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小孩用脚碰我,所以我送他一个过肩摔!(组图)

小孩用脚碰我,所以我送他一个过肩摔!

文章来源: 英国报姐 于 2018-04-29 10:24:5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不知道大家看没看到遂宁公交车事件,最开始的内容只是短短十几秒的视频。

视频中,小孩双手抱着栏杆,用脚踢坐在公交车另一侧男子的手。

踢了3下之后,男子起身,抓起小孩摔向地面。

然后该男子又朝小孩头部踩了三脚(真的挺残忍的,不给你们看动图了)。

视频就这样结束了,网友们便开始点评视频中的事件,但是因为没有过多细节,评论逐渐变成了两派,一部分就事论事,讨论事件。

不少网友都觉得这孩子是熊,自己挑衅挨打活该,更有人说这种孩子父母不教育,社会上有的是人会替他们教育。

也有人说即便是熊,这个男的出手也太重了,一个7岁的小孩,过肩摔不说,还直接踩头?

另一部分有艺术天分的玩家则开始开发这次事件的衍生品,比如绘画创作…

或者动图创作…

各大媒体也没闲着,毕竟评论中出现了“熊孩子”这三个字,而熊孩子一直是网友十分关注而且怨气满满的话题。

有些媒体非常明显的弱化了孩子挑衅的部分,用巧妙的措辞把矛盾全部加到打人的男子身上。

强调7岁,对小男孩挑衅的行为用“用脚碰到”来形容,不看视频内容的话,真觉得这小孩无辜。

网友也不客气,最高赞并没有说事件本身,而是对这种引导方式不满。

当然,也有偏袒打人男子的,像这位直接开始看图说话,说男子没有下重手,孩子轻伤。家长非常开心,并坦言“早就想打他了”。几小时过万的转发量,在各个新闻媒体评论区都能看到对这条内容的引用。

一张成年男子站在被打男孩后面微笑的图,被当成了孩子没事,而且家长支持打的证据。

一次性质恶劣的暴力事件,被这条微博带成了轻微肢体冲突事件。

昨天另一家媒体又深入调查了一下这次的事件,反转仿佛出现了。

文章强调孩子的“侧脸颊肿得老高,满是淤青和血痕,左侧后槽牙也有松动迹象”,并且记者还采访到了被打孩子的父亲,父亲称“他以前很有礼貌的,看见长辈都会叫”。

记者看到5分钟版本的视频里,打人男子“坐在公交车的另一侧爱心座椅上,面朝车厢,翘着二郎腿”,孩子在一旁晃来晃去,但没有碰到打人男子。

然后该男子“突然改变了之前的坐姿,侧着头跟孩子说了一句话”,正是说完这句话,孩子才去踢他。

根据记者的采访,这个孩子在他父母眼中是个聪明、活泼、开朗、有礼貌的孩子,班主任也说他学习成绩中上,只是有点管不住自己,但不会主动招惹别人。

这家人怎么都没想到,在微博上,他们的孩子被当成了“熊孩子”和“你不管孩子有人替你管”的典型。

孩子的爸爸十分气愤的翻出网上流传的他的照片,说根本不是他本人,也从没说过“早就想打孩子”这样的言论。

此文一出,有网友直呼“这才符合逻辑啊,编料的人是有多大的恶意”,“现在有些自媒体我真的服气了”等等,似乎这就是真相。

也有人指出,这篇报导的叙事方式非常有引导性,看似还原真相,实则故意偏袒孩子。

说到这,希望大家思考一个概念:事实与真相。

究竟什么是事实?事实和真相的区别又在哪?这次的事件已经不是我们第一次被媒体带来带去,出现反转再反转了。

每每发生一些可能存在争议的事件,媒体的措辞、描述事件的方式都会引导我们的思维。

这张图大家可能不陌生,没错,摆在我们面前的信息就是事实,媒体把这部分事实呈现了出来。

真相是由更全面的事实推理出来的,两者本身都是真实存在。真相与事实矛盾吗?我说,并不矛盾。每个人都有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每个人在信息不全面的时候,从片面的事实中得到的真相不准确很正常。

像前两天威廉王子的这张照片,它就是事实。

(图源:pinterest)

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也是事实,大众惊呼,啊原来这才是真相。

(图源:pinterest)

