老公腰又不舒服,俞阿姨就来帮忙。

“你看,这就是抱团养老的好处,有什么不方便的,彼此有个照应。” 63岁的金阿姨,短发,戴着眼镜,说话爽朗。



老人有空就搓麻将。


微妙的烦恼

一群本不相识的人突然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生活上很多细节都需要磨合。

水电煤、生活费都是AA,但怎么AA法,经历了一步步的改进。



每天的账单


其他琐碎的问题还有很多:

村子附近的小菜场,距离近但品种少,远处的菜场品种丰富但需要坐公交,路费如何报销?

夏天,有的男同志就穿条短裤,赤膊躺在客厅沙发上看电视,如何协调?

吃饭时,有些“好菜”一会就被抢光了,有时,来迟的人压根吃不上菜,如何解决?

对于召集者朱荣林来说,令他头疼的是,因为人多用电量大,只能按照阶梯电价最高档付费,他想知道能否有一些优惠政策?

而对于向往这种“抱团养老”模式的老人而言,还有更多的问题待解:

养老院太压抑、自己在家又太无聊、“抱团养老”的人要有共同的兴趣、爱好,然而想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哪有那么容易?

当然,正因为问题多多,先驱者的探索才更有意义。微博相关话题下,网友们都在互相@组团准备一起养老:



问题来了,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如果要组团养老,你想@谁呢?

留言区和大家讨论吧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刘国梁女儿在美国夺得高尔夫冠军 全英文致谢父母
姐弟恋?邓文迪布雷迪结伴出席老贝婚礼 网上炸锅
游客在黄石拍到罕见一幕 野牛遭活活烫死 30秒丧命
华裔教授自杀 家属控告西北大学歧视并导致悲剧发生
中国眼下的失业潮,远比想象中的严重

24小时讨论排行

习近平发重要文章:面对围堵打压 应理直气壮斗争
BBC:特朗普预算案或令近1200万人丧失医保
“三巨头”史无前例同框?习邀川普普京看9.3大阅兵
再批“大而美”法案,马斯克又提建新政党
被川普骂“共产主义者” 曼达尼:世上不该有亿万富豪
游本昌入党 申请书写了21页 回应“92岁为何还入党”
司法部将“取消国籍”列优先事项 曾冒领白卡或丢国籍
陆配网红被驱逐回大陆 遇水浸维权接恐吓电话吓得发抖
关税又一次让步 川普不得不对中国低头的四点原因
中国共产党人数突破1亿 比伊朗土耳其德国人口都多
雷根中心民调:70%美受访者「挺出兵」协防台湾
传播淫秽?中国拘捕数十名小说作家 许多是年轻女性
“马斯克已争取到足够支持者 能对川普构成实际威胁”
俄集结5万军队 以三比一的人力优势试图夺取苏梅
中美确认贸易框架细节 北京将加快向美出口关键矿产
关税战+“大而美”法案 一通乱拳一片狼籍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13个老人一栋别墅里抱团养老 网友坐不住了…

新民晚报 2018-05-26 14:17:13

不管是老年朋友,还是年轻人,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退休后,不想住养老院,不想靠子女,还能怎么养老?

最近,杭州余杭13位老人“抱团养老”的消息再度引发热议:

据钱江晚报报道,一年前,杭州余杭79岁的朱荣林和74岁的老伴王桂芬招募志同道合者到他余杭自家的别墅抱团养老,同住的俞阿姨老两口从100多位报名者中选了4对夫妻。一年时间,有人离开有人补进,抱团的人数从最初的4对,变成如今的13人。



抱团养老的别墅。


对于这件事,网友们的观点可以说是泾渭分明:

支持:

被自己帅出一脸鼻血:我也差不多这么想的,我们这一代都是独生,一个人肯定照顾不来父母,想以后和我哥我姐他们一起买套房,让我父母姨姨叔叔他们一起住,大家轮流照顾,正好还让老人们有个伴,也比养老院放心

会飞的田鼠:新兴的共享经济!老年组合伙人!

猫忘了鱼尾纱201804:其实也行,人多都有个伴还能一起娱乐玩耍,生病也有人照顾,因为有的儿女确实工作真的很忙,不能经常回家陪伴父母!

