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搞不好半导体?专栏作家这样解释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彭博专栏作家明特认为,虽然中国一直想搞好半导体事业,但无论是资本、技术方面,都还有许多挑战要克服。 路透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说他已为中国自行生产半导体做好准备,这的确是中国政府长久以来的一项目标,但问题是,中国是否真能克服这项已经失败数十年的挑战?

彭博专栏作家明特(Adam Minter)指出,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但该国自行生产的芯片却只占使用的16%,每年进口的半导体价值约2,000亿美元,比进口的石油价值还高。为扶植此产业,中国政府已为芯片厂商大幅调降税率,并计划为此投资320亿美元。不过,就历史经验来看,这种规模的支出远远不足。

明特表示,虽然中国最早开始生产半导体,其实是在此技术刚发明不久的1956年,但之后的文化大革命却摧毁了中国拥有的所有能力,中国中央计画经济的政体也几乎一直是项阻碍。

明特说,中国的另一项弱点就是欠缺资本。数十年来,中国富豪的致富管道都是透过劳动密集产业,例如组装手机,借此吸引企业家或政府部门投资。但生产半导体却恰巧相反,需要的是数十亿预先投入的资本,等待回收可能需要花上十多年。英特尔一家公司2016年就花了127亿美元从事研发,但中国却很少有这样的企业有能力或经验理性地做出这种投资。

不过,明特说,中国长期上最大的挑战或许还是技术取得。一般合理的解决方式是透过向美国公司购买技术或合伙,但中国对美国半导体公司的收购通常都会被以国安理由阻断。日本、韩国、台湾对中国的并购提案也都会进行类似的审查。据统计,中国从2015年起对美国半导体公司做过的并购投标总金额为340亿美元,但真正达成的只有4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