但我们不是当事人,我们只看到了3根手指而已,究竟是“我生了3个孩子”还是“我3年后头发脱光”,除了威廉本人没人知道。

我们每个人的思维都是有限的,媒体正是来弥补这一局限性的存在。所以,媒体对事实的解读,对大众有非常大的导向性影响。

有些媒体,正是利用事实的这一特性,发生新闻的时候,故意筛选一些对它所发表观点有利的事实去引导舆论。

面对造谣,有良心的媒体应该去验证信息的真实性,再去从合理的角度推断真相。传播不实信息是大错,用引导性的措辞传播信息同样有问题。

好了,说回这次的事件,观点站队很大程度上就是被媒体的引导性描述影响。网上的信息复杂纷乱,确实很难第一时间甄别,但重点是,这次事件双方都有过错。

一个孩子不知天高地厚的去挑衅,一个有脑子的成年人对孩子如此残忍,你们都应该为自己的错误负责。

不论家长或老师怎样强调自己的孩子平时有多么听话,多么乖巧,从视频中我们就是看到了一个不乖巧的“熊孩子”。

不论大家对熊孩子有多大意见,有多讨厌熊孩子,这样恶劣的人身伤害行为就是违法的。

家长应该加强管教,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而另一边施暴男子也应该受到法律制裁(警方已通报对该男子判处治安拘留15日并罚款)。

当然,这只是我从看到的事实中得到的观点,也希望我们能更多的独立思考,尝试更全面的看问题。

不论网上信息如何反转,这件事非常明显是双方都有错。我们确实对熊孩子不满,但是,段子也好造谣也罢,或是有引导性的报导,只是加速了公众对熊孩子的敌视,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

看完段子和造谣,笑过了,看过孩子受的伤,心疼了。

希望我们能更多的去思考真相,做有良心的媒体,客观理性的传播观点,不再用片面的事实去引导舆论。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领馆:所有在美中国公民尽快完成"海外公民登记"
宗庆后的双面人生 到底给宗馥莉留下多少烂摊子?
袁红冰爆中国机要官员带文件叛逃 曝2套俄垮台后方案
陈立人杀妻案,前女友提交重要证物并要求不公开!
宗馥莉香港买豪宅 曾先用美国护照 后用中国护照…

24小时讨论排行

川普突然变强硬真正原因,觉得自己被普京羞辱了
川普稳赚不赔的战争生意 拜登就想不出这样的办法
开除一个被偷拍的女大学生,才是有损国格
“同志”的年头要回归了?“共产”还远吗?
美国大汉学家,为何要写一个“中国荡妇”的故事
关税没引起物价上涨?白宫爱国说法遭打脸 3大原因曝
美众议员:习近平在川普任内不会侵台 著眼50年…
MAGA们原谅了川普的一切 为何不肯原谅这件事
巴西咖啡恐大涨!业者抢50%关税前加速向美国运货
消息人士:特朗普对俄变脸,普京“并不畏惧”
iPhone稀土不靠中国!苹果砸5亿建立美国供应链
特朗普:泽连斯基不应将莫斯科作为攻击目标
中印恐挨500%关税 川普祭最狠"次级制裁"引爆4大伤
三名非婚生美国娃争宗庆后遗产 颠覆爱国简朴形象
中国父子德国风景区湖中溺亡 失踪一周后找到遗体
宗馥莉决战“影子夫人”:娃哈哈没有赢家的困局?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小孩用脚碰我,所以我送他一个过肩摔!

英国报姐 2018-04-29 10:24:56

不知道大家看没看到遂宁公交车事件,最开始的内容只是短短十几秒的视频。

视频中,小孩双手抱着栏杆,用脚踢坐在公交车另一侧男子的手。

踢了3下之后,男子起身,抓起小孩摔向地面。

然后该男子又朝小孩头部踩了三脚(真的挺残忍的,不给你们看动图了)。

视频就这样结束了,网友们便开始点评视频中的事件,但是因为没有过多细节,评论逐渐变成了两派,一部分就事论事,讨论事件。

不少网友都觉得这孩子是熊,自己挑衅挨打活该,更有人说这种孩子父母不教育,社会上有的是人会替他们教育。

也有人说即便是熊,这个男的出手也太重了,一个7岁的小孩,过肩摔不说,还直接踩头?