非正经单吊红中:我挺想的,找几个爱打麻将的

孩童与狗吃瓜捉虫:就像和几个好朋友合租住房,如果意气相投,过得真的很快乐。总有人会不同的东西,不一样的思想,爱好,然后交流。

反对:

艺术之疆:乍一听不错……真正实施困难重重啊

代北燕南:答案是NO!!! 这不是一起吃住那么简单。最重要的情感就没有,和集体宿舍里的随和的大学生不一样,每个老人都有固定的生活方式定型的性格,这个就是矛盾最大来源点。中国人的生活单位是家庭,这种临时的几天还行,时间会磨灭新鲜带来烦恼。

hoonycaty:前提是这些老人有自理能力,说白了,这样的老人自己跟家里住也没啥问题,真正的养老问题是那些生活不能自理阶段的老人。

---等一分钟---:这……真得找到志同道合的才行,但凡有一位老人好吃懒做,或者身体不好,需要别人侍候的,等于给自己请了个祖奶奶,你赶还赶不走……呵呵哒!

大河向东流到哪:心累,想想自己几十年后面对的,宫斗吗,养老院那种

老年人到底对“抱团养老”怎么看尚不清楚,但年轻人们自顾自嗨了起来,真是惊了个呆:

陳一枝:90年的,预约个65岁

cand再改一次:我赶紧挣钱买别墅,然后带一帮姐妹儿集体养老

跟寂寞再和好668:弱弱问一句,我能提前入住吗?

你可能不是真正的快乐:预约戏,95

谦虚低调的学霸:加油!以后老了 我们就报团来住你们家别墅

@世最乐 @谁知月光

少年Nicklaus:@少女Sylvia_ 我以后也想这么过,晚安

看到这些网友评论,90后小编也忍不住开始规划老年生活了,想想也是蛮可怕的。还是来看看,这些抱团养老的叔叔阿姨在试验了一年后,有什么心得吧:

抱团的好处

据钱江晚报报道,抱团养老的地方在余杭港东村,这是一个只有2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远山近水,竹林郁郁,家家都是院落别墅,平整的水泥小路通到每户人家门前。

朱荣林家的别墅是三层浅黄色小楼,建于2010年,造价200多万,面积约500多平方米。院子内部种满绿植,铺着石板小路,前面有一方鱼塘,后面是半亩小菜园。

别墅中,7户13人分布在1到3楼,每户人家都有自己的卫生间,这也是让入住者最满意的地方之一。



朱荣林是召集人,他对现在的状态比较满意。


俞阿姨最满意的是这里的环境,“我就喜欢农村的田园风光,我们老头知道,就随我来。”

她说自己在这里的生活很闲散:早上6点起床,整理下房间,下午搓搓麻将,晚饭后在院子里溜溜圈,看看电视,就准备睡觉。



大家一住进来就起草了一份《结伴养老协议》,值日就是协议中定下的规矩之一。每个家庭轮值一天,包括给大家准备早餐、买菜、洗菜、以及洗碗等。

协议中还详细制定了大家的值勤和伙食标准:

“打扫卫生的一周两次,每月1200元,厨师烧两餐每月2000元,还有一个修剪草木的每月2000元。”朱荣林解释,“每户满打满算,一个月3000元的费用足够了。”



王荷花老人在洗碗。


当然,这些都不是那么严苛,不值日的人,愿意的话,也会上去搭把手。

比如在记者采访的当天,本应该金阿姨值班,但去年 ,她在阳台晾晒衣服时,摔伤了腿,腿里放了钢板,走路一瘸一拐,金阿姨的老公腰又不舒服,俞阿姨就来帮忙。

“你看,这就是抱团养老的好处,有什么不方便的,彼此有个照应。” 63岁的金阿姨,短发,戴着眼镜,说话爽朗。



老人有空就搓麻将。


微妙的烦恼

一群本不相识的人突然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生活上很多细节都需要磨合。

水电煤、生活费都是AA,但怎么AA法,经历了一步步的改进。



每天的账单


其他琐碎的问题还有很多:

村子附近的小菜场,距离近但品种少,远处的菜场品种丰富但需要坐公交,路费如何报销?

夏天,有的男同志就穿条短裤,赤膊躺在客厅沙发上看电视,如何协调?

吃饭时,有些“好菜”一会就被抢光了,有时,来迟的人压根吃不上菜,如何解决?

对于召集者朱荣林来说,令他头疼的是,因为人多用电量大,只能按照阶梯电价最高档付费,他想知道能否有一些优惠政策?

而对于向往这种“抱团养老”模式的老人而言,还有更多的问题待解:

养老院太压抑、自己在家又太无聊、“抱团养老”的人要有共同的兴趣、爱好,然而想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哪有那么容易?

当然,正因为问题多多,先驱者的探索才更有意义。微博相关话题下,网友们都在互相@组团准备一起养老:



问题来了,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如果要组团养老,你想@谁呢?

留言区和大家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