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为何中国搞不好半导体?专栏作家这样解释(图)

为何中国搞不好半导体?专栏作家这样解释

文章来源: 经济日报 于 2018-04-30 13:08:2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彭博专栏作家明特认为,虽然中国一直想搞好半导体事业,但无论是资本、技术方面,都还有许多挑战要克服。 路透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说他已为中国自行生产半导体做好准备,这的确是中国政府长久以来的一项目标,但问题是,中国是否真能克服这项已经失败数十年的挑战?

彭博专栏作家明特(Adam Minter)指出,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但该国自行生产的芯片却只占使用的16%,每年进口的半导体价值约2,000亿美元,比进口的石油价值还高。为扶植此产业,中国政府已为芯片厂商大幅调降税率,并计划为此投资320亿美元。不过,就历史经验来看,这种规模的支出远远不足。

明特表示,虽然中国最早开始生产半导体,其实是在此技术刚发明不久的1956年,但之后的文化大革命却摧毁了中国拥有的所有能力,中国中央计画经济的政体也几乎一直是项阻碍。

明特说,中国的另一项弱点就是欠缺资本。数十年来,中国富豪的致富管道都是透过劳动密集产业,例如组装手机,借此吸引企业家或政府部门投资。但生产半导体却恰巧相反,需要的是数十亿预先投入的资本,等待回收可能需要花上十多年。英特尔一家公司2016年就花了127亿美元从事研发,但中国却很少有这样的企业有能力或经验理性地做出这种投资。

不过,明特说,中国长期上最大的挑战或许还是技术取得。一般合理的解决方式是透过向美国公司购买技术或合伙,但中国对美国半导体公司的收购通常都会被以国安理由阻断。日本、韩国、台湾对中国的并购提案也都会进行类似的审查。据统计,中国从2015年起对美国半导体公司做过的并购投标总金额为340亿美元,但真正达成的只有44亿美元。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马斯克:中国实力不一般,大多数人并不了解
俘虏指挥官 其余不留 俄军接获高层命令枪杀战俘
“特朗普想全盘赢中国,唯独这个战场主动认输”
凯特王妃竟向哈里梅根低调示好?微妙信号引猜测
中国留学生诉美国政府案重大进展,法官居然这么做!

24小时讨论排行

得州拟立法禁止中国公民买房 华人聚州长家门口抗议
中国留学生:我在哈佛正好好上学 特朗普禁令来了
川普再抛震撼弹!下令哈佛大学“禁止招国际学生”
特朗普:若不在美制造iPhone 须缴纳至少25%关税
黄仁勋:几乎无法追踪也无法证明AI芯片走私到大陆
9岁冠军少年跳楼身亡 死因就藏在他爸爸的朋友圈里
纽约时报:特朗普从南非身上得偿所愿 却害了美国
川普如何伏击南非总统:播白人灭绝片 气氛瞬间凝重
李嘉诚旗下长实集团楼盘被控贪污造假 10人被拘捕
中国留学生诉美国政府案 加州法官发布全美初始禁令
洛杉矶低收入家庭每月得千元补贴,可用于去迪士尼
记者质问收受飞机 遭川普人身攻击“请你滚出去!”
美国会议员要求三大饭店CEO停用“中国台湾”表述
今年最窒息新闻:一位脑死亡女性被要求必须分娩
AI飞速更迭:替代人类程序员所需的条件,现在它都有了
哈佛医学院盗卖捐赠尸体案 停尸房经理等8人认罪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为何中国搞不好半导体?专栏作家这样解释

经济日报 2018-04-30 13:08:20


彭博专栏作家明特认为,虽然中国一直想搞好半导体事业,但无论是资本、技术方面,都还有许多挑战要克服。 路透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说他已为中国自行生产半导体做好准备,这的确是中国政府长久以来的一项目标,但问题是,中国是否真能克服这项已经失败数十年的挑战?

彭博专栏作家明特(Adam Minter)指出,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但该国自行生产的芯片却只占使用的16%,每年进口的半导体价值约2,000亿美元,比进口的石油价值还高。为扶植此产业,中国政府已为芯片厂商大幅调降税率,并计划为此投资320亿美元。不过,就历史经验来看,这种规模的支出远远不足。

明特表示,虽然中国最早开始生产半导体,其实是在此技术刚发明不久的1956年,但之后的文化大革命却摧毁了中国拥有的所有能力,中国中央计画经济的政体也几乎一直是项阻碍。

明特说,中国的另一项弱点就是欠缺资本。数十年来,中国富豪的致富管道都是透过劳动密集产业,例如组装手机,借此吸引企业家或政府部门投资。但生产半导体却恰巧相反,需要的是数十亿预先投入的资本,等待回收可能需要花上十多年。英特尔一家公司2016年就花了127亿美元从事研发,但中国却很少有这样的企业有能力或经验理性地做出这种投资。

不过,明特说,中国长期上最大的挑战或许还是技术取得。一般合理的解决方式是透过向美国公司购买技术或合伙,但中国对美国半导体公司的收购通常都会被以国安理由阻断。日本、韩国、台湾对中国的并购提案也都会进行类似的审查。据统计,中国从2015年起对美国半导体公司做过的并购投标总金额为340亿美元,但真正达成的只有4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