另一部分有艺术天分的玩家则开始开发这次事件的衍生品,比如绘画创作…

或者动图创作…

各大媒体也没闲着,毕竟评论中出现了“熊孩子”这三个字,而熊孩子一直是网友十分关注而且怨气满满的话题。

有些媒体非常明显的弱化了孩子挑衅的部分,用巧妙的措辞把矛盾全部加到打人的男子身上。

强调7岁,对小男孩挑衅的行为用“用脚碰到”来形容,不看视频内容的话,真觉得这小孩无辜。

网友也不客气,最高赞并没有说事件本身,而是对这种引导方式不满。

当然,也有偏袒打人男子的,像这位直接开始看图说话,说男子没有下重手,孩子轻伤。家长非常开心,并坦言“早就想打他了”。几小时过万的转发量,在各个新闻媒体评论区都能看到对这条内容的引用。

一张成年男子站在被打男孩后面微笑的图,被当成了孩子没事,而且家长支持打的证据。

一次性质恶劣的暴力事件,被这条微博带成了轻微肢体冲突事件。

昨天另一家媒体又深入调查了一下这次的事件,反转仿佛出现了。

文章强调孩子的“侧脸颊肿得老高,满是淤青和血痕,左侧后槽牙也有松动迹象”,并且记者还采访到了被打孩子的父亲,父亲称“他以前很有礼貌的,看见长辈都会叫”。

记者看到5分钟版本的视频里,打人男子“坐在公交车的另一侧爱心座椅上,面朝车厢,翘着二郎腿”,孩子在一旁晃来晃去,但没有碰到打人男子。

然后该男子“突然改变了之前的坐姿,侧着头跟孩子说了一句话”,正是说完这句话,孩子才去踢他。

根据记者的采访,这个孩子在他父母眼中是个聪明、活泼、开朗、有礼貌的孩子,班主任也说他学习成绩中上,只是有点管不住自己,但不会主动招惹别人。

这家人怎么都没想到,在微博上,他们的孩子被当成了“熊孩子”和“你不管孩子有人替你管”的典型。

孩子的爸爸十分气愤的翻出网上流传的他的照片,说根本不是他本人,也从没说过“早就想打孩子”这样的言论。

此文一出,有网友直呼“这才符合逻辑啊,编料的人是有多大的恶意”,“现在有些自媒体我真的服气了”等等,似乎这就是真相。

也有人指出,这篇报导的叙事方式非常有引导性,看似还原真相,实则故意偏袒孩子。

说到这,希望大家思考一个概念:事实与真相。

究竟什么是事实?事实和真相的区别又在哪?这次的事件已经不是我们第一次被媒体带来带去,出现反转再反转了。

每每发生一些可能存在争议的事件,媒体的措辞、描述事件的方式都会引导我们的思维。

这张图大家可能不陌生,没错,摆在我们面前的信息就是事实,媒体把这部分事实呈现了出来。

真相是由更全面的事实推理出来的,两者本身都是真实存在。真相与事实矛盾吗?我说,并不矛盾。每个人都有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每个人在信息不全面的时候,从片面的事实中得到的真相不准确很正常。

像前两天威廉王子的这张照片,它就是事实。

(图源:pinterest)

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也是事实,大众惊呼,啊原来这才是真相。

(图源:pinterest)

但我们不是当事人,我们只看到了3根手指而已,究竟是“我生了3个孩子”还是“我3年后头发脱光”,除了威廉本人没人知道。

我们每个人的思维都是有限的,媒体正是来弥补这一局限性的存在。所以,媒体对事实的解读,对大众有非常大的导向性影响。

有些媒体,正是利用事实的这一特性,发生新闻的时候,故意筛选一些对它所发表观点有利的事实去引导舆论。

面对造谣,有良心的媒体应该去验证信息的真实性,再去从合理的角度推断真相。传播不实信息是大错,用引导性的措辞传播信息同样有问题。

好了,说回这次的事件,观点站队很大程度上就是被媒体的引导性描述影响。网上的信息复杂纷乱,确实很难第一时间甄别,但重点是,这次事件双方都有过错。

一个孩子不知天高地厚的去挑衅,一个有脑子的成年人对孩子如此残忍,你们都应该为自己的错误负责。

不论家长或老师怎样强调自己的孩子平时有多么听话,多么乖巧,从视频中我们就是看到了一个不乖巧的“熊孩子”。

不论大家对熊孩子有多大意见,有多讨厌熊孩子,这样恶劣的人身伤害行为就是违法的。

家长应该加强管教,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而另一边施暴男子也应该受到法律制裁(警方已通报对该男子判处治安拘留15日并罚款)。

当然,这只是我从看到的事实中得到的观点,也希望我们能更多的独立思考,尝试更全面的看问题。

不论网上信息如何反转,这件事非常明显是双方都有错。我们确实对熊孩子不满,但是,段子也好造谣也罢,或是有引导性的报导,只是加速了公众对熊孩子的敌视,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

看完段子和造谣,笑过了,看过孩子受的伤,心疼了。

希望我们能更多的去思考真相,做有良心的媒体,客观理性的传播观点,不再用片面的事实去引导舆